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12篇
  免费   2684篇
  国内免费   2399篇
耳鼻咽喉   380篇
儿科学   553篇
妇产科学   640篇
基础医学   2216篇
口腔科学   1261篇
临床医学   6640篇
内科学   3972篇
皮肤病学   304篇
神经病学   852篇
特种医学   26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3601篇
综合类   16087篇
预防医学   3513篇
眼科学   1712篇
药学   9500篇
  76篇
中国医学   11479篇
肿瘤学   1249篇
  2024年   317篇
  2023年   1204篇
  2022年   1071篇
  2021年   1232篇
  2020年   1179篇
  2019年   1118篇
  2018年   614篇
  2017年   985篇
  2016年   1223篇
  2015年   1457篇
  2014年   2408篇
  2013年   2424篇
  2012年   3300篇
  2011年   3576篇
  2010年   3137篇
  2009年   3345篇
  2008年   4279篇
  2007年   3649篇
  2006年   3274篇
  2005年   3590篇
  2004年   3028篇
  2003年   3046篇
  2002年   2529篇
  2001年   2438篇
  2000年   1821篇
  1999年   1590篇
  1998年   1403篇
  1997年   1274篇
  1996年   1181篇
  1995年   1150篇
  1994年   864篇
  1993年   608篇
  1992年   538篇
  1991年   479篇
  1990年   437篇
  1989年   452篇
  1988年   151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目的 研究高胆固醇血症对雄性Wistar大鼠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5%胆固醇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制备高胆固醇动物模型,分别于实验第30、60和90d测定肾功能、24h尿蛋白、肾皮质胆固醇(Ch)及各磷脂含量,并进行病理形态及组织定量分析。结果 在实验周期内实验组(E组)大鼠血浆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第90d,E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肾皮质Ch、磷脂酰胆碱(PC)及磷脂酰乙醇胺(P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组);病理形态及组织定量分析显示肾小球系细胞增垂、炎性细胞浸润、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塌陷、上皮细胞足突融合,肾小球体积增大。IgG直接免疫荧光阴性,肾小球内无电子致密物沉积。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球体积、肾皮质Ch含量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与血浆总胆固醇(TCh)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饮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可导致Wistar大鼠肾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952.
目的: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转染TGF-β1基因和反义TGF-β1基因,观察该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检测细胞增殖;Northernblot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纤溶酶原激活性物质抑制-1(PAI-1)的表达,酶谱分析法检测其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结果:过表达TGF-β1的系膜细胞生长受抑制,其PAI-1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而tPA酶活性则降低;而低表达TGF-β1的系膜细胞增殖加速,其PAI-1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tPA酶活性增强。结论TGF-β1可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增、纤拳激活性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而促进肾小球纤维化的发性。  相似文献   
953.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并发恶性胸腔积液 ,生长迅速 ,不易控制。我科应用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公司生产的抗肿瘤免疫赋活剂沙培林 (β -溶血性链球 72 2制剂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我科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恶性肿瘤并发癌性胸水 6例 ,其中男 4例 ,女 2例。年龄 45~ 74岁 ,平均 6 3岁。原发肿瘤为乳腺癌 1例 ,肺腺癌 4例 ,肺鳞癌 1例。胸部摄片示两侧胸腔积液 1例 ,一侧 5例。B超检查 6例均见有液性暗区 ,2 8~ 16 5cm。1.2 治疗方法 B超定位后 ,先行常规胸腔穿刺术 ,尽…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探讨胎儿纤连蛋白 (FFN)与早产和绒毛膜羊炎膜之间的关系 ,为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及判定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采用ELIAS(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4 2例先兆早产孕妇 (实验组 )和同孕龄健康孕妇 4 8例 (对照组 )进行宫颈阴道分泌物FFN检测。结果 实验组FFN阳性率 4 5 .2 % (19/42 ) ,对照组FFN阳性率 4 .8% (2 /48)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中FFN阳性者发生早产及绒毛膜羊膜炎者分别为 68.4 % (13/19)、73.6% (14/19) ,与FFN阴性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FN对诊断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参考价值 ,可为围产期保健提供重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55.
目的观察含益气通络丹的大鼠血清对缺氧24h再给氧4h后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一氧化氮(NO)生成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影响。方法采用AnnexinV-PI双标记方法以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DH释放水平,采用改良Yu方法测定NO浓度,用Ohkawa法测定TBARS含量。结果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后NO、TBARS水平升高,LDH释放增加。含益气通络丹的血清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LDH释放,降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NO和TBARS水平,其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益气通络丹具有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和NO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56.
目的评估68Ga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68Ga-PSMA)PET/CT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并探讨68Ga-PSMA PET/CT对术前制订保留血管神经束(NVB)和淋巴结清扫策略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68Ga-PSMA PET/CT检查的46例初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6.50(60.00,69.25)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15.97(8.58,33.10)ng/ml。46例中,41例68Ga-PSMA PET/CT检查诊断为肿瘤,6例诊断有淋巴结转移;5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46例中40例同期行mpMRI检查,33例诊断为肿瘤,6例诊断有淋巴结转移;46例中17例同期行^11C-胆碱PET/CT检查,12例诊断为肿瘤,4例诊断有淋巴结转移。41例PSMA-PET/CT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中,高危22例,中危19例;其中37例行mpMRI检查,15例行^11C-胆碱PET/CT检查。41例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据68Ga-PSMA PET/CT显示的肿瘤位置,术前制订NVB处理策略:若肿瘤邻近前列腺单侧包膜,则保留健侧的NVB;若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则保留双侧NVB。共16例保留了NVB(单侧6例,双侧10例)。对中高危组患者常规行淋巴结清扫。采用配对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68Ga-PSMA PET/CT、mpMRI、^11C-胆碱PET/CT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68Ga-PSMA PET/CT的SUVmax值与Gleason评分和治疗前PSA值的相关性。结果 41例行根治术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手术切缘均未见癌组织;中位Gleason评分8(7,9)分;病理分期20例≤pT2c期,21例≥pT3期;7例淋巴结阳性(11枚阳性淋巴结)。术后30 d内7例(17.1%)发生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均≤2级。41例术后随访中位时间16(12,20)个月,术后1、6、12个月分别有19例(46.3%)、39例(95.1%)、41例(100.0%)恢复控尿。5例未行手术的患者中,4例行抗生素治疗后PSA下降;1例PSA未下降者行穿刺活检,病理未见癌。68Ga-PSMA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100.0%(41/41),显著优于^11C-胆碱PET/CT[80.0%(12/15),P=0.016]和mpMRI[83.7%(31/37),P=0.009];特异性为100.0%(5/5),与^11C-胆碱PET/CT[100.0%(2/2),P=1.000]和mpMRI [33.3%(1/3),P=0.10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1例中,68Ga-PSMA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71.4%(5/7)]与^11C-胆碱PET/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3/4),P=1.000],与mpMR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1/6),P=0.016]。Gleason评分≥8分与<8分患者68Ga-PSMA PET/CT的原发灶SUVmax值分别为19.60(9.58,24.38)与8.55(5.18,12.88);治疗前PSA值≥20 ng/ml与<20 ng/ml患者的SUVmax值分别为19.40(13.00,23.5)与8.40(5.35,1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8Ga-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原发病灶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高,术前可根据PSMA PET/CT显示的肿瘤位置,制订是否保留NVB的处理策略;但其对淋巴结转移灶诊断的敏感性还不足以指导术前制订淋巴结清扫策略。  相似文献   
957.
孟曦  丁伟  王建美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23,40(10):1320-1326
[目的] 观察膜肾1号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病理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自噬通路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膜肾1号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盐酸贝那普利组。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建立MN大鼠模型,灌胃、取材。苏木精-伊红(HE )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IgG沉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结果] 药物干预后,膜肾1号方组大鼠24 h尿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且低于模型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HE染色示正常组肾组织整体结构基本正常,膜性肾病(MN)模型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充血,系膜增生,基底膜出现增厚,部分肾小管细胞空泡变、组织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嗜复红蛋白及IgG沉积。经膜肾1号方和盐酸贝那普利干预后,大鼠肾脏病理学改变均有所减轻。各组大鼠IgG沉积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gG沉积明显,IgG荧光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贝那普利组和膜肾1号方组IgG荧光表达下降且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药物干预后,盐酸贝那普利组和膜肾1号方组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降,LC3 表达增加,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膜肾1号方可改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膜肾1号方干预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Akt蛋白(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明显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升高,其分子机制与自噬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探究诃子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Terminalia chebula,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菌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TRW对马拉色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活菌计数法测定TRW对球形马拉色菌作用的时间-杀菌曲线。通过微板法构建球形马拉色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XTT法测定生物被膜代谢活性;采用活菌计数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检测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生物被膜活菌量以及微观形态的影响。采用山梨糖醇保护实验、碘化丙啶(PI)染色分别测定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影响。结果 TRW对7株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90~4.59 mg/mL,其中对TRW敏感性最强的是球形马拉色菌MC14。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显示TRW对MC14整个生长周期均有抑制作用。球形马拉色菌MC14生物被膜的初黏附期、聚集期和成熟期分别为0~24 h、24~96 h和96~168 h。TRW可降低MC14各个阶段生物被膜的活菌量,作用效果由强到弱排列为聚集期>黏附期>成熟期;且对MC14各个阶段的生物被膜均有清除作用,可...  相似文献   
959.
目的 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口腔溃疡双层膜剂,研究青黛表面改性前后对膜剂质量与药效的影响。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法优选膜剂最佳处方,并对膜剂表面形貌、黏附时间、抗拉强度、含量测定以及体外药物释放等性能进行评估。进一步采用化学灼烧法建立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考察膜剂对溃疡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以及口腔溃疡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 空白隔离层确定为25 mg/mL的乙基纤维素乙醇溶液,载药膜最佳处方为63 mg/mL PVA17-88、55 mg/mL PVP K30、3.0 mg/mL明胶与0.047 mL/mL甘油。青黛表面改性后,双层膜剂比未改性双层膜剂具有更加光滑均一的外观、更高的含量均匀性和有效成分靛蓝释放率。药效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与青黛改性膜剂组显著降低了溃疡组织TNF-α、IL-1β、IL-6的含量(P<0.05),并减少了炎症细胞的浸润,溃疡组织愈合程度较高。结论 青黛改性之后的口腔溃疡双层膜剂具有更好的质量与更佳的疗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0.
鲍旭波  王小杏  曲矿云 《新中医》2023,55(10):111-116
目的:观察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18例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评分,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脂指标[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降低(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