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孙玉 《药物与人》2013,(3):38-39
在做罐疗基本疗法时,可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排罐方法。拔罐疗法与其他经络疗法相比,基本属于"泻"法。三种排罐方法相比较,脊柱排罐法相对属"补"。这种排罐适宜虚证者、儿童、老人使用。但椎间盘突出者不宜使用此法。罐疗中不可擅自增加罐具数量。在"基本疗法"即整体调理后,再做配穴治疗。治疗效果绝非罐具数量所决定。膀胱经排罐法膀胱经排罐法适用于多数人群。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刮痧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患者,每隔10~20d背部膀胱经刮痧治疗1次,每半年随访1次,连续随访3年,观察病人每年平均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结果:患者刮痧前年均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为(2.3±1.3)次,刮痧后降为0.6±0.4)次。结论:刮痧能有效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43.
膀胱经旁针刺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45.
黄元金 《健康生活》2012,(10):22-23
人体的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干。太阳经,是小肠、膀胱经脉联系心脏、肾脏的通道。中医认为,人体正面属阴,背面属阳,而经脉的分布也按人体正面和背面分出阴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和交接,都居于脚背、胸背、肩背、颈背、头顶、目匡,鼻旁。所以,太阳经为经中阳中之阳。同时,  相似文献   
46.
张正修 《长寿》2012,(8):41
生活中,在一些中老年人健身比较集中的地方,常看到一些中老年朋友背对墙壁或树干,反复往后撞一下又马上弹出,乐此不疲。传统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人体的阳经,其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尤为重要。督脉沿脊柱分布在腰背部正中,它能总督一身阳脉,蓄积气血,以备全身经脉之用。  相似文献   
47.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多见。其病因复杂,多与颈部肌肉群过度劳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体骨刺形成、颈椎关节突及附件的改变等有关。由此而造成的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8.
12.复起立,据床扳身,向背后视,左右二十四。此可以去肾间风热邪。(图1) 说明:起身,两手按住床框,或者椅背也可,两臂伸直,身体微倾,两腿两脚并拢,抬脚跟至极致的同时,吸气扭头向身后看,同时扭动腰胯,后呼气落脚转头回正中,此式左右各24次。本式可带动后腰肾区部位的扭转和膀胱经的拉伸,可去腰肾间的风邪。  相似文献   
49.
叶玉霞  葛平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54+158-154,158
目的探讨俯卧式机牵配合膀胱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6年1月治疗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疗效显著。结论机牵配合膀胱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正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和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虽中医学中无"重症肌无力"病名,但根据症状表现,与"痿证""睑废""大气下陷"等证接近。导师张立亭教授独创"经络段伏刺灌线疗法",在重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