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两千余年来,求索、创新之论不绝于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依今本<黄帝内经>为基础,讲继承与发展.近数十年来,每当涉足这个问题的时候,继存重于发展的倾向就抬头了,甚至达到<内经>理论神圣不可动摇的程度.从中医理论演绎的长河验之,"泥古"观念只是某些人的看法.通过对<五十二病方>、<足臂经脉>、<阴阳经脉>、<武威汉代医简>、<仓公诊籍>等为代表的汉前医籍分析,它们都保留了中医学的本来面目.两汉时期的<难经>依<黄帝内经>为据分类解释医理,条理较<内经>更为清晰.一部<伤寒杂病论>,源于对"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继承与发展.<伤寒杂病论>直至<类经>,无不与<黄帝内经>一脉相传,又无不从各自的主题出发阐索原由,补入新知,将中医理论探讨得更为合理.历史上的诸多著述对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得较为适当.魏晋时期,虽有玄学对中医理论产生严重干扰,但后世医家对临床经验的总结,新的医理的创立都十分慎重.如吴又可在温疫病因的审视中创"戾气说",认为"戾气"是一种可以致病的"物质",是"邪从口鼻而入",戾气"有天受,有传染",这种病可"延门合户,众人相同".  相似文献   
102.
背俞推罐配药敷治疗黄褐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卜彤文  张雅兰 《中国针灸》2003,23(12):729-729
治法:取膀胱经第1侧线背俞穴。病人取俯卧位,将大杼至膀胱俞的部位暴露。选用罐口平滑的1号罐。先在背俞部涂一层凡士林,再将罐拔住,以手推罐,沿着膀胱经第1侧线上下慢慢推移。根据临床表现黄褐斑分为3种证型,肝郁气滞型:颜面出现黄褐色斑片,腰膝酸软或急躁易怒,胸胁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肾精亏虚型:黄斑褐黑,伴腰膝酸软,倦怠乏力,体弱赢瘦,舌红苔少,脉沉细;  相似文献   
103.
Wang Q  Yu WC  Jiang HZ  Chen SL  Zhang MM  Kong ES  Huang GY 《中国针灸》2010,30(12):1011-1014
[摘要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与经络现象之间的联系。方法:分别采用1-庚醇阻断山羊腧穴缝隙连接及小鼠Cx43基因敲除方法,采用新型组织氧分压传感针检测山羊及小鼠膀胱经经穴及旁开非经穴处的氧分压。结果:①山羊膀胱经经穴的组织氧分压高于旁开对照点,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注射1-庚醇后,山羊膀胱经经穴的氧分压较未注射前及注射生理盐水均明显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缝隙连接蛋白Cx43野生型(WT)小鼠膀胱经经穴的组织氧分压明显高于其旁开非经穴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缝隙连接蛋白Cx43杂合型(HT)小鼠上述各穴位点的组织氧分压也高于其旁开对照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WT小鼠各穴位点的组织氧分压均明显高于HT小鼠(P<0.05),而各非经穴点的氧分压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缝隙连接在针刺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正>《达摩易筋经》是一部中国古代养生的百科全书,字里行间都蕴涵着养生妙法。《易筋经·总论》曰:"二竖系之,在人无不可易"。二竖就是两个小人,古代亦作病魔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在产后骨盆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无高危因素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骨盆带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臀围、腰背痛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臀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和现有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骨盆修复给予膀胱经加环跳穴的推拿补泻手法联合骨盆修复仪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妇臀围,减轻腰背痛情况。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偏头痛患者疲劳后、遇风寒湿邪易作,以及反复缠绵难愈,痛甚则呕等临床特征,提出阳气不足是偏头痛发作的重要内在基础。督脉为阳脉之海,头为诸阳之会,针刺督脉具有通调阳气的重要作用,并可加强诸阳经与头部的沟通;膀胱经属巨阳,为诸阳经主气,临床常用之“从阳引阴”治疗阴证、虚症、寒证。本团队提出以“通督升阳,从阳引阴”为法治疗偏头痛:以督脉十三针为基础“通督升阳”,结合头痛经络辨证进行循经远端取穴,主要包括少阳头痛者配合率谷、角孙、头临泣、完骨、足临泣等少阳经腧穴,阳明头痛者配合攒竹、头维、解溪等阳明经腧穴,太阳头痛者配合申脉、昆仑、后溪等太阳经腧穴;同时根据脏腑辨证选取背俞穴“从阳引阴”,主要包括卫阳不足者补肺益气,肝胃虚寒者温中补虚,脾肾阳虚者补益脾肾三大方面。并附验案一则以举例说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踩跷调衡法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方法] 将6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踩跷调衡法组(治疗组)和电针组(对照组)。治疗组于患者腰背及下肢后部实施以足部踩、踏、按、揉等为主要技法的踩跷推拿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穴位取肩井、肩髃、曲垣、颈(C)4夹脊、C6夹脊、曲池、阳陵泉、阴陵泉、腰(L)5夹脊、秩边、环跳,皆双侧取穴。两组患者均每3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纤维肌痛影响调查表(FIQR)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评分,同时评价两组总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FIQR评分:治疗前,两组FIQ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QR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SQI评分: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PSQI评分虽较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有效率: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观察到不良事件。[结论] 踩跷调衡法及电针疗法均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躯体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睡眠质量。虽然两组治疗后的FIQR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不足、观察时间不够所致,但总体而言,踩跷调衡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总有效率的比较中均优于电针法,提示踩跷调衡法的总体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08.
失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得眠"、"目不暝"、"不寐"等,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安,时醒时寐,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难眠.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9.
中药竹罐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运用经络-三场二腔-隙道理论,使药物通过皮部-穴位-脏腑渗透吸收发挥药效,同时运用刺络后拔罐可阻断邪气入侵经络,既能祛除体内深处伏邪,又能解痰凝、清浊气、畅气机.中药竹罐疗法作用于督脉和背俞穴调整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使气血通达,阴阳自和,脏腑平和,故眠安,可发挥中药与拔罐相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0.
足太阳膀胱经与健康的关系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阴穴,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腿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是14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1条主线,3条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