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5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275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9篇
  1篇
中国医学   373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992.
封吉化  尚虎虎  黄熙  任平  杨艳 《武警医学》2005,16(5):336-339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在脾虚证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脾虚证的本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5组,采用利血平[0.3 mg/(kg.d)]股四头肌注射,作用于大鼠7 d和14 d分别造成脾虚早期和脾虚期模型,用四君子汤做反证,六味地黄汤作阳性对照.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不同脾虚造模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浆,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下丘脑组织中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和胃动素(MOT)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早期(7 d):SS在血浆、下丘脑中含量升高(P<0.01或P<0.05),外周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CCK和MOT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升高(P<0.01或P<0.05);脾虚期(14 d):SS在血浆、下丘脑中含量下降,外周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MOT在组织和血浆中含量均下降;CCK在下丘脑及胃窦组织中含量升高(P<0.01),在血浆和肠道组织中含量下降(P<0.01).四君子汤预防性治疗的大鼠体内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六味地黄汤组胃肠激素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脾虚证存在多种胃肠激素的异常,且随不同脾虚时期发展呈动态变化,四君子汤对此有纠正作用,而六味地黄汤无此功效.  相似文献   
993.
近10年脾虚证与免疫系统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脾虚证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最早见于60年代,江苏新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组及虞佩兰等发现部分脾虚患者的白细胞数偏低,经健脾方药治疗后恢复正常。之后70~80年代科研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脾虚证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近l0年来脾虚证与免疫系统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脾虚证与免疫器官的关系 大鼠长期脾虚造模的实验研究表明脾虚组动物胸腺、脾脏指数呈降低趋势[1]。综合因素引起的大鼠脾虚模型显示,除了脾脏、胸腺重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外,还表现为脾脏结构紊乱,脾小结减少和缩小,生发中心不活跃,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增…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证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以激怒法制造大鼠肝肾阴虚模型,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肝肾阴虚模型大鼠下丘脑TRH增高,血清TSH、FT3、FT4水平均降低(P<0.05),而血清rT3浓度升高(P<0.05);运用滋补肝肾方能够减轻这种激怒应激反应,滋补肝肾方药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柴胡疏肝散无明显作用。结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部分抑制是肝肾阴虚证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脾虚与脾虚痰湿两个不同证候状态与胃泌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关系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Gas、CGRP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胃粘膜Gas、CGRP,用快速尿激酶法及C-13呼气试验检HP感染。结论:脾虚、脾虚痰湿证是由虚证向虚实夹杂转变的两个证候状态,Gas,CGRP调节表现为不同的模式特点。HP的感染与胃粘膜Gas和CGRP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循证医学对医学的影响日渐深远,将促进中医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肾阴虚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自从 1959年上海医科大学脏象研究组从肾阳虚入手 ,开始了肾虚、肾本质的研究以来 ,人们对肾阳虚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从功能到形态 ,从宏观到微观 ,从组织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 ,应用了多种现代的研究手段或技术 ,包括同位素、光镜、电镜、生物化学、免疫、药理、激光等技术。各方面的研究表明 ,肾阳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中医的肾不同于解剖学上的肾 ,远远超出了西医肾脏的范畴 ,涉及的范围很广 ,是多系统和器官功能的综合表现。1 肾阳虚证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用动物模型进行证的中医药研究 ,可以弥补中医单…  相似文献   
998.
“肝肾精血亏虚”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肝肾同源于精血”的病理生理机制,肝肾精血亏虚证本质及药物筛选,建立“肝肾精血亏虚”大鼠动物模型,方法:于Wistar 大鼠出生后第2,4,6,8,10d皮下注射左旋谷氨酸单钠(MSG)每次4mg/g体重,第8周手术切除MSG-大鼠大部分(约68%)肝脏,结果:肝肾精血亏虚大鼠”肝再生度,肝细胞分裂指数(%),肝重/体重比值,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度,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正常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经补益肝肾精血的左归丸治疗后,肝肾精血亏虚大鼠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大部切除MSG-大鼠肝脏可制作“肝肾精血亏虚大鼠”动物模型,肝再生能力可作为观察肝肾精血亏虚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999.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索壮医药线点灸以实验性脾虚大鼠下丘脑、胃、小肠、血浆(脑-肠轴)生长抑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对120只Wistar大鼠进行脾虚造模,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空线点灸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和模型自然恢复组。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肠轴上述四个部位的生长抑素水平。结果:脾虚大鼠血浆、胃、小肠组织内生长抑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而下丘脑生长抑素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血浆、胃、小肠组织内生长抑素含量回降,而下丘脑组织内生长抑素水平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生长抑素水平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理论依据,动物选择,诊断标准和观测指标,模型类别,复健药物,对照情况这几方面对1980年来的脾虚证动物模型研制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的方向,由小到大选择模型动物;建立精确的脾虚证亚型动物模型,建立病因与病理相结合的动物; 证结合的动物模型研究,引进多学科人才与方法;利用遗传学手段繁育脾虚证动物;通过病案统计,加强脾虚证本质的临床研究和相应方药的证治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