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657篇
  免费   10968篇
  国内免费   10355篇
耳鼻咽喉   399篇
儿科学   1526篇
妇产科学   1069篇
基础医学   4766篇
口腔科学   754篇
临床医学   67679篇
内科学   10108篇
皮肤病学   436篇
神经病学   1082篇
特种医学   27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8949篇
综合类   54167篇
预防医学   12241篇
眼科学   3540篇
药学   15615篇
  89篇
中国医学   66298篇
肿瘤学   11513篇
  2024年   1439篇
  2023年   4890篇
  2022年   4282篇
  2021年   5117篇
  2020年   4449篇
  2019年   4723篇
  2018年   2707篇
  2017年   5049篇
  2016年   5584篇
  2015年   5644篇
  2014年   7034篇
  2013年   8005篇
  2012年   14441篇
  2011年   18488篇
  2010年   19058篇
  2009年   18358篇
  2008年   20754篇
  2007年   17374篇
  2006年   16339篇
  2005年   12225篇
  2004年   11653篇
  2003年   6464篇
  2002年   8504篇
  2001年   6216篇
  2000年   5429篇
  1999年   4488篇
  1998年   3094篇
  1997年   2411篇
  1996年   2572篇
  1995年   2128篇
  1994年   2129篇
  1993年   2294篇
  1992年   2295篇
  1991年   2150篇
  1990年   1659篇
  1989年   1546篇
  1988年   1014篇
  1987年   531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再灌注1、3 h)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通过检测再灌注早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及肺组织中SOD、CAT、MDA、MPO的含量来评价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的保护作用.结果 姜黄素可减少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肺间隔的水肿和肺泡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渗出.姜黄素提高了早期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中SOD、CAT含量,降低了肺组织中MDA、MPO含量.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的生成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在早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了对肺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2.
一、运动时心率不增人在运动时心跳会加快,运动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运动时心率增加不明显,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预示着今后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二、运动性过敏性休克在运动时要选择合理项目,不要随意加大运动量。如果因运动量加大而出现全身发热、皮肤潮湿,或在运动中出现咽喉不适、呼吸急促、胃肠绞痛,这些都是出现运动性过敏性休克的征兆,应停止运动,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993.
自体移植脾组织VEGF、KDR表达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及VEGF、KDR表达规律,阐明VEGF、KDR对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的调控作用,为脾脏外科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70只,体重100—120g,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中又设脾切除自体脾移植组5只,假手术组5只,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d进行:(1)自体移植脾组织病理学检测;(2)大鼠行主动脉插管灌注墨汁,光镜观测再生血管并采用图像分析测定其密度;(3)免疫组化抗VEGF、KDR抗体染色,图像分析定量,阐明其表达规律及与血管再生的关系。结果 (1)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即有血管从大网膜向脾组织内伸展,移植脾组织内血管密度逐渐增大,至术后180d血管再生接近正常;(2)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14d,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迅速升高,术后60d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至术后180d 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趋向正常。结论 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是简便有效的脾移植方法;移植脾组织新生血管由大网膜再生而来;术后移植脾组织内VEGF、KDR表达量升高,促进血管形成,血管再生完成后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94.
刘伟  赵伟  罗婵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2):1099-1101
目的 :检测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肝组织和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HBVDNA。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 40例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其肝组织中 HBV DNA。结果 :40例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肝组织中 HBV DNA阳性 2 4例 ,阳性率为 5 8% ;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HBV DNA阳性 1 8例 ,阳性率为 45 % ;两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肝组织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 HBVDNA检测 ,有助于诊断隐性 HBV感染 ,后者对患者侵袭性小 ,取样简便。  相似文献   
995.
李锐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8):750-751
椎管哑铃型肿瘤起于椎管内,经椎间孔生长到椎旁,形似哑铃。特别是胸段椎旁病变常与一些重要结构联系紧密,手术显露较困难,多采用分期手术,故患者住院时间长。我们对此类肿瘤采用一期手术切除,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科从1998~2003年治疗胸段哑铃型椎管肿瘤15例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壶腹部癌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壶腹部癌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比分析 12年间收治的壶腹部癌合并急性胆管炎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一期切除手术 2 5例 ,先作胆道引流二期行切除手术 12例。结果 一期手术组通过非手术治疗 ,术前的体温和白细胞均比入院时明显降低 (P <0 .0 5 ) ,基本达到二期手术组二期切除的术前水平 ( P >0 .0 5 ) ,而总胆红素和清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 ;与二期组比较 ,一期组切除术前准备期明显缩短 (P <0 .0 5 )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减少 ,虽然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增加 ,但再手术率和手术死亡率相似。结论 壶腹部癌合并急性胆管炎可先给予非手术治疗 ,待胆道感染控制后一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克隆和鉴定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SjTPI)编码基因,为寻找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联合应用打基础.方法设计合成引物,抽提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用RT-PCR法从中扩增出SjTPI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用双酶切、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RT-PCR法从成虫总RNA中扩增出大小为759 bp SjTPI基因编码序列,重组质粒pGEM-SjTPI经双酶切、PCR扩增,均可获得一条与RT-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具有一个长度为75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和曼氏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核苷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分别为99%和88%).结论该实验成功地克隆了SjTPI编码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 CT检查对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 ,为临床提供有指导价值的影像学依据。方法 :收集 X线片和 CT片诊断为爆裂骨折病人 66例、71个椎体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66例共 71个“爆裂”椎体中 ,胸腰段发生 48例 ,下腰椎 9例 ,颈椎 6例 ,胸椎 3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其中单纯后移骨片造成的占 89.3 9%。结论 :所有爆裂骨折椎体均累及中柱 ,这是爆裂骨折的一个特征性改变。CT不仅可以清楚显示爆裂骨折在 X线片上不易发现的骨片后移程度、形态和椎管狭窄范围 ,而且椎管狭窄程度与神经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 ( ACST)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32例 ACST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 1 1 1例 ,死亡 1 5例 ,病死率1 3.5 % ;非手术治疗 2 2例 ,死亡 7例 ,病死率 31 .8%。结论 :ACST患者应在出现五联征前及时手术 ;对于已出现休克患者 ,应先给予积极的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一但休克好转 ,应尽早手术 ;贻误手术时机、术式选择不当、主要脏器功能不全、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胃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笔者回顾性分析8例胃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病变部位4例在胃体,3例在胃窦,1例发生在胃贲门;其中5例高度恶性,3例低度恶性。1例因广泛转移仅行活检,1例姑息切除术,6例行根治术。仅行活检1例术后4个 月死亡;姑息性切除1例术后复发;行根治术6例均生存,最长者达5年。提示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胃恶性间质瘤的恶性程度;手术应争取行根治性手术,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