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7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785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582篇
口腔科学   439篇
临床医学   1449篇
内科学   480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4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12篇
综合类   3049篇
预防医学   486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1081篇
  11篇
中国医学   1254篇
肿瘤学   29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753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648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597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对10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年龄及不同年龄组视网膜脱离与屈光状态,不同年龄组裂孔的形态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岁以下网脱近视多见,40岁以后网脱近视逐渐减少。圆孔多见于40岁以下年龄组,马蹄形裂孔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  相似文献   
992.
范钰  许祖德 《胃肠病学》2001,6(1):11-13
目的:探讨β-缆香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四唑蓝(MTT)比色法、端粒重复扩增(TRAP)-微孔板杂交法、光镜检查和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TUNEL)研究β-缆香烯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分化)、MKN-45(低分化)和MKN-28(高分化)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对端粒酶活性、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β-缆香烯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其抗癌作用与抑制端粒酶活性和诱导凋亡有关。β-缆香烯抑制端粒酶活性及诱导凋亡的数量与作用时间、浓度及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β-缆香烯对胃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这一作用与抑制端粒酶活性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3.
背疽属于有头疽的范围。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其临床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热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超过9~12cm,大者可至30cm以上。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兼有消渴  相似文献   
994.
卡氏肺孢子虫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氏肺孢子虫表面结构。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处死卡氏肺孢子虫阳性大鼠,取肺脏磨成匀浆,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提取虫体,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表面光滑和粗糙两种状态的卡氏肺孢子虫。表面粗糙型虫体可见微绒毛,粗细不等的管状结构及大小不等的颗粒,并观察到体壁凹陷、伪足及脱囊虫体。结论扫描电镜观察卡氏肺孢子虫呈多态性,可见虫体脱囊、伪足及体壁孔。  相似文献   
995.
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肝癌细胞(QGY)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姜黄素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QGY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姜黄素可抑制QGY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姜黄素可抑制QGY细胞的生长,其抑瘤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72h的中效浓度(IC50)为49.50μ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姜黄素能使QGY细胞聚积在S期,电镜观察发现姜黄素可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姜黄素可干扰QGY细胞的周期分布,具有细胞毒作用。抗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姜堰市农村防盲白内障手术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防盲工作短期集中白内障手术质量和存在问题.设计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象 251例(254眼)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其中131例(134眼)接受术后调查.方法 患者施行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现代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6个月时通知患者在手术医院进行复查,检查远视力、近视力、外眼、眼前节、眼后节、眼压.主要指标视力、眼压、屈光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时裸眼远视力≥0.3者占41.8%,裸眼远视力≥0.05者占82.8%;矫正远视力≥0.3者占64.2%,矫正远视力≥0.05者占92.3%.裸眼近视力≥0.1者占79.9%,矫正近视力≥0.1者占85.8%.屈光不正、后发障、瞳孔变形、瞳孔移位、人工晶状体色素沉着、人工晶状体偏位、高眼压是主要术后并发症.合并的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疾病是影响术眼脱盲的主要因素,影响患眼脱残的原因除此以外,还包括屈光不正和后发障等.结论 影响手术效果的严重并发症均控制在较低范围内,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疾病是影响患眼脱盲的主要因素.需增加检查设备以提高防盲手术中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浓度聚山梨酯80溶液对RBL-2H3、P815、Ku812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究聚山梨酯80的量与过敏反应的关系,进而筛选出一套灵敏、稳定的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方法 体外培养RBL-2H3、P815和Ku812细胞,测定3株细胞的生长曲线,在细胞生长对数期,以不同浓度(0.04、0.20、1.00、5.00、10.00、20.00、40.00、80.00 mg/mL)聚山梨酯80分别刺激3株细胞,采用中性红染色法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聚山梨酯80溶液对3株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并计算脱颗粒百分率,同时以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类胰蛋白酶的释放量;并进一步检测聚山梨酯80对人的肥大细胞IgE释放的影响。结果 3株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中,各细胞的脱颗粒指标均随聚山梨酯80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相同浓度聚山梨酯80对人源、大鼠、小鼠肥大细胞的类胰蛋白酶释放量无较大统计学差异;与RBL-2H3细胞系比较,P815细胞和组胺释放率显著降低(P<0.05、0.01),Ku812细胞组胺释放率和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显著升高(P<0.05、0.01),Ku812细胞脱颗粒最灵敏。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Ku812细胞模型稳定性、可重复性较差,而RBL-2H3细胞稳定性、可重复性均优于Ku812和P815细胞。0.04~80.00 mg/mL的聚山梨酯80溶液作用于Ku812细胞产生的IgE均低于检测限。结论 聚山梨酯80诱导的过敏反应可能是不经过IgE介导的类过敏反应,随着聚山梨酯80浓度的增大,3个细胞模型脱颗粒现象显著,相比于Ku812和P815细胞,RBL-2H3细胞更适合作为体外肥大细胞脱颗粒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脾切除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HIR)致多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阻断和恢复大鼠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制作全肝缺血30 min再灌注180 min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脾切除加再灌注组(SPLN+HIR组)和再灌注组(HIR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检测肝功状况,血清肌酐(CREA)水平检测肾功状况,苏小素-伊红染色(HE)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干湿比(W/D)比较水肿程度,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测定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造成肝、肾、肺和小肠的严重损伤,表现为AST、ALT、CREA、W/D明显升高,凋亡细胞大量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严重,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脾切除可以显著减轻卜述改变,血清TNF-α水平降低,凋亡蛋白casepase-3表达减弱.结论 脾切除可以通过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抗组织细胞凋亡,减轻肝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多个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Mcl 1和bcl 2在反应性和肿瘤性淋巴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石蜡包埋标本 36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78例和霍奇金病 (HD) 10例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观察Mcl 1和bcl 2表达。结果 :反应性淋巴组织中Mcl 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生发中心和滤泡间区 ,而bcl 2阳性的套区淋巴细胞为Mcl 1阴性。 78例NHL中 ,有 5 7例不同程度地表达Mcl 1蛋白 ,5 3例表达bcl 2 ,B细胞肿瘤中两者阳性率高于T细胞肿瘤。 10例HD中有 9例Mcl 1 bcl 2阳性。结论 :Mcl 1作为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在淋巴组织的表达不同于bcl 2 ;鉴于两者在淋巴组织肿瘤中的广泛分布 ,提示其在淋巴瘤细胞凋亡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