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93篇
  免费   4216篇
  国内免费   3302篇
耳鼻咽喉   208篇
儿科学   1462篇
妇产科学   347篇
基础医学   4330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14422篇
内科学   7101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10110篇
特种医学   46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0篇
外科学   2848篇
综合类   26393篇
预防医学   4771篇
眼科学   232篇
药学   10815篇
  125篇
中国医学   9641篇
肿瘤学   1813篇
  2024年   658篇
  2023年   2197篇
  2022年   2084篇
  2021年   2429篇
  2020年   2129篇
  2019年   2372篇
  2018年   1158篇
  2017年   2025篇
  2016年   2292篇
  2015年   2624篇
  2014年   4195篇
  2013年   4000篇
  2012年   5273篇
  2011年   5730篇
  2010年   5218篇
  2009年   5036篇
  2008年   5638篇
  2007年   5031篇
  2006年   4851篇
  2005年   5156篇
  2004年   4552篇
  2003年   3874篇
  2002年   3371篇
  2001年   3039篇
  2000年   2363篇
  1999年   2009篇
  1998年   1742篇
  1997年   1613篇
  1996年   1575篇
  1995年   1243篇
  1994年   1036篇
  1993年   707篇
  1992年   613篇
  1991年   505篇
  1990年   424篇
  1989年   439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成药》2019,(5)
目的研究弥罗松酚在大鼠脑核团(海马、大脑皮层、丘脑、纹状体、下丘脑、小脑)内的分布。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弥罗松酚(40 mg/kg)后处死,取脑核团,乙酸乙酯从其匀浆液中萃取弥罗松酚。然后,HPLC法检测该成分含有量,分析采用YMC ODS 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85∶15);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弥罗松酚在0.5~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 0),萃取回收率大于75%,RSD小于10%。静脉注射后,该成分在脑核团内形成持续的分布过程,给药后45 min左右其含有量达到峰值。结论弥罗松酚可透过血脑屏障,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2.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检测心钠素水平(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PHD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并对观察组进行为期15天的常规治疗。检测并记录观察组在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内以及对照组的ANP、N-脑钠肽前体(N-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 BNP)、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SPAP)、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rary flow curve,MM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性加重期的AN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NP水平与NT-pro BNP和SPAP个水平均呈正相关,ANP水平与Pa O2、MMEF以及FEV1各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P是CPHD诊断治疗的灵敏标志物,测定ANP对CPHD的诊断有诊断价值,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中采用盲选法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方法和平均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5.
<正>患儿,男,13岁。因双下肢进行性障碍10年,加重5年入院。患儿于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异常步态,父母未予充分重视,肢体异常进行性发展;于5年前开始出现后腰部酸痛,以平躺时疼痛明显,伴有下肢不适及不自主扭曲,行走障碍,夜间睡眠时出现出汗、全身不适等症状,无嘴角歪斜、偏瘫等症状,无大小便障碍。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未明确病因,逐步发展至左下肢足内翻畸形,并出现双小腿轻微肌肉萎缩。于2018年2月28日入我院诊治。否认家族遗传史。入院查体:神清语利,一般情况可,  相似文献   
66.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192-192
在神经心理研究方面重点突出:脑功能、认知功能和神经科学相关的研究.脑卒中功能恢复、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患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67.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3):200-20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儿保意识的增强,儿童保健学作为一门新生边缘学科,正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无论从学术或医疗市场发展的角度来展望,保健是儿科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该学习班有助于适应儿保发展的新趋势——由既往的预防接种、合理营养的“保”健型,进展到强体健身益智的全面型。我院儿科系省重点学科、博士点,并利用大型综合医院多学科之优势,集胎儿、婴幼儿保健,高危儿监测,心理卫生,脑潜能开发及早期干预于一体,具有系统性;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安排了婴儿52项运动神经检查、婴儿抚触与体操、脑瘫(早期)干预技术、婴幼儿智测等操作示范、见习、实习及综合医院儿保康复运作模式探讨等。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212例、脑出血患者63例、健康体检者38例,分别检测血浆Nt-pmBNP的含量.结果 血浆Nt-proBNP的含量高于早期心力衰竭预警值的脑梗死患者有32例,阳性率15.1%;脑出血患者有8例,阳性率1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风患者检测Nt-proBNP对预防并发心力衰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9.
神经外科是我国医学领域中发展极为迅速的一门学科。自70年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开展,使手术技巧不断提高。80年代神经影像学应用采用头颅CT、磁共振成像、单光子C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数字成影血管照影等,为颅内疾病从定位、定性和脑功能诊断方面提供了科学的客观依据。与此相适应的近十年来神经外科麻醉的进步,先进的临床技能及贯穿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全方位的监护条件下,对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颅内压和脑灌流压的稳定,保证脑氧供和氧耗的平衡。保持颅内顺应性和血脑屏障的功能完好提供了条件,把手术麻醉的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损伤减…  相似文献   
70.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梯度减压的手术方法对预防术中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效果。方法对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分次减压手术方式及去骨瓣后,硬膜与颞肌筋膜瓣减张缝闭硬膜切口方法。结果40例脑肿胀患者术中脑嘭出6例占15.0%,死亡19例占47.5%;60例脑内血肿病人未发生脑膨出,死亡12例占20%。结论脑外伤后脑血管调节麻痹及血肿压迫继发脑水肿易造成脑膨出.术中分次减压降低了骨窗部位脑组织的顺应性,从而降低了局部的压力梯度,避免脑血管急性扩张,能有效防止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