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96篇
  免费   4280篇
  国内免费   3292篇
耳鼻咽喉   202篇
儿科学   1488篇
妇产科学   387篇
基础医学   4414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16096篇
内科学   7338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9948篇
特种医学   48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3071篇
综合类   29414篇
预防医学   6689篇
眼科学   253篇
药学   11852篇
  237篇
中国医学   11748篇
肿瘤学   1896篇
  2024年   778篇
  2023年   2367篇
  2022年   2926篇
  2021年   3641篇
  2020年   2513篇
  2019年   2483篇
  2018年   1195篇
  2017年   2116篇
  2016年   2384篇
  2015年   2875篇
  2014年   4618篇
  2013年   4320篇
  2012年   5746篇
  2011年   6310篇
  2010年   5659篇
  2009年   5576篇
  2008年   6563篇
  2007年   5706篇
  2006年   5969篇
  2005年   6333篇
  2004年   4713篇
  2003年   3945篇
  2002年   3433篇
  2001年   3147篇
  2000年   2474篇
  1999年   2049篇
  1998年   1830篇
  1997年   1641篇
  1996年   1599篇
  1995年   1252篇
  1994年   1040篇
  1993年   702篇
  1992年   635篇
  1991年   509篇
  1990年   428篇
  1989年   429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该针刺手段对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VD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检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总积分、血清学指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变化情况;同时记录针刺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证候总积分、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及BDNF、VEGF、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变化幅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感染、折针、断针等情况发生.结论卒中后VD经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更好更快改善,血清学指标恢复好,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明显提升,且无感染等风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刺血通经健脑法治疗脑性瘫痪2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焕荣 《中医杂志》2000,41(10):604-605
以刺血通经健脑法治疗脑性瘫痪210例,并与传统针法组110例,及穴位注射组90例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传统针法组的69.1%及穴位注射组的41.1%,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  相似文献   
993.
试论"肾为封藏之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梳理肾主封藏理论的创生及演进轨迹,阐释“肾为封藏之本”的内涵,并进一步讨论了“肾为封藏之本”对养生防病及延缓衰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观察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共61例,均给予多导睡眠监测并测量血压。受试者分为3组: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血浆BN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单纯OSAHS组及OSAHS合并高血压组血浆BNP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OSAHS合并高血压组血浆BNP较单纯OSAHS组增高(P〈0.05)。结论BNP在OSAHS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并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脑性瘫痪并发癫痫的发病率很高,因此,检查脑性瘫痪疾病儿的脑电波,可以判断其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并且确定是否并发癫痫及发作类型,制定治疗方针,同时可以找出潜在性癫痫及预防其发作,我们对100例脑性瘫痪病儿的疾病类型和脑电波进行分析。 1 材料来源及方法 1983~1985年收院治疗的100名脑性瘫痪病儿,其中男70名,女30名。年龄最小者  相似文献   
997.
乌司他丁对心肺脑复苏后血细胞因子与脑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酶抑制剂乌司他丁 (ulinastatinforinjection ,UTI)对心肺脑复苏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和脑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成年健康普通级SD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复苏组和乌司他丁组 ,每组 8只。对照组仅行气管切开术 ,不夹闭气管 ,不造成心跳呼吸骤停 ;复苏组与乌司他丁组建立心肺脑复苏模型 ,乌司他丁组在心肺脑复苏时加用单次UTI 10 6U·Kg-1。对照组在气管切开即刻、0 .5、2、4、6h采集血标本 ,复苏组与乌司他丁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即刻、复苏成功后 0 .5、2、4、6h采集血标本 ,以放免法测定血清中TNF α、IL 6、IL 10的水平。实验结束时每组随机取 2只动物快速断头取皮层脑组织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中TNF α、IL 6、IL 10基本平稳 ,各时间点间无显著变化 (P >0 .0 5 )。复苏组复苏后TNF α、IL 6明显上升 ,IL 10明显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乌司他丁组TNF α、IL 6、IL 10复苏后各时间点与气管切开即刻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NF α在复苏后0 .5、2、4h与复苏组同时间点比明显下降 (P <0 .0 5 ) ,IL 10在复苏后 0 .5、6h与复苏组同时间点比明显升高 (P <0 .0 5 )。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评估脑干出血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预后判定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脑干出血昏迷患者45例,在入院24h内予以BIS监测,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并观察患者在6个月以后的预后情况,分析BIS值与GCS评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BIS和GCS之间呈正相关(r=0.821,P〈0.05),BIS值随着GCS评分值的增加而增加,而死亡率逐渐降低;死亡率、植物状态率以及意识恢复率均与BIS呈正相关(P〈0.05),预后越差,其BIS值越低(P〈0.05)。结论 BIS是脑干出血患者昏迷程度的评估以及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跟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与利他林时照,了解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180例儿妻多动症(ADHD)患儿随机分成反馈组和利他林组各90例,分别给予脑电生物反馈及利他林治疗,用Conners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和TOVA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时进行跟踪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conners量表行为因子、学习因子、多动因子及多动指数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12个月随访时,反馈组上述因子评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利他林组上述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别.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因子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升高(P<0.01).12个月随访时,反馈组c因子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利他林组则无明显差别(P>0.05).TOVA4项操作评分12个月随访时,反馈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利他林组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与利他林近期疗效相当,但远期疗效优于利他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15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房颤复律.随访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 所有房颤患者经复律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在12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房颤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28,P<0.05).两组hs-CRP和NT-proBN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t=7.270、3.601、8.118、3.006,P<0.05,P<0.01),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t=4.720、2.914,均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轻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