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65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4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脂褐素和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目前影响老年人视力和生存质量的主要眼科疾病之一,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发病机制也不明。近年来对AMD研究表明,一种年龄相关的色素——脂褐素和其核心成分N-亚视黄基-N-视黄基-乙醇胺(N-retinyl—N-retinylidene ethanol amine,A2-E)在AND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们随年龄增长而沉积于视网膜下,并可能通过慢性光化学作用损伤局部视网膜和脉络膜,从而导致AMD的发生。本研究着重阐述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相对分子质量70 000的热休克蛋白5(heat shock 70 kDa protein 5,HSPA5)调控内质网应激在N-亚视黄基-N-视黄基乙醇胺(N-retinylidene-N-retinylethanolamine,A2E)联合蓝光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损伤对RPE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A2E联合蓝光诱导RPE细胞损伤模型,显微镜下观察RPE细胞对A2E的摄取。在RPE细胞损伤后3 h、6 h、12 h、24 h和48 h,运用CCK-8法检测RPE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RPE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HSPA5和CHOP的表达情况。构建HSPA5 shRNA慢病毒载体抑制RPE细胞中HSPA5的表达,实验分3组,HSPA5干扰组转染了HSPA5干扰序列,阴性干扰组转染了阴性对照序列,野生型组为未转染的RPE细胞。检测在RPE细胞损伤时,干扰HSPA5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分子CHOP、Caspase-12表达以及RPE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A2E联合蓝光照射后3 h、6 h、12 h、24 h和48 h,RPE细胞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80.9±6.2)%、(73.3±5.8)%、(70.6±5.4)%、(62.3±6.1)%和(51.4±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SPA5和CHOP蛋白表达在RPE细胞损伤后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在A2E联合蓝光处理后12 h,HSPA5干扰组的CHOP和Caspase-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且RPE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 A2E联合蓝光可诱导RPE细胞发生损伤,损伤机制与内质网应激相关。HSPA5具有调控内质网应激,减轻A2E及蓝光损伤,促进RPE细胞存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猪光感受器外节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脂褐素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脂褐素形成模型,为研究RPE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以及由于其衰老而引起的一系列年龄相关性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制备猪眼光感受器外节(POS),将实验组RPE细胞与POS共培养3wk,在电镜下观察RPE细胞内脂褐素形成的形态学过程。结果:RPE细胞与猪POS共培养后,POS脱落的膜盘逐渐被RPE吞噬并崩解,板层小体在溶酶体内形成,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板层小体的数量增多;对照组细胞培养相同时间后细胞器形态没有明显变化,仅有少量板层小体形成,实验组较对照组RPE细胞脂褐素含量明显增多。结论:将人RPE与猪POS共培养,促使了细胞内脂褐素的形成和蓄积,其过程周期短、操作简单、重复性强,可以作为体外培养的人RPE脂褐素形成模型。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沙棘果提取物对Wistar老龄鼠抗衰老作用。方法:给Wistar老龄大鼠灌胃沙棘果提取物,25d后,用生化法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降解产物(MDA)的水平,用荧光法测定其大脑皮质脂褐素(Lipofusin)含量。结果:实验组灌胃沙棘果提取物与对照组比较,老龄大鼠体内MDA、Lipofusin含量明显下降;SOD、GSH-Px活力明显提高。结论:沙棘果提取物有降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5.
钳夹损伤后轴突再生对脊髓前角神经元脂褐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神经元轴突损伤后再生过程中对神经元胞体内脂褐素生成和累积的变化,了解神经再生对衰老进程的影响。[方法]钳夹法损伤Wistar大鼠右侧C_5~T_1神经根,按钳夹次数和存活时间分为6组,观察损伤侧脊髓前角神经元内脂褐素变化,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月龄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胞浆内已有脂褐素分布,自发出黄或黄绿色荧光,呈散在细小颗粒,含量呈随增龄而增加,且呈团块状堆积在核周围。钳夹侧的脂褐素含量较正常侧的脂褐素含量均有明显减少(P<0.05);二次钳夹后脂褐素含量较一次钳夹更为减少,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正常侧、一次钳夹侧和二次钳夹侧脂褐素累积均随存活时间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967、0.994和0.995,P< 0.05),回归系数分别为0.0783、0.0548和0.0377。钳夹侧小于正常侧,表明损伤后再生使胞体内脂褐素累积速度减慢。[结论]轴突损伤后再生可以使神经元内脂褐素的累积较正常情况下减少,提示轴突再生可减缓神经元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96.
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脂褐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D-半乳糖化造成衰老小鼠模型,以游泳作为应激刺激,观察小鼠脑内脂褐素含量的变化以及跳台试验和一次性被动回避试验中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①D-半乳糖组脑内脂褐素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②D-半乳糖+游泳应激组的脂褐素含量与D-半乳糖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③D-半乳糖+游泳应激组其一次性被动回避试验的潜伏期以及跳台试验30分后正确率均高于单纯D-半乳糖组(P<0.05),但24小时后的正确率在两组动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7.
茯苓生脉饮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SOD、MDA、LF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F)水平的影响,探讨茯苓生脉饮延缓衰老的机理。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离体神经细胞培养技术,取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以维生素E作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各组SOD、MDA、SD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以维生素E作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各组SOD、MDA、LF水平。结果:伏苓生脉饮组海马神经细胞SOD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MDA水平低于药物对照组,LF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茯苓生脉饮能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抑制LF形成,从而保护神经细胞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调心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Himori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调心方40,20,10 g.kg-1剂量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连续ig给药15 d后,断头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分别采用钼酸铵显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法以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CAT,MDA和LF含量。结果调心方三个剂量组均可增强小鼠脑组织中CAT活性,降低MDA,LF含量。结论调心方可通过增强CAT活性,降低MDA,LF含量改善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
西蕃莲果汁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蕃莲果汁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杨莉,梁钢,林秀月,谭壮生,吴开国(广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南宁530021)AnExperimentalStudyontheAntiagingEffectofPassionflovaeduisJuiceYangLi... 相似文献
100.
蜂胶对脂褐素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细胞内常有-种棕色的有白色荧光的不溶性物质堆积,尤其当人们进人老年期,人体的这种不溶性物质可陆续出现在面部、手背、小腿及足背等部位上,这就是脂褐素斑点,俗称“老年斑”。医学上称为脂褐素。脂褐素在人体表面的出现率大约占老年人的27%,消除脂褐素是医学美容事业的新课题。目前对消除黄褐斑的药物研究大多是围绕着抗自由基氧化和提高SOD的活性。另外设法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也很重要。因为黑色素也是影响肤色的重要因素。皮肤肤色变深变浅决定于黑色素细胞的密度和黑色素的生成量等因素;而黑色素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