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2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471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4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细胞因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5年间亚太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增长迅速,预计将来仍会进一步增加,并且NAFLD有渐趋低龄化的倾向。本刊在2007年第24期的专题研讨中就NAFLD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了讨论,本期就NAFLD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其诊断思路和治疗进行讨论,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NAFLD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是否有胆碱能系统物质mRNA的表达,及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7功能状态对脂肪因子肾上腺髓质素(AM)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脂肪细胞中非神经胆碱能系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和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是否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nAChR α7三种胆碱能系统主要组分的mRNA表达;对前脂肪细胞及成熟脂肪细胞分别予不同水平的广谱nAChR激动剂尼古丁、特异性nAChR α7激动剂氯化胆碱及特异性nAChRα7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处理12、24、36h,并设立相应处理时间的空白对照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的表达。结果1.RT-PCR方法证实在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均有AChE、ChAT、AChR α7的mRNA表达。2.给予不同剂量的尼古丁和氯化胆碱,干预作用不同时间,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或P<0.01),但随干预作用时间延长,这种剂量依赖性上调效应减弱。二种激动剂以氯化胆碱的剂量依赖性上调效应更明显。而相同剂量下不同作用时间的处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a>0.05)。3.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表达则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存在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其中nAChR α7调节脂肪因子AM mRNA的表达,脂肪组织中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的重要组分nAChR α7可能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易娟  邓慧君  曹进 《营养学报》2007,29(6):582-586
目的:比较绿茶多酚(GTP)和红茶多酚(BTP)抗肥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GTP组,高脂饲料+BTP组,高脂饲料组,定期检测体重,喂饲3个月后,观察脂肪组织和血脂水平变化,并提取附睾脂肪组织,应用RT-PCR技术观察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pref-1,aP2,TNF-α,瘦素,PPAR-γ,C/EBP-α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GTP和BTP均能明显降低体重,减少脂肪。同时,GTP和BTP均能显著地抑制脂肪细胞特殊标记物aP2,TNF-α,瘦素,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此外,GTP还上调前脂肪细胞标记物pref-1,且下调转录因子PPAR-γ。结论:GTP和BTP均可通过调节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逆转脂肪细胞的分化,达到抗肥胖的作用,且GTP抗肥胖作用强于BTP。  相似文献   
94.
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钒具有"胰岛素样(insulin-mimics)"作用,研究表明它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是"胰岛素的促进剂(insulin-enhancing agent)",可用于治疗和缓解1型和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95.
唐建  罗清礼  唐莉 《眼科新进展》2008,28(5):327-329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分化后眼眶脂肪细胞瘦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TAO患者行眼眶减压术的眼眶脂肪组织,体外培养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采用0.5 μg·L-1、5 μg·L-1和50 μg·L-1的IL-6处理分化后的脂肪细胞24 h(设空白对照组),以及5 μg·L-1的IL-6分别处理分化后的脂肪细胞0 h、12 h、24 h、48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瘦素mRNA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眼眶前脂肪细胞在诱导分化刺激下,分化为脂肪细胞;0.5 μg·L-1、5 μg·L-1和50 μg·L-1的IL-6作用24 h,瘦素mRNA表达分别为1.61±0.53、0.88±0.62、0.21±0.56,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呈量效依赖性,但与对照组(1.84±0.82)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 μg·L-1的IL-6作用12 h、24 h、48 h,瘦素mRNA表达分别为1.43±0.46、1.05±0.62、0.20±0.75,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呈时效依赖性,但与0 h组(1.73±0.31)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对TAO分化后眼眶脂肪细胞的瘦素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
大黄素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永青  杨公社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5):424-427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EMO)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前体脂肪细胞,按照EMO添加剂量不同,把培养板中接种细胞的培养孔随机分为0,5,10,20,40,80,160 μmol·L-1 处理组;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EMO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检测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量的变化;采用形态学观察,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形态学变化。结果:20~160 μmol·L-1 的EMO对大鼠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前体脂肪细胞凋亡。结论:EMO具有潜在的减肥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前脂肪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情况,以酶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的影响,油红O染色方法测定其对细胞内脂肪积聚的影响。结果10%以内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对分化过程中的GPDH升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分化过程中的脂肪积聚则有促进分解的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能促进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大鼠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9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iazolidinediones (TZDs) pioglitazone 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readipocytes. Methods :Omental adipose tissue biopsies were obtained from 15 patients who were undergoing elective open-abdominal surgery. The primary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ed induction of human preadipocytes were performed, and the human preadipo-cytes were treated with pioglitazon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t proper moments. Dynam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human preadipocytes were observed, and their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were assessed with Colorimetric MTT Assay and Oil Red O Staining. Results:After 24 hours and 72 hours with pioglitazone, 0.1 μmol/L (μmol/ml) pioglitazone increased the MTT values of the human preadipocytes by 25.3% and 34.8% ,respectively(P < 0.05), while 1 μ mol/L pioglitazone by 27.4% and 26.6%(P<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pioglitazone. The human preadipocytes with pioglitazone cumulated more adipose in the endochylema than those without pioglitazone obviously. 0.1 μmol/L pioglitazone increased th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the human preadipocytes differentiated for 8-10 days by 44.81% and 1 μmol/L pioglitazone by 53.76%(P < 0.05). Conclusion:Thiazolidinediones pioglitazone may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human omental preadipocytes.  相似文献   
99.
蚕丝支架与3T3-L1前脂肪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蚕丝是天然制品,其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优于传统人工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受到关注.目的:观察蚕丝对3T3-L1前脂肪细胞吸附作用及蚕丝对3T3-L1前脂肪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原料蚕丝和用胰酶消化后的蚕丝任意缠绕成网状立体构型纤维条索,架空固定在自制的不锈钢支架上,支架网孔70~200 μm,厚200-300 μm,孔隙率为20%.消化后的蚕丝三维支架放入24孔培养板中,将浓度为6×10L~(-1)的3T3-L1前脂肪细胞悬液每孔滴入3滴,每孔细胞数量为1×10~7个.悬空孵育4 h,待细胞充分吸附在支架上后加入培养液,令细胞完全浸没,隔两三天换半液,培养1~4周.结果与结论:①倒置显微镜观察3T3-L1前脂肪细胞-蚕丝复合物可见细胞伸出细长的突起沿着蚕丝不断向前迁移延伸,细胞首尾相互融合,渐渐连成一片分布于蚕丝网眼内.②扫描电镜观察3T3-L1前脂肪细胞-蚕丝复合物可见细胞与支架紧密贴附,适度伸展,并有基质分泌.提示蚕丝对3T3-L1前脂肪细胞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并能维持3T3-L1前脂肪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