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64篇 |
免费 | 684篇 |
国内免费 | 40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51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343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1772篇 |
内科学 | 1645篇 |
皮肤病学 | 43篇 |
神经病学 | 67篇 |
特种医学 | 38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3793篇 |
综合类 | 3705篇 |
预防医学 | 475篇 |
眼科学 | 21篇 |
药学 | 1874篇 |
33篇 | |
中国医学 | 1037篇 |
肿瘤学 | 3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0篇 |
2023年 | 366篇 |
2022年 | 462篇 |
2021年 | 502篇 |
2020年 | 418篇 |
2019年 | 351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315篇 |
2015年 | 438篇 |
2014年 | 653篇 |
2013年 | 693篇 |
2012年 | 838篇 |
2011年 | 862篇 |
2010年 | 765篇 |
2009年 | 801篇 |
2008年 | 787篇 |
2007年 | 741篇 |
2006年 | 738篇 |
2005年 | 730篇 |
2004年 | 668篇 |
2003年 | 605篇 |
2002年 | 572篇 |
2001年 | 443篇 |
2000年 | 365篇 |
1999年 | 321篇 |
1998年 | 313篇 |
1997年 | 273篇 |
1996年 | 245篇 |
1995年 | 176篇 |
1994年 | 155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基于纽曼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壶腹周围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壶腹周围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行传统的护理照护,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纽曼理论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心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患者进行护理后,2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下降,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LQ)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明显(P<0.01),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采用基于纽曼理论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改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DDP)-4抑制剂对胰岛素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20例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随机分成基础组和西格列汀组,两组均进行原胰岛素治疗剂量不变,基础组联合吡格列酮,西格列汀组联合西格列汀,观察两组血糖、代谢、GLP-1及DPP-4表达。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GP)、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淋巴细胞CD26、Toll样受体(TLR)-4及GLP-1、DPP-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西格列汀组变化均较基础组显著(均P<0.05),基础组低血糖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西格列汀组(P=0.024);基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西格列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1,P=0.305)。结论 DDP-4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73.
74.
75.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手术方式、非计划再手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间质瘤24例,发生于空肠和回肠16例,十二指肠8例;高度危险度20例,低度危险度4例。腺癌19例,均发生于十二指肠,其中降部16例。淋巴瘤5例,均位于空肠和回肠。腺瘤1例,小细胞癌1例,脂肪瘤1例,肉瘤1例,均发生在十二指肠。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依次为腹痛、腹胀34例,消化道出血21例,腹部包块11例,腹泻2例,肠梗阻、肠穿孔各1例。2例非计划再手术原因分别为小肠吻合口出血和小肠系膜断端渗血,经再次手术后顺利出院。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大多早期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漏诊误诊率高,怀疑时及时行小肠CT、MRI、小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造影等检查。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应仔细操作,减少非计划再手术发生。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病灶清除在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3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患者,在超声引导失败或引流疗效不佳时,在CT定位引导下行病灶穿刺置管引流,引流1周待假性窦道形成后,经窦道用胆道镜多次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结果 13例患者置管引流均成功,每例患者行胆道镜脓腔清理2~7次,其中8例治愈,5例假性囊肿形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CT引导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脓腔清理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其创伤小,疗效佳,不易受胸腔内和胃肠道气体干扰,并发症少,对提高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使用乌司他丁医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行程度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8-01~2020-01在本院进行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治的手段将上述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以及乌司他丁组,每组50例,并对两组病人的血清生化指标、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医治疗效、腹痛、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血、尿淀粉酶恢复、在院医治等相关的时间指标、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乌司他丁组患者在医治后和医治前的血清D-LA、CRP、IL-6、TNF-α指标比较,上述指标程度均下降,其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乌司他丁组病人在医治后和治疗前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指标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在医治的总有效率指标上,乌司他丁组为94.0%(47/50),常规治疗组74.0%(37/50),经过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乌司他丁组病人的腹痛、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血、尿淀粉酶恢复、在院医治等相关的时间指标都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胰蛋白酶激活肽(trypsin activating peptide, TAP)联合血淀粉酶(serum amylase,S-AMY)、脂肪酶(lipase, LP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03~2019-04就诊本院的急腹症原因待查患者240例,采集患者S-AMY、LPS、CRP及TAP水平,依据患者最终确诊结果,将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纳入胰腺炎组(依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型胰腺炎组、轻型胰腺炎组2个亚组),其余患者纳入非胰腺炎组,比较S-AMY、LPS、CRP联合TAP与否的临床诊断差异及早期诊断效能。结果: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非胰腺炎组患者的TAP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S-AMY、LPS在非胰腺炎组患者与其余3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LPS在轻度、重度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CRP在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胰腺炎诊断方面看,增加TAP检查并未提升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但对于重症胰... 相似文献
80.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发病的第一大国,并且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肾脏病.面对数量庞大的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患病人群,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最佳治疗方式是胰肾联合移植.本文制定了胰肾联合移植尸体供者器官获取质量控制标准,其评估包括两个部分:供者本身的评估、供胰腺和十二指肠、血管以及肾脏的评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