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6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64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27篇
内科学   74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402篇
综合类   1262篇
预防医学   168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18篇
  4篇
中国医学   96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0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营养不断丰富,饮食结构却出现了不合理现象,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肥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关注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体态和活动,而且易并发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  相似文献   
902.
目的:探索伏隔核(NAc)壳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大鼠肥胖症的治疗作用,阐明DBS治疗肥胖症的可行性。 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DBS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2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分别通过立体定向给予电极固定装置植入、电极植入,DBS组大鼠给予高频电刺激7 d,对照组不给予刺激,电极拔除后继续观察28 d。实验全程(57 d)每日监测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综合比较2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 结果:NAc壳电刺激第5天开始DBS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低于对照组(P<0.05),至实验结束时DBS组大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幅度为10.2%,对照组为35.7%。电刺激期间DBS组大鼠摄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刺激结束后2组大鼠摄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饮水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Ac壳部可以作为DBS治疗大鼠肥胖症的理想靶点,一方面限制摄食行为,降低摄食量;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其与能量平衡系统相互作用,增加大鼠能量消耗,减缓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903.
目的探讨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多科协作模式,分析该模式下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的安全性及对病态肥胖症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多科协作模式下由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连续施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的28例病态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数据,总结多科协作模式下肥胖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管理流程,观察手术安全性和术后长期减重效果及合并症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平均体重129.1kg,平均体质指数44.9kg/m^2.全部患者均顺利施行手术,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1例(3.6%)肺部感染,远期并发症2例(7.1%)注水泵处皮肤感染。术后体重和体质指数逐渐下降,术后24个月平均额外体重减轻41.3%。规律随诊、依从性良好组额外体重减轻百分比显著高于不规律随诊、依从性差组。术后肥胖症相关代谢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有效减重,并能改善肥胖症相关代谢性疾病;多科协作模式可优化疾病诊治流程,保障围手术期安全;术后规律随诊对获得长期减重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4.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不达标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15例,将原治疗方案中的胰岛素改为艾塞那肽,疗程12周,期间根据血糖水平微量调整口服药物用量。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胰高血糖素(GC)、生长抑素(SS)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艾塞那肽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BMI、2hPG、HbA1C、TG、TC、GC均明显降低(t=2.54~6.61,P<0.05),SS、餐后2hC肽明显升高(t=7.44、2.62,P<0.05),FPG呈下降趋势,空腹C肽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艾塞那肽可有效降低糖血、控制体质量、改善脂代谢、降低低糖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05.
目的了解重庆市6~13岁儿童超体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情况,为开展儿童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3个区县的1~6年级的6~13岁的儿童2 969人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与血压检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地区、年龄、性别儿童超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检出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共计调查6~13岁儿童2 969人,超质量率9.8%,肥胖率7.6%,高血压检出率14.2%。城区小学的儿童超质量与肥胖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小学的儿童(P<0.01)。男性超质量与肥胖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40.3%)高于超质量儿童(22.0%),超质量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童(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庆市6~13岁儿童高超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检出率及儿童慢性病干预工作应得到政府、学校与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906.
目的探讨胃旁路手术强制减肥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胃旁路手术强制减肥,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饮食、运动和药物综合疗法减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BI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TC、TG和LDL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HDL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Tc和TG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D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制减肥可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症状,为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7.
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比较不同地区性早熟情况。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选择有地域代表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六地区6~18岁中小学生共18 707名(男9 812名和女8 895名),按标准化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臀围和腰围等数据。采用女性乳房和男性睾丸容积Tanner分期指标衡量青春期发育。采用概率分析法测算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中位数及95%可信区间。用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地区性早熟发生率,用t检验比较组间不同BMI、腰围计量资料。结果:女孩8岁组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的比例为2.91%,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发育的比例为1.74%。女孩呈现乳房发育B2的中位年龄是9.69(95%CI:9.63~9.75)岁,男孩睾丸达G2期的中位年龄为11.25(95%CI:11.19~11.30)岁。共有80例儿童诊断为性早熟,女孩43例,男孩37例,其患病率为0.43%。北部地区较西南地区发病率高(0.736%vs 0.282%,P<0.05)。三个地区女孩性早熟的发病年龄没有差异,男孩性早熟华东地区发病年龄较早(7.4±0.28)岁。性早熟儿童其BMI的SD值及腰臀比(W/H)较正常同龄儿童高,不同地区性早熟儿童BMI、腰围、腰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性早熟诊断标准适合于评估调查地区的儿童性早熟状况。性早熟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肥胖与性早熟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8.
目的观察经络点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依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经络点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络点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患儿依从性好,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09.
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真正被批准可以被长期用于减重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另一类是抑制肠道吸收脂肪的药物。在肥胖患病率日益增高的情况下,减肥药物的不良反应尤为关注。可以说减肥药物发展的历史就是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博弈的历程,本文就目前临床被批准可以长期使用的减肥药物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肝脏不良反应、致畸作用等常见不良反应进行简要综述,来指导临床上肥胖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10.
《中医药学刊》2014,(7):1599-1599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剖宫产的孩子日后发生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危险比自然分娩的孩子高出近一倍。纽约大学医学院对1.4万多名英国儿童的病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剖宫产的孩子刚出生时平均体重比自然分娩的轻2盎司(约合57克),但之后,即便考虑到母亲体重和母乳喂养等因素,剖宫产的孩子在6周内,体重会一直大于自然分娩的孩子。到3岁时,1/3参试孩子体重超标,7岁和15岁时,这些孩子肥胖症发病率达到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