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67篇
  免费   2312篇
  国内免费   2467篇
耳鼻咽喉   180篇
儿科学   598篇
妇产科学   311篇
基础医学   2919篇
口腔科学   461篇
临床医学   8682篇
内科学   5838篇
皮肤病学   682篇
神经病学   870篇
特种医学   19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6717篇
综合类   17240篇
预防医学   2722篇
眼科学   746篇
药学   6962篇
  122篇
中国医学   5587篇
肿瘤学   1059篇
  2024年   325篇
  2023年   1027篇
  2022年   1375篇
  2021年   1868篇
  2020年   1483篇
  2019年   1286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1223篇
  2016年   1333篇
  2015年   1550篇
  2014年   2508篇
  2013年   2656篇
  2012年   3454篇
  2011年   3891篇
  2010年   3625篇
  2009年   3519篇
  2008年   3951篇
  2007年   3540篇
  2006年   3390篇
  2005年   3707篇
  2004年   2794篇
  2003年   2553篇
  2002年   1997篇
  2001年   1888篇
  2000年   1406篇
  1999年   1208篇
  1998年   1042篇
  1997年   949篇
  1996年   863篇
  1995年   670篇
  1994年   605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面部凹陷畸形的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面部凹陷畸形患者11例,采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9例:其中1例注射4次,3例注射2次,其余5例均注射1次.同侧岛状颞筋膜瓣修复2例.结果 9例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者,效果满意.2例同侧岛状颞筋膜瓣修复者,其中1例术后形成血肿,予以清除,效果亦均较满意.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及同侧岛状颞筋膜瓣移植对轻、中度面部凹陷畸形的修复不失为一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2.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世界范围内难治性常见病。对该病自然病程的研究显示,未经有效治疗,约80%的股骨头坏死会在发病后1—4年进展到股骨头塌陷。股骨头一旦塌陷,则多数患髋会在2年左右进展至关节损坏,功能严重受损而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程度。由于占ONFH多数的非创伤性坏死患者发病年龄轻(美国38岁,本中心34.5岁),许多患者双髋甚至其它关节受累,因此对这类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会有许多顾虑,同时也将出现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股骨头骨折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 对单侧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带血运骨瓣转移术治疗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股骨头及其周围骨的血供后行内固定物取出、带血运骨瓣转移术.1例内固定物取出后行全髋置换术.结果 施行带血运骨瓣转移术的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12~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手术前后Ficat分期改变进行影像学评价.对其中15例进行术后DSA检查以明确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情况.术后2髋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得到重建的病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平均86.2分(术前平均54分),其中临床成功率为92.0%,影像学成功率为84.0%.15例重建股骨头手术后DSA评估提示血管蒂充盈好,骨瓣血运丰富.结论 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高(可达40%).在取出内固定物同时行带血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检测临床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坏死区和头颈交界正常区的血液灌注量.方法 2007年至2008年对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侧行股骨头钻孔减压自体干细胞植入,按照ARCO分期Ⅱ期为A组,46髋(ⅡA 6髋、ⅡB 22髋、ⅡC 18髋);Ⅲ期为B组,36髋(ⅢA 20髋、ⅢB 10髋、ⅢC 6髋),术中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股骨头坏死区及头颈交接区的血流灌注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坏死区灌注量为(30.2±3.0)PU,头颈交界区灌注量为(103.4±4.4)PU,B组坏死区灌注量为(30.6±2.8)PU,头颈交界区灌注量为(103.4±3.9)PU,A组和B组坏死区灌注量均低于正常区,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和B组之间坏死区和头颈交界区的灌注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DF可以有效地检测股骨头坏死区血流灌注量减少,为进一步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股骨头坏死的研究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对随访确诊40例(60髋)成人ANFH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对成人ANFH的显示及诊断能力。结果 40例患者(60髋)MRI表现为早期ANFH 39髋,中晚期21髋,其中坏死区MRI表现为A型脂肪信号型20髋,B型血液信号型19髋,C型水样信号型10髋,D型纤维组织信号型11髋。线样征19髋其中"单线征"2髋,"双线征"17髋。47髋骨髓水肿,MRI表现为0级7例,1级23例,2级8例,3级9例。关节囊积液,其中0级3髋,1级40髋,2级9髋,3级8髋。结论 MRI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及分期分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术后疼痛大鼠切口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4只,体重200~250 g,建立大鼠术后疼痛模型.于术前1d、术后0.5,1,2,6,12h及1,2,3,5,7d测定术侧与非术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MWT);于术前1d、术后2,8h、1,2,3,5,7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皮肤切口组织TLR4、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术前比较,大鼠术侧术后0.5 h~5 dPMWT降低,术后2h术侧切口组织TLR4mRNA表达下调,之后逐渐升高,IL-1β、IL-6和TNF-αmRNA于术后2,8h、1,2,3,5d表达上调(P<0.05),非术侧P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PMWT术后6h最低,之后逐渐升高,术侧切口组织TLR4mRNA术后2d表达水平最高,IL-1β、IL-6和TNF-α mRNA分别于术后2h、1d、3d表达水平最高(P<0.05).TLR4、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与术侧PMWT呈负相关(r=-0.501,-0.743,-0.893,-0.657,P<0.05),IL-1β、IL-6和TNF-αmRNA与TLR4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764,0.283,0.667,P<0.05). 结论 术后疼痛大鼠切口组织TLR4及其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 mRNA表达上调,该变化可能参与了术后疼痛的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鉴别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AR)、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和功能正常移植肾的可行性,以期探寻无创、敏感的评价移植肾功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行异体肾移植术后2~3周的患者42例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MR及脂肪抑制平面回波斜冠状面DTI检查(在6个非共线性方向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b值为0、300s/mm2).患者分为三组,即移植肾功能正常组、AR组及ATN组,其中AR组与ATN组均经病理穿刺证实.分别测量并计算各组移植肾皮质、髓质的ADC值及F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移植肾各组间皮质、髓质ADC值及FA值的差异.结果.AR组皮质ADC值小于功能正常组(t=-3.517,P=0.001)及ATN组(t=-2.875,P=0.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R组髓质ADC值小于功能正常组(t=-5.121,P=0.000)及ATN组(t=-2.912,P=0.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肾功能正常组与ATN组间皮质、髓质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皮、髓质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能无创、有效鉴别移植肾AR与ATN,其中皮、髓质ADC值可作为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测长时间生理强度力学载荷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长时间生理载荷影响骨组织的细胞生物学机理。方法:采用四点弯曲加载装置,向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施加2000微应变(με)、0.5 Hz的周期性张应变,持续时间为0~24 h。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RT-PCR检测ALP、骨钙蛋白(OCN)、I型胶原(Col I)的m 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OCN和Col I蛋白,以及骨形成蛋白表达。结果:短时间的力学载荷(12 h以内)对成骨前体细胞的增殖无影响,24 h的力学载荷抑制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但效果不显著;0~24 h的力学载荷均对成骨细胞的凋亡率无明显影响。短时间力学载荷可提高ALP活性和ALP m RNA表达,12 h后开始下降;短时间的力学载荷可提高OCN和Col I的m RNA和蛋白水平,但载荷作用24 h后,OCN和Col I的蛋白表达开始降低。0~8 h的载荷促进骨形成蛋白2和4的表达,12 h载荷后,蛋白表达降低。另外,长时间载荷可提高细胞培养上清的LDH活性。结论:长时间的生理力学载荷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对细胞凋亡也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显著促进细胞坏死,并抑制细胞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健康对照组(20名)、慢性乙型肝炎组(CHB,20例)、肝衰竭早期组(18例)和肝衰竭中晚期组(14例)患者PBMC中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患者血中内毒素、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组、肝衰竭早期组和中晚期组患者PBMC中的TLR2 mRNA、TLR4 mRNA,以及血中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97、37.476、23.951、57.265和38.403,P值均〈0.01)。TLR2 mRNA的表达在肝衰竭中晚期组中高于早期组,而TLR4 mRNA的表达则相反。在肝衰竭早期和中晚期,TLR2 mRNA的表达与TNF-α、IL-6均有明显相关性(FTNF为0.865和0.921,rIL-6为0.762和0.851,P值均〈0.01),TLR4 mRNA在肝衰竭早期与TNF—α和IL-6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7和0.788,P值均〈0.01)。结论TLR2和TLR4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方法104例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完全性卒中组(42例)和进展性卒中组(62例),其中进展性卒中组再分为单纯进展组(30例)和依达拉奉组(32例),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7、14天时分别检测TNF-α、IL-6水平。结果入院第2天,依达拉奉组和单纯进展组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为(38.62±4.52)、(37.52±4.61)mg/L和(141.50±8.41)、(142.38±9.51)mg/L]较完全性卒中组[分别为(30.26±3.85)、(130.36±7.45)mg/L]显著升高(P〈0.05),入院第7天依达拉奉组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为(24.70±4.48)、(132.91±7.62)mg/L]较单纯进展组[分别为(40.37±5.20)、(143.25±9.32)mg/L]显著下降(P〈O.05),完全性卒中组和依达拉奉组血清TNF-α、IL-6水平在入院第2天达到高峰,而单纯进展组在第7天达到高峰。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可能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水平升高,阻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