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吃大喝之后,你的肠胃和身材怎么维持原状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跟着小编的脚步,相信你还是能够尽情享受你的聚餐晚宴的!  相似文献   
52.
那时,梦雪还是个刚走出校门的女孩子,青春靓丽,单纯得就像一张白纸。她与林伟相识于一份偶然。林伟是梦雪公司师姐的同学,在同事的一次聚餐上俩人相遇。对他,梦雪始终没有太深的印象,只觉得他大方、开朗,而且善于交际,他曾热心为她介绍男朋友,当然最终都没有成功。他们交往淡然,每隔几个月他会打来电话向她问候,可梦雪似乎连他的名字都没有记住,梦雪一直认为他们不是同类型的人,更何况他已是"围城"中人了。  相似文献   
53.
2002年9月9日晚,某学院教师在某大酒店聚餐,就餐310人,其中51人相继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证实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弗尼斯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原因是冷莱受到致病性弧菌交叉污染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和掌握农村家庭聚餐发生食物中毒的规律。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实验室检验。结果聚餐45人,中毒41人;潜伏期为1~7.5小时,平均潜伏期为4.25小时;食用者发病,未食用者不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恶心、口干咽干、嘴唇麻木、头痛、发热、乏力、腹痛、胸闷等;实验室检验:桐油检验阴性,矿物油检验阴性,大麻酚检验阴性;在水煮萝卜会菜中没有检出亚硝酸盐[1]。结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认为可能是一起家庭聚餐原因不明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查明本次局部群体性发热的原因.[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全部患者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头痛、乏力、畏寒等,发病仅与参加某次婚宴有关,参加者罹患率高达65.31%,其他人不发病.多数患者的血清肥达氏试验伤寒杆菌凝集抗体阳性,从2例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伤寒杆菌.[结论]这是一起发生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因聚餐引起的伤寒暴发;外来务工人员是传染病发生与暴发的高危人群,必须高度重视该人群的卫生防病工作,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7.
丙型肝炎是国人感染率较高、后果较严重的传染性肝病,对HCV感染施行有效的预防,是避免HCV危害的首选措施。欲有效的预防,确定HCV的传播途径是关键的环节之一。由于传统的有关HCV传播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对临床情况的解释和预防措施制定之需要。因此,进行HCV传播途径的研究,具有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传统聚餐行为与HBV和HCV感染的关系,为预防HBV和HC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聚餐频率的人群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HBV和HCV标志物、PCR法检测唾液HBVDNA和HCVRNA。结果:各组间HBV和HCV标志物及HBVDNA和HCVRNA阳性结果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率随聚餐频率增加而显著增高。结论:传统聚餐行为可以感染HBV和HCV。  相似文献   
59.
天天 《健康世界》2005,(5):62-62
节假日里总少不了大鱼大肉的聚餐,连着几顿吃下来,你是不是发现自己几乎成了一只肚子里被塞满油腻食物的烤火鸡?不妨依照下面列出的一周清肠食谱,及时阻断脂肪堆上身。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农村餐具消毒监测,对比流动厨师与帮工卫生安全行为现状,为管理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 14934-1994的标准方法,用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以面对面谈话的形式填写厨师们卫生行为的调查表。结果大肠菌群的结果呈现出就餐的规模越大,合格率越低;在餐具的种类上以汤碗和菜盘的合格率最低,分别是34.8%和43.6%;在卫生安全行为上流动厨师与帮工在是否戴口罩衣帽、是否留长指甲、怎样对餐具用具进行消毒、是否每年进行体检和培训4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94、21.68、24.11、62.01,P0.01)。结论餐具消毒是保证集体聚餐安全、切断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食品安全法》的力度,加强对农村餐饮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