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40篇
  免费   3717篇
  国内免费   2899篇
耳鼻咽喉   355篇
儿科学   340篇
妇产科学   215篇
基础医学   2133篇
口腔科学   2011篇
临床医学   6967篇
内科学   4629篇
皮肤病学   1082篇
神经病学   795篇
特种医学   15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3204篇
综合类   19365篇
预防医学   3973篇
眼科学   341篇
药学   17379篇
  120篇
中国医学   9308篇
肿瘤学   1616篇
  2024年   446篇
  2023年   1548篇
  2022年   1546篇
  2021年   1808篇
  2020年   1678篇
  2019年   1886篇
  2018年   1040篇
  2017年   1912篇
  2016年   2057篇
  2015年   2489篇
  2014年   3567篇
  2013年   3804篇
  2012年   4662篇
  2011年   4731篇
  2010年   4091篇
  2009年   3894篇
  2008年   4773篇
  2007年   3657篇
  2006年   3445篇
  2005年   3480篇
  2004年   2748篇
  2003年   2568篇
  2002年   2016篇
  2001年   1986篇
  2000年   1384篇
  1999年   1163篇
  1998年   994篇
  1997年   883篇
  1996年   887篇
  1995年   794篇
  1994年   703篇
  1993年   519篇
  1992年   475篇
  1991年   448篇
  1990年   444篇
  1989年   350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探究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治疗效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行颈椎前路Hybrid术治疗的41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均值将其分为JOA评分较低组(术前JOA评分<均值)和JOA评分较高组(术前JOA评分≥均值),分析术前JOA评分与术前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的关系;根据术后JOA评分改善指数评估手术疗效,并分为疗效较好组(JOA评分改善指数≥均值)和疗效较差组(JOA评分改善指数<均值),分析JOA评分改善指数与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变化幅度的关系。结果 JOA评分较低组和JOA评分较高组患者术前颈椎曲度、T_1倾斜角(T_1-slope,T_1S)、Cobb角、椎间盘高度、前柱高度、脊髓直径及k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JOA评分改善指数与T_1S改变值、前柱增高值均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颈椎曲度改变值、Cobb角改变值、前柱平均增高值和前柱较术前增高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5、0.402、0.351、0.447,均P<0.05)。结论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对评估CSM患者术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价值较小。部分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幅度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有利于评估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3.
薛金雄 《海峡药学》2016,(8):164-165
目的 对比围术期是否应用度他雄胺对TURP出血量,评价度他雄胺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择期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照组各入选50例,前者围术期应用度他雄胺,两组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退出5例;术前,观察组前列腺最大血流速度低于用药前、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术前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术后随访均未见再出血.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度他雄胺可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出血量,可能与其可改变前列腺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通过微量离心柱法检测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以探讨血清HCV RNA水平在不同感染患者中的差异及其预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HCV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1例、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患者65例和慢性轻度肝炎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纯化血清HCV RNA,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RNA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HCV RNA与AFP的相关性。结果 HCV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慢性轻度肝炎组,AFP水平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慢性轻度肝炎组。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AFP水平与HCV 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硬化和慢性重度肝炎组中存在部分高AFP水平和低HCV RNA水平患者。结论高AFP水平和低HCV RNA水平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临床生物学特征,对于预测易患原发性肝癌的高危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尚待进一步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肢体缺血预处理与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肢体缺血处理对DPN的保护机制。方法根据DPN诊断标准,选取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均给予降糖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基础上,每天对试验组患者行缺血预处理:标准血压计袖带放置于患者上肢上臂充气阻断血流5 min,而后放气再灌注5 min,如此循环5次;对照组加用甲钴胺静推;10 d为一疗程。测定各组实验前及一个疗程结束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评估症状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2.4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明显缓解,VEGF水平试验后较试验前升高(P0.05);对照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1.3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改善不明显,VEGF水平实验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DPN患者的效果优于甲钴胺,其保护机制可能是促进VEGF因子的释放,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抗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损害等。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比解剖性肝脏体积(ALV)和功能性肝脏体积(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同时行增强CT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的肝硬化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检测所有入组患者每个肝段的Gd-EOB-DTPA增强MRI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的信号对比增强率(CER),以CT扫描的数据为基础利用MI-3DVS计算每个肝段的ALV和全肝的FLV。分析ALV和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ALV呈负相关(r=-0.792,P<0.001),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0.6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FLV亦呈负相关(r=-0.911,P<0.001),曲线拟合的R2=0.80。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更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结合Gd-EOB-DTPA增强MRI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的信号CER和ALV计算所得的FLV较ALV能更好地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选择胺碘酮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AMI后V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利多卡因药物治疗;观察组(41例):选择胺碘酮药物治疗;最终就两组AMI后VA患者用药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同对照组AMI后VA患者用药总有效率(70.73%)对比,观察组(97.56%)呈现出明显提升(P <0.05)。结论临床医师针对AMI后VA患者选择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得AMI后VA患者的疾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从而提高AMI后VA患者临床疗效并且促进其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比CT三维重建模型下模拟髋臼前柱2种经皮置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55例正常成人骨盆CT资料构建三维模型,共110侧髋臼前柱,调整模型透明度使其类似常规X线片,分别用2种置钉方法进行置钉,A组利用出口闭孔位和入口髂骨位引导置钉,B组利用髋臼前柱轴位引导置钉,置钉完成后恢复图像为不透明状态,记录螺钉是否进入髋关节及与耻骨支的位置关系。结果55例110侧髋臼,4侧未能找到髋臼前柱轴位影像予以剔除,106侧髋臼前柱纳入研究。2组模型均无螺钉进入髋臼。A组螺钉置入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59.4%、17.0%、23.6%,B组分别为59.4%、22.6%、17.9%,2组总体置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407)。A组女性骨盆置钉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7.1%、21.4%、71.4%,B组分别为28.6%、21.4%、50.0%,B组置钉质量显著高于A组(Z=-3.000,P=0.003)。A组男性骨盆置钉优秀率78.2%,良好率15.4%,尚可率6.4%,B组分别为70.5%、23.1%、6.4%,2组差异无显著性(Z=-0.969,P=0.333)。结论髋臼前柱轴位可以作为引导置钉的一种手段,尤其适用于女性患者,对于男性患者,2种方法均可实现较好的置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