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1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153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86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052篇
预防医学   681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87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24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李琨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226-227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中重度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五官科收治的5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6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听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中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为了更好地分析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了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治疗的突发性耳聋病例8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金纳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金纳多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巴曲酶注射液的治疗方法,疗程均为10天,对两组之间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非常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耳鼻喉科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为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除接受常规疗法(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外每天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4021930,规格1mL:5mg),5d后减半,治疗10d停药。观察组35例除接受常规疗法(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外、还接受经外耳道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1周,行听阈测试,比较在0.5、1.0、2.0、4.0kHz频率下听阈提高平均值,并就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个频率听阈提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较好,不但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4.
目的通过分析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HRCT影像学表现,同时在CT工作站对内耳结构进行三维图像重建,进一步分析内耳畸形。探讨HRCT及MPR后处理技术对先天性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例临床无明确原因的、表现为重度至极重度感音性聋的患者行颞骨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对所得图像进行分析,根据Sennaroglu等提出的新的内耳畸形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利用CT工作站对表现清晰的结构如耳蜗高度、前庭、内听道、前庭导水管等进行测量。结果 83例患者中HRCT表现为内耳畸形49例(98耳),其余34例HRCT未见异常。畸形主要表现为前庭导水管扩大24例(48耳),其中单侧扩大27例(50耳),合并其他内耳畸形4例(8耳);Michel畸形4例(6耳);共同腔畸形2例(4耳);耳蜗发育不全1例(2耳);IP-I型l例(2耳);IP-11型(Mondini型)3例(6耳);前庭半规管畸形6例(12耳);内耳道狭窄8例(16耳)。结论 HRCT及MPR后处理可获得内耳畸形的可靠的影像学资料,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预后的评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5.
突发性耳聋是较常见的感音性聋。它发病急,多表现为单侧聋,约半数患者有眩晕、恶心、根据临床症状,微生物学,免疫血清学和病理组织学等研究推测认为病毒感染是本病的最常见原因。1 病例患者:女,36岁,干部,因感冒3天后突发左耳听觉下降,检查:外耳道畅,鼓膜内陷,右耳正常,电侧听,气骨导均下降,故以左耳突发性耳聋收入院,治疗5天后自觉症状好转,听觉明显改善,继续用药7天,双耳听力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46.
甘油对突发性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甘油对突发性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0例突聋者分成甘油治疗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A组除加服 5 0 %甘油盐水外 ,其余治疗与B组相同 ,包括高压氧、扩血管药、能量制剂和激素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0天测试患者的听力。结果 治疗前A组和B组的平均听阈分别为 70 .6 7± 2 0 .43dBHL和 6 7.5 8± 36 .18dBHL(P >0 .0 5 ) ,治疗后两组听力平均提高分别为 30 .0 9± 2 0 .43dB和 18.42± 18.0 5dB(P <0 .0 5 )。结论 甘油有助于提高突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7.
为了推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本刊特别开设了“畅听未来一中国耳聋防治五年计划”专栏,邀请相关专家撰写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探讨我国听力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动态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8.
循证康复(evidence-based rehabilitation,EBR)是近十年来在康复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将预防医学中群体医学的理论与观念应用于康复医学实践,旨在帮助康复医师在对病人作出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决策之前如何收集和提供充分的、最佳的、科学的证据。循证康复的兴起,标志着康复医学实践的决策已经由单纯临床经验型进入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阶段。  相似文献   
149.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对先天性耳聋儿童及其家属行耳聋基因检测,了解芜湖地区耳聋儿童常见的致聋基因。方法选取来自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37例非综合征型耳聋儿童及其家属(共109例),行耳聋高危因素问卷调查、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听力学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应用基因芯片对109例受检者行GJB2、GJB3、SLC26A4、mt DNA 4个常见基因9个热点突变点位的检测。结果 37例受检儿童,23例检测出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2.16%,其中15例GJB2基因突变(40.54%)(235del C纯合突变6例、杂合突变4例;299del AT杂合突变1例;235del C和299del AT复合杂合突变3例;176del16和235del C复合杂合突变1例);7例SLC26A4基因突变(18.92%)(IVS7-2纯和合突变2例、杂合突变5例);1例mt DNA基因突变(2.70%)(1555A>G均质突变)。检出GJB2或/和SLC26A4突变的聋儿,其父母均检测出相应的基因突变。结论芜湖地区耳聋儿童常见的致聋基因是GJB2、SLC26A4、mt DNA,最常见的是GJB2基因235del C点位突变,GJB2及SLC26A4基因与遗传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通过对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内耳钆造影MRI检查、cVEMP检查以探讨突聋患者的可能发病机制及在突聋患者中膜迷路积水与cVEMP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纯音测听结果对65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平坦组、全聋组,进行内耳钆造影MRI及cVEMP检查,比较各个组间钆造影阳性率和cVEMP阳性率;按照钆造影结果分组,分别计算钆造影阳性组、阴性组的cVEMP阳性率。结果 65例患者中,低频组14人,钆造影阳性率35.7%(5/14),cVEMP阳性率50%(7/14);高频组11人,钆造影阳性率0(0/11),cVEMP阳性率9.1%(1/11);平坦组17人,钆造影阳性率17.6%(3/17),cVEMP阳性率35.3%(6/17);全聋组23人,钆造影阳性率13.0%(3/23),cVEMP阳性率43.5%(10/23);低频组、平坦组、全聋组两两之间的钆造影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各个频率两两之间cVEMP阳性率未存在完全性明显差异;钆造影阳性共11例,cVEMP阳性共24例。其中钆造影阳性组中cVEMP阳性率63.64%(7/11),钆造影阴性组中cVEMP阳性率31.48%(17/54),二者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钆造影MRI提示突发性耳聋目前仍是病因不明的疾病,膜迷路积水是低频型突发性聋的一种可能发病机制,而平坦型、全聋型突聋的膜迷路积水可能为内耳损伤后出现的一种病理结果;cVEMP可能在不同频率的突聋类型检出率无明显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可以提示突发性聋患者存在膜迷路积水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