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赵文远 《中医药学刊》2005,23(2):225-226
笔者在80年代跟随恩师刘渡舟进修.亲耳聆听刘老教诲,深得其亲授。现将刘老“古今接轨论”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便使同道更好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2.
《:尔雅》记载了28个病症名词,文章对这些词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黄帝内经》相比较,考察其源流演变。28个病症名词涉及的致病因素为内伤病因、外感病因和其他病因。情志致病有三种:忧、思、悲,增加了一个新的病因焦灼。情志致病的特点是,一种病症常常有两种致病因素,如忧思致病,忧悲致病。过劳只是身体的劳顿,导致的疾病往往很宽泛,只释为病,表现为身体枯瘦虚弱等。外感病因只有一个暑热。  相似文献   
103.
《尔雅》记载了28个病症名词,对这些词的病症和病因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与《黄帝内经》相比较,考察其源流演变。28个病症名词涉及的致病因素为内伤病因、外感病因和其他病因。情志致病有三种:忧、思、悲,增加了一个新的病因焦灼。情志致病的特点是,一种病症常常有两种致病因素交叉,如忧思致病,忧悲致病。过劳只是身体的劳顿,导致的疾病往往很宽泛,只释为病,表现为身体枯瘦虚弱等。外感病因只有一个暑热。  相似文献   
104.
朱丹溪越鞠丸方名渊源和现代应用考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俊华 《中医药学刊》2002,20(1):101-103
对朱丹溪越鞠丸的名称来源及现代应用进行考释。指出越鞠丸涉及的病种包括脾胃与肝脏两方面:脾胃应包括腹部手术后痞胀、嘈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新生儿腹胀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脏包括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梅核气。认为在深入理解越鞠丸的药理基础上,还发现它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105.
通过考证分析,将《伤寒论·序》中“动数发息”的语义释作“脉跳的快慢及脉动的起止、来去(情状)”。它既有训诂方面的依据,又完全符合《伤寒论》一书在中医脉学方面提出的新的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6.
《伤寒论》少阴篇,第310—313条连出4条文对少阴病咽痛进行集中论治,共计5个方证:猪肤汤证、甘草汤证、桔梗汤证、苦酒汤证、半夏散及汤证。然论中除猪肤汤证,均叙证过简,学者多从药测证,然论方则总有未尽之处。故后世虑其方简不效,或嫌制法繁琐,用之者罕矣。兹考其用药之渊源,度其配方之巧妙,释其方证之原委,以资参详。  相似文献   
107.
《医心方》疑难字词考释(四)@沈澍农$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医心方;;疑难字词;;考释  相似文献   
108.
所谓援药是指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能够作用于确切靶器官,对病、因、症有明显治疗作用,配伍到方中可缓解症状或改善实验室异常指标的药物.特点有三其一,它不属传统君、臣、佐、使的范畴,不能用中医理论或中药效用解释;其二,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人体某些靶点有确切的作用,配伍到方中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实验室异常指标;其三,与君、臣、佐、使并列成为制方之法.  相似文献   
109.
《医心方》,成书于公元984年,为日本现存最早的大型汉方娄书,在中医文献学史上有重要价值。近年来,该书在中国颇受重视,有多种辑复本医书引用该书资料作为文献整理的重要资料源,此外还新出版了点校本。但是,由于《医心方》成书较早,又以近千年前的抄本影印传世,文字难认,诃语难懂,原书字里行间还夹杂着不少古代抄者加进的助读、  相似文献   
110.
结合古辞书、医籍、其他古籍文献中关于“瘅”和“疸”的相关记载,以形、音、义三方面为基础,对早期文献的论述进行详细考察.经考释,“瘅”有3种含义:一指一类由于虚劳导致气逆的病证;一指风邪侵袭手足所致疾病;一指火瘅,为小儿病,或同“火丹”.“疸”为酒食过度导致脾胃湿热瘀结,热气郁蒸所致的病证,表现为目黄、身微黄、齿黄、爪甲黄,并伴身痛.早期医籍中记载的“瘅”和“疸”的主要区别在于“瘅”以虚劳为前提,以气逆为基本病机,此气为胆气、全身阳气或五藏之气等;而“疸”为湿热蕴脾所致,其所郁蒸之气则为脾气.后来由于通假混用及其病证表现上的某些相似之处,二者在医籍中的病因病机、病证表现、证治方药等都出现了混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