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6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245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81(GPR81)、单羧酸转运体1(MCT1)、单羧酸转运体4(MCT4)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宫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至2021年在本院经病理学组织确诊的128例宫颈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根据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n=36)和未转移组(n=92),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了解GPR81、MCT1、MCT4蛋白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宫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128例宫颈鳞癌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6例,未转移92例。GPR81、MCT1、MCT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1%、40.63%、40.63%,三者串联联合检测阳性表达率为38.28%;与病理学检查金标准诊断相比,Kappa值分别为0.409、0.455、0.489、0.704;GPR81、MCT1、MCT4蛋白以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77.78%、80.56%、94.44,特异度分别为71.7...  相似文献   
632.
目的 合成新型苯氧丙酸乙酯类化合物.方法 以各种取代苯酚与取代苯基为母体,经Wllman合成法合成羟基二苯醚,然后在氮气保护下,液-固相转移催化合成6个苯氧丙酸乙酯类化合物.结果 目标物的总收率在70%以上,结构均经1 HNMR、MS、IR、元素分析确证,其中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结论 采用氮气保护法及相转移催化合成苯氧丙酸乙酯类化合物,可有效地提高反应速度和收率.  相似文献   
633.
本文采用硫酸二乙酯与7-氯-6-氟-4-羟基喹啉-3-羧酸乙酯反应,然后用氢氧化钠液水解得7-氯-1-乙基-6-氟-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其总收率为80%,此法降低了原料成本,简化了工艺,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34.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袁平戈  张大志 《药品评价》2006,3(5):385-390
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的一种三肽,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使人体获得高能量。GSH能激活多种酶。如巯基(-SH)酶一辅酶等,从而促进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并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是一种细胞内重要的调节代谢物质。GSH的活性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能和过氧化物及自由基本结合.以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含巯基酶不被破坏。同时还可对抗自由基对重要脏器的损害。  相似文献   
635.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中有效成分抑制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有效成分协同对肿瘤糖酵解机制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以MTT法检测白头翁皂苷中白头翁皂苷A3(A3)、白头翁皂苷D(PSD)、白头翁皂苷B4(B4)、常春藤碱C(HC)、常春藤碱D(HD)、常春藤皂苷元(HY)、白头翁皂苷R13(R13)和白头翁皂苷PSA(PSA)的抗肿瘤活性;通过Calcusyn 3.0软件将筛选出的白头翁有效成分进行配伍及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检测法和Elisa法检测糖酵解相关代谢产物(丙酮酸、乳酸、葡萄糖)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乳酸脱氢酶(LDHA)、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和己糖激酶(HK)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糖酵解相关41个成员基因和关键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Ras、GLUT1、单羧酸转运体4(MCT4)的表达。结果体外抗肿瘤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中以PSD、R13、PSA抑瘤活性最强,其对NCI-H460细胞IC50分别为5.2、4.6、7.9μg/m L;运用Calcusyn 3.0软件确定了白头翁皂苷中3个有效单体成分配伍比例及判定了配伍后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生化和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头翁单体组及联合组的丙酮酸、乳酸、葡萄糖、HK、PKM2、LDHA含量均明显降低,且GLUT1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各单体组相比,其联合组的丙酮酸、乳酸、葡萄糖、HK、PKM2、LDHA含量均明显的降低,GLUT1含量明显升高(P0.05);q RT-PCR结果显示,单体联合组在网络图中节点最多,其作用靶点多于各个单体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白头翁单体联合组可显著性降低细胞ERK1/2、Ras、GLUT1、MCT4蛋白表达(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有效成分联用对NCI-H460细胞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糖酵解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36.
王红刚  盛亚丽  黄巧玲  聂雪仪  许凯琪 《中草药》2014,45(19):2766-2769
目的 研究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千根草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槲皮素(3)、山柰酚(4)、没食子酸乙酯(5)、对香豆酸(6)、原儿茶酸(7)、没食子酸(8)、咖啡酸(9)、3,4-开环-8βH-羊齿-4(23),9(11)-二烯-3-羧酸(10)、3,4-开环-齐墩果-4(23),18(19)-二烯-3-羧酸(11)、二十三烷醇(12)、β-谷甾醇(13)。结论 除化合物5外,其余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37.
基于靶点“钩钓”策略鉴定首荟通便胶囊发挥润肠通便作用的直接药理靶点,探索靶点相关药理学信号通路,揭示润肠通便机制.首先制备键合首荟通便胶囊药材总提取物的磁性固相微球,然后从大鼠肠道总蛋白裂解液中捕获直接作用靶点蛋白,并通过高分辨质谱进行鉴定,最后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共计发现138个首荟通便胶囊的...  相似文献   
638.
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ES)是一类重要的Ⅰ相药物代谢酶,参与许多临床抗癌药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环境中有毒物质以及前致癌物的体内代谢。有研究表明,许多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家族成员在调控人和动物肝脏及肠道CES的表达和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查阅有关文献,综述NR对人和动物CES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评价其在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应用,孕甾烷X受体蛋白(pregnane X receptor,PXR,NR1I2)和雄甾烷X受体蛋白(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NR1I3)调控CES的转录机制逐步被阐明,其他NR对CES调控机制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但目前有关NR对CES调节方面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啮齿动物模型,后续可通过运用人源化小鼠模型以及临床试验等来深入探讨NR调控CES的作用机制以指导新药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39.
目的寻找能将氨基酸侧链的羟基、巯基与二元羧酸连接成酯的方法。方法分别以L 丝氨酸和L 半胱氨酸为起始物 ,采用叔丁氧羰基、苄酯或二苯甲酯形式保护 ,分别与丁二酸单苄酯、草酸单苄酯、丁二酸单叔丁酯缩合成酯 ,合成了 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O (4 苄氧丁二酰基 ) N 叔丁氧羰基 L 丝氨酸苄酯 (4 )、O (2 苄氧草酰基 ) N 叔丁氧羰基 L 丝氨酸苄酯 (8)、S (4 叔丁氧丁二酰基 ) N 叔丁氧羰基 L 半胱氨酸二苯甲酯 (12 )。化合物 4经氢解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O 丁二酰基 N 叔丁氧羰基 L 丝氨酸 (5 )。化合物 5经酸解得到O 丁二酰基 L 丝氨酸(6)。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光谱确证。通过这种方法二元羧酸能与氨基酸的羟基、巯基缩合成酯  相似文献   
640.
目的:探讨 SERAC1基因变异所致MEGDHEL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2016年8月转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并诊断为MEGDHEL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报道的MEGDHEL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结果:(1)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