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回顾性总结12年间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ICI)治疗阳萎2150例经验,对ICI的疗效及随访、ICI并发症及其预防、ICI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认为ICI是治疗阳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本文的目的是确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治疗近端前循环动脉痉挛,球囊血管成形术优于罂粟碱。从1989年到1995年对25例病人125条发生痉挛的远端颈内动脉或近端大脑中动脉进行了治疗。 在球囊血管成形术或输入罂粟碱治疗的当天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受累血管的血流速度。应用单尾检验(one-tail test)和成对样本t检验处理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输入罂粟碱两组治疗前后24~48h内平均血流速度值。球囊血管成形术单独用于39例病人(75%)101条血管(81%),而单独输入罂粟碱则用于13例病人(25%)  相似文献   
33.
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测定掺罂粟果壳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的方法。方法:微酸性条件下提取样品,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结果: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灵敏度、回收率高,与胶体金吗啡试纸条法及气相色谱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快速,准确,适合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4.
洛土辛对离体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洛土辛(Lot)系莲子心中的一种新型生物碱单体。Lot、氨力农(Am)和罂碱(Pa)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离体心肌的收缩力且Lot的作用强于Am和Pa。Lot30μmo1/分别使豚鼠、大鼠、家兔左房和豚鼠、大鼠、猫乳头状肌收缩力增加45%、55、51%和56%、53%、47%。在利血平化豚鼠,Lot的正性肌力作用被削弱,而Pa的作用不但被削弱甚至转为负性肌力作用。Lot略使异丙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左移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配合罂粟碱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疼痛和血管痉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就诊的82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两组均行罂粟碱常规治疗,同时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血管痉挛率、断指再植成功率。结果:干预组术后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44%,低于常规组的19.51%(P<0.05);干预组断指再植成功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5.37%(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罂粟碱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血管痉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血脑屏障开放后多种化疗药物治疗大脑恶性胶质瘤的效果,对105例大脑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在手术切除后用罂粟碱(0.3mg/kg体重)自颈动脉注入开放血脑屏障后,注入卡氮芥(125mg)和卡铂(0.3g),每8周一次,共1-9次,平均1.8次。化疗1次后行放疗。结果表明,105例的平均生存期102.4周,5年生存率25.5%(12/47)。结论:用罂粟碱开放血脑屏障后颈动脉注入多种化疗药物治疗大脑恶性胶质瘤可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注射不同药物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三阶段采用不同药物海绵体内注射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观察勃起角度,硬度、持续时间等。结果:三个阶段有效率分别为93%、75%、90%、结论前列腺素E1与罂粟碱合用,剂量小,勃起及性生活满意,并可减少阴茎异常勃起、注射部位疼痛及阴茎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我科采用新方法—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混合液封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9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混合液对三叉神经痛的各分支进行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利多卡因、链霉素混合液对三叉神经的各分支进行阻滞,对比观察疼痛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在疼痛积分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5.75%,对照组总有效率46.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传统的2%利多卡因、链霉素。结论采用2%利多卡因、链霉素、罂粟碱、地塞米松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显著,方法简单,远期效果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临床上常用罂粟碱等血管舒张药预防和解除带血管蒂游离皮瓣移植吻合口及其附近血管痉挛,减少血管阻力,提高皮瓣成活率.观察在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中,定量罂粟碱(1.5 mg/kg)的不同给药途径对皮瓣移植后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7-03/05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②选用雄性新西兰兔24只,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给药途径把24只兔分成4组(n=6),即皮瓣蒂部皮下注射组、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组、臀部肌肉注射组及对照组(静脉推注).建立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术后1 h~7 d每组定量注射罂粟碱,剂量为1.5 mg/kg,1次/d.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术前、术后1周内每天注药后1 h的皮瓣血流阻力指数.结果: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各组移植皮瓣的血流阻力指数均高于术前(P < 0.05).②术后第1天注药后1 h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组的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臀部肌肉注射组(P < 0.01),与其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第4天注药后1 h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组的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其他3 组(P < 0.05).术后第5天注药后1 h除臀部肌肉注射组血流阻力指数略高于手术前外,其他各组的血流阻力指数均略低于手术前,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皮瓣移植术后经皮瓣中央皮下注射罂粟碱扩血管效果最好,能改善皮瓣的成活能力;静脉注射与皮瓣蒂部皮下注射效果相近;臀部肌肉注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0.
1 病例资料 [例1] 男,出生3小时.为早产儿,体重1400 g.因口吐白沫、气促3小时入院.入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人院第3天患儿出现黄疸,补充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经保温、抗感染、降胆红素(光疗、白蛋白)及支持对症治疗40天,病情稳定,拟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