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15篇 |
免费 | 824篇 |
国内免费 | 3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9篇 |
儿科学 | 32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838篇 |
口腔科学 | 165篇 |
临床医学 | 2312篇 |
内科学 | 535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2226篇 |
特种医学 | 5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918篇 |
综合类 | 5395篇 |
预防医学 | 864篇 |
眼科学 | 165篇 |
药学 | 1949篇 |
133篇 | |
中国医学 | 867篇 |
肿瘤学 | 3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00篇 |
2023年 | 747篇 |
2022年 | 891篇 |
2021年 | 1373篇 |
2020年 | 915篇 |
2019年 | 794篇 |
2018年 | 332篇 |
2017年 | 570篇 |
2016年 | 558篇 |
2015年 | 700篇 |
2014年 | 1046篇 |
2013年 | 1063篇 |
2012年 | 1073篇 |
2011年 | 1131篇 |
2010年 | 1028篇 |
2009年 | 947篇 |
2008年 | 1008篇 |
2007年 | 894篇 |
2006年 | 816篇 |
2005年 | 783篇 |
2004年 | 733篇 |
2003年 | 773篇 |
2002年 | 519篇 |
2001年 | 420篇 |
2000年 | 277篇 |
1999年 | 218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8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研究组)34例、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对照组)34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美观满意度等。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切口美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在单侧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切口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微创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对术后短期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福建泉州解放军第910医院治疗的9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前入路组46例和后外侧入路组50例。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Harris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应用C型臂X线机测量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及股骨头假体直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评定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疼痛程度。结果 微创前入路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后外侧入路组,微创前入路组手术时间长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创前入路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HH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个月,两组HHS评分均增加,且术后3个月>术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结肠后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3例采用结肠后入路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17例, 年龄(61.9±8.8)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结肠后入路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时间(285.7±49.8)min, 其中标本切除时间为(120.0±10.5)min, 中位术中出血量200 ml, 出血量范围50~800 ml。53例患者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端端吻合), 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25、385 min, 术中出血量400~800 ml。术中5例(9.43%, 5/53)因横结肠系膜受侵而离断结肠中动脉、切除部分横结肠系膜。术后5例(9.43%, 5/53)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胰瘘4例, 出血合并胃排空障碍1例。5例离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5.40±1.14)d, 均未发生结肠缺血坏死;48例未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92±1.03)d。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病...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口内外联合入路修复单侧微小型唇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例单侧微小型唇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口内外联合入路法进行微小型唇裂的修复,口内通过口腔前庭沟处切口进行口轮匝肌的重建修复,口外唇红部通过Z形切口纠正唇部畸形,上唇皮肤凹陷及鼻部畸形视情况进一步治疗.结果:4例患...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究基于柯氏模型的规范化基础培训在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0年4月—2021年8月之间参与基础培训的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82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名。对照组护士仍沿用传统培训方案,包括1个月的岗前培训和6个月的科室轮转培训。观察组培训时长与对照组相同,基于柯氏模型建立规范化的培训方案,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面进行培训和考核。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比较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在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开展3个月的工作观察,比较两组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对课程设置满意度、导师授课质量满意度、培训组织管理满意度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知识、人际关系、职业素养、突发事件应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柯氏模型的规范化基础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中医意愿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效果,提升了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获得了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行直接前方入路THA的患者资料,采用累积和(CUSUM)分析法分析直接前方入路THA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比较学习曲线中不同阶段患者基础资料、围手术期资料的差异。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随病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学习曲线分为探索学习期、平台期、成熟期3个阶段。3个学习曲线阶段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手术侧别、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着学习曲线阶段逐渐缩短(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学习曲线阶段患者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学习曲线阶段髋臼假体安放准确性也逐渐提高。不同学习曲线阶段均无死亡、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第1阶段发生2例股骨大转子骨折、1例股骨髓腔穿通骨折、1例假体周围骨折。结论 直接前方入路THA学习曲线可分为探索学习期、平台期、成熟期3个阶段,达到成熟期即度过学习曲线至少需要开展46~68例直接前方入...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92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踝关节活动度、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15.52±3.7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骨折畸形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痂形成时间7~10(8.48±0.88)周;骨折愈合时间10~16(12.85±1.30)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14~16(15.30±0.72)周。术后6个月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91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背伸25°~30°(27.53°±1.79°),跖屈45°~50°(47.35°±1.78°);92例行走均正常且完全无痛,1例跑步时有轻度疼痛;90例下蹲活动正常,2例轻度受限;91例已恢复至伤前运动和劳动能力,1例未恢复。结论 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讨双侧分层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单纯单/双侧入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经皮锥体成形术治疗的73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路分为A组(双侧分层入路)、B组(单纯单侧入路)及C组(单纯双侧入路),观察三组患者术中情况及疗效。结果 术后5 d三组椎体后凸Cobb角、ODI指数级VAS评分较术前有改善(P<0.05),且A组小于B组、C组;术后A组骨水泥弥散至双侧上下终板显著高于B组和C组,A组和C组的骨水泥注射量均高于B组,A组和C组手术时长长于B组(P<0.05)。结论 双侧分层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各类胸腰椎压缩性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