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5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22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541篇
预防医学   72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701篇
  11篇
中国医学   538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659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黄世铮 《四川中医》1993,11(3):15-17
慢性混合型肠炎实指西医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之属,颇似中医的泄泻、肠癖、痢疾、肠风下血、肠风脏毒之类。该病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往往经年难愈,复发率高。兹就该病的证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2.
《外台秘要方》是唐朝中叶王焘所纂,全书共四十卷1104门,所论的内、妇、儿、外、眼科、五官科诸病的治疗中,多有灸疗,间或有针刺,该书卷三十九专论经络、腧穴,创绘十二经彩色腧穴图,以经统穴,将所载的665穴统归于十二经及奇经之中,突破了《甲乙经》649穴之数。还对灸疗筛选艾叶的实践经过予以记载。  相似文献   
63.
俗称之“红眼病”,古谓“天行赤眼”、“暴风客热”,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多发于盛夏酷暑或春秋季节。  相似文献   
64.
糖尿病性便秘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累及消化系统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它与血糖升高导致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大肠敏感性降低,大肠自主神经病变有关。近两年来,我们采用辩证分型法治疗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宁在兰 《养生月刊》2003,24(9):411-411
药补和食补,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两者又略有不同。药补的特点是既可治病,又可滋补;食补则是以补为主,治疗为辅。药补是用“药”,要求分清虚、实、寒、热和阴、阳、气、血的不同,并以此为依据来选用具有温、热、寒、凉之性和  相似文献   
66.
67.
68.
假设经络系一群共振之神经血管树丛,并以动脉成串相联。为证实此假设,我们针刺足阳明胃经之陷谷穴及非穴位组,然后比较脉波频谱之变化。假设血流的分布系按照频率来选择,五脏六腑等主要器官及其相关之经络可能与一个或几个主要之频率共振。因此,针刺陷谷所引起脉波频谱之变化将可提供经络与其共振频率关连之参考。  相似文献   
69.
佚名 《家庭医药》2007,(8):50-50
冬病夏治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特色,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的精髓,经过了几千年临床实践的检验。它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0.
目的:由于三叉神经痛及上颌窦、筛窦、额窦、喋窦的解剖部位与经络学说中的少阳、阳明经脉循行部位有密切关系,故以该理论指导临床诊治.方法:以针刺少阳、阳明经脉穴位及口服和解少阳、清泻阳明之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鼻渊观察疗效.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少阳、阳明经脉循行与三叉神经及上颌窦等的解剖部位相似,可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