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3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7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2140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372篇
  1篇
中国医学   5465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对北细辛根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根据挥发油的含量和油中主成分,确定细辛根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北细辛根及根茎的不同样品中挥发油的总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的上述植物根及根茎的样品,得到这些极及根茎样品的总挥发油含量和油中9种主成分的相对含量。结论:4年以上的北细辛根及根茎可作药用。最佳采收期为4月、5月和9月。  相似文献   
22.
川芎嗪,红花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3.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效果探讨──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鞠富盛,李晋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徐仁莲,李小英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迄今治疗亦无重大突破。以往诊断缺乏客观指标,对某...  相似文献   
24.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出挥发油,并利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找出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将色谱分离出的35种成分进行鉴定,从中定性了21种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60%。从GC-MS鉴定结果看,天然野生蔓荆子比种植药用蔓荆子缺少了氯代甲烷、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和1-甲氧基-4-(2-丙烯基)苯,因此,两者在挥发油成分上极为相似,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关苍术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6.
27.
1993年1月~1997年6月,我们对妇科癌瘤行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并发淋巴囊肿的患者,采用中药红花栀子散外敷治疗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根治术后2~10d,下腹部有疼痛,并能扌门及不同大小的肿块,边界清楚,有压痛,甚或伴有全身发热者为观察对象。24例中,平均年龄(4606±1310)岁,平均病程(1553±524)d,病情轻者8例,中度11例,重度5例。2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红花栀子散(两药等份研细末)酒调湿敷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d。治疗期间不配用抗生素。3 结果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及肿块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肿块…  相似文献   
28.
对地膜覆盖条件下红花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红花与露地红花生长发育规律基本一致,但地膜红花生育进程明显提前,各个阶段的生长量明显增多,花的产量及籽粒产量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9.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活血化瘀药,可活血通经、化瘀止痛,临床上主要以水煎液人药。组织缺血一再灌注等过程中,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反应为许多血液循环障碍疾病的重要损伤机制。红花水提液可清除羟自由基,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为红花主要水溶性活血化瘀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0.
乌蕨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菌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菌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