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4篇
  免费   1599篇
  国内免费   1965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635篇
妇产科学   237篇
基础医学   2915篇
口腔科学   995篇
临床医学   7872篇
内科学   2842篇
皮肤病学   161篇
神经病学   706篇
特种医学   13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451篇
综合类   11948篇
预防医学   2789篇
眼科学   372篇
药学   4249篇
  37篇
中国医学   2784篇
肿瘤学   782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684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780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760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652篇
  2016年   812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1381篇
  2013年   1534篇
  2012年   2158篇
  2011年   2236篇
  2010年   2028篇
  2009年   1913篇
  2008年   2896篇
  2007年   2411篇
  2006年   2116篇
  2005年   2434篇
  2004年   1842篇
  2003年   1653篇
  2002年   1371篇
  2001年   1312篇
  2000年   1100篇
  1999年   1018篇
  1998年   1024篇
  1997年   972篇
  1996年   1076篇
  1995年   906篇
  1994年   755篇
  1993年   602篇
  1992年   540篇
  1991年   416篇
  1990年   392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52例作为DN组,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尿蛋白组(20例)和临床尿蛋白组(14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法、电化学检测法测量52例DN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BMP-7、NT-proBNP水平,并检查患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结果 DN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BMP-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DN患者病情损害程度的增加,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而BMP-7水平显著下降(P<0.05)。NT-proBNP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而与e GFR呈负相关(P<0.05)。BMP-7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负相关(P<0.05),而与e GFR呈正相关(P<0.05)。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与单一指标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较高。结论 DN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功能损害,NT-proBNP与BMP-7与肾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NT-proBNP、BMP-7水平能有效预测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钩虫病感染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IgE水平,临床特点及胃肠镜下形态。方法分析16例钩虫病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Ig水平、血常规检查结果、胃肠镜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结果 16例患者的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参考上限值;IgA、IgG、IgM水平与正常参考上限值比较,差异不明显。经诊断患者的钩虫分布情况:十二指肠降部8例(50.00%),十二指肠球部5例(31.25%),回肠末端3例(18.75%),升结肠1例(6.25%),其中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均见钩虫者1例(6.25%)。所有患者均予阿苯达唑片驱虫治疗,治疗后1个月复查见贫血得到纠正,消化道症状得以缓解,复查胃肠镜未见虫体,均治愈。结论钩虫病感染者的IgE水平明显升高,胃肠镜检查是确诊钩虫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要加强对十二指肠降部的检查,并在确诊后及时给予正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观察4周模拟海拔3000米高住高练低训(HiHiLo)过程中红细胞CD35数量及红细胞C3bRR、ICR的变化,探讨HiHiLo对机体红细胞CD35数量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6名足球专项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高住高练低训)和对照组(低住低训)。实验组每晚入住低氧房(O2浓度14.2%,相当于海拔3000米高度)10小时,每周2次低氧房内72%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运动30分钟;对照组每周2次正常条件下80%VO2max蹬功率自行车运动30分钟。两组每周同时进行3次由同一教练执导的专项训练。实验期共4周。分别于实验前、入住低氧房10小时、实验2周末、3周末和4周末清晨抽取受试者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CD35几何平均荧光强度,采用红细胞免疫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实验4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CD35数量较实验前分别下降了4.9%和10.5%(P<0.05),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较实验前分别下降了16.7%和24.9%(P<0.01),红细胞IC花环率较实验前分别升高了29.9%(P<0.05)和32.4%。结果表明:(1)HiHiLo对人体红细胞CD35数量的影响不如对红细胞CD35活性的影响明显;(2)HiHiLo影响RBC-C3bRR和RBC-ICR较低住低训更明显,HiHiLo3周后实验组运动员出现临床上的继发性免疫低下现象,4周末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C复合人工骨。探讨了材料的特性,包括形貌、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及反映材料体外降解速度的指标一体外降解液Ca、P浓度变化,测定复合材料rhBMP乏的释药速度及体外诱导MSCs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结果]与单纯CPC-rhBMP-2相比,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少量增加,抗压强度下降明显。体外降解速度及体外释药明显提高,释放的rhBMP-2具有骨诱导活性。[结论]rhBMP-2/PLGA微球/磷酸钙骨水泥新型复合人工骨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5.
穴位形态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穴位形态研究已近几十年,穴位区除了已知的常见的组织结构外,并未发现新的组织或结构,目前对于穴位的形态结构实质仍无定论,现将对其实质形态研究的现状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26.
上皮样间皮瘤和鳞状细胞癌时常表现为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因此难以鉴别。为了比较既往的间皮瘤和鳞癌标记在二者鉴别时的价值,作者对30例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实性结构的胸膜上皮样间皮瘤和30例非角化型肺鳞状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比较研究。结果:间皮瘤中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calretinin(100%),mesothelin(100%),keratin7(100%),podoplanin(93%),WT1(93%),keratin5/6(93%),Ber—EP4(13%),p63(7%),MOC-31(7%),BG-8(7%),B72.3(0),CEA(0),leu—M1(0)和TTF1(0)。  相似文献   
27.
060001对我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型的探讨;060002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的评估;060003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在肝硬化中的变化及意义;060005贫血患者外周血CD55ˉ和CD59ˉ细胞检测结果及其意义;060006联合试验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29.
假体隆乳术后形态不佳的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形态不佳的原因和矫治方法。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将乳房不佳分为5种类型:圆球型、上部膨隆型、下坠型、单侧双乳型及不规则型。通过松解纤维囊、纤维囊折叠缝合、重新分离隆乳腔隙、更换假体、乳房悬吊术等方法,进行矫治再次隆乳术。结果经过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本组106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隆乳术后乳房形态不佳主要与假体体积过大、腔隙分离不到位、假体移位、乳房下皱襞过度分离、纤维囊挛缩及引流、包扎位置不当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原因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法矫治,能够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0.
ADV120全血细胞分析与显微镜形态检查结果在儿科疾病临床应用价值的比较;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分析在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测定的意义;仪器法与目测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末梢血有核红细胞的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