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81篇
  免费   9661篇
  国内免费   8435篇
耳鼻咽喉   922篇
儿科学   1924篇
妇产科学   1414篇
基础医学   12348篇
口腔科学   2498篇
临床医学   24871篇
内科学   19558篇
皮肤病学   1695篇
神经病学   3737篇
特种医学   66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9篇
外科学   10812篇
综合类   58437篇
预防医学   20176篇
眼科学   1796篇
药学   31747篇
  237篇
中国医学   19297篇
肿瘤学   5984篇
  2024年   1190篇
  2023年   3921篇
  2022年   3931篇
  2021年   4404篇
  2020年   3970篇
  2019年   4049篇
  2018年   2236篇
  2017年   3536篇
  2016年   4023篇
  2015年   5033篇
  2014年   7874篇
  2013年   7421篇
  2012年   9962篇
  2011年   10767篇
  2010年   9656篇
  2009年   9091篇
  2008年   10441篇
  2007年   8835篇
  2006年   8762篇
  2005年   8551篇
  2004年   6385篇
  2003年   12091篇
  2002年   15618篇
  2001年   13932篇
  2000年   10301篇
  1999年   7159篇
  1998年   5893篇
  1997年   5078篇
  1996年   5410篇
  1995年   4287篇
  1994年   3327篇
  1993年   1341篇
  1992年   1333篇
  1991年   1427篇
  1990年   1306篇
  1989年   1083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136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M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没有本病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发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临床上多数患者得不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疗效和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M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及发病机制等发病学研究进展,并比较国内外资料分析中国人MM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2.
干扰素-α(IFN-α)和拉米夫定是两种被大多数国家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但两药远期效果有限。此外,IFN-α还与显著性副作用有关,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则可导致耐药。这样,恰当选择治疗对象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估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和前C/C启动子变异对IFN-α疗法应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应激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状态下,各种神经、免疫、内分泌机制作用于肠上皮,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大分子抗原过多地进入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引发不适宜的免疫反应,进一步加剧了肠道炎症,成为慢性炎症性肠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4.
徐军发  祝斌 《山东医药》2003,43(34):4-5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 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 UC患者外周血 PMN凋亡 ,EL ISA法检测 P-选择素 (P- sel)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水平。结果 活动期 UC患者 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C患者 (P<0 .0 1)。不同病情活动期 U C患者 PMN凋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活动期 UC患者外周血中 P- sel和 ICAM- 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 C患者(P<0 .0 1或 (P<0 .0 5 ) ,且与 PMN凋亡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 0 .72 38和 - 0 .5 2 13,P均 <0 .0 1) ,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各种免疫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 UC患者 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5.
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应用灯盏花素、参脉注射液联用治疗冠心病85例,并与单纯应用硝酸异山梨酯的82例患者做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对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自1999-2004年,采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治疗CHF,以观察比较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CHF患者心率、血压和左室功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7.
许多肺癌患者一经发现即属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机会,氩氦超导手术系统的研制成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途径。我科于2001年5月在华北地区率先引进Endcaye公司研制的氩氦超导手术系统,成功实施各类晚期肿瘤120例(包括乳腺癌、肝癌、肺癌、直肠癌、脑转移瘤)其中晚期肺癌患者60例,肺转移癌8例,年龄45—90岁、男44例,  相似文献   
148.
28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颈内动脉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了动脉溶栓治疗.通过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情况。术后即刻和24h后分别行头颅CT扫描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ICH)。术后第90天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生活状态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经动脉溶栓治疗,堵塞血管再通18例,部分再通6例,未通4例;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死亡5例。术后第90天,生活状态优者14例,良者8例,差或者死亡6例。再通患者生活状态明显优于部分再通及未通患者。结论动脉溶栓具有较高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再通患者生活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149.
目的评价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人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TCI)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方法SICU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n=10):A组采用恒速输注咪达唑仑0.06 mg·kg-1·h-1镇静;B组采用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C组在BIS指导下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每30 min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深度,若Ramsay镇静评分小于或大于4分,则A组输注速率增加或减少0.02 mg·kg-1·h-1,B组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C组若BIS大于或小于70,则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B、C组均随机抽取30份2 ml动脉血样,测定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用偏离性和精密度评价TCI系统的性能。结果咪达唑仑TCI系统的偏离性为12.5%,精密度为22.5%。咪达唑仑实测血药浓度与Ramsay镇静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7(P<0.05)。镇静过程中C组Ramsay镇静评分4分所占比例(54%)高于A组(28%)和B组(40%)(P<0.01)。结论咪达唑仑TCI系统的性能可靠,用于SICU病人以BIS为70调控咪达唑仑TCI,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50.
不同输血方式对肺鳞癌患者围术期TNF—α和IL—l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种输血和自体输血对肺鳞癌患者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和相互关系。[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对31例肺鳞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将其分为两组,同种输血组(A组)17例,自体输血组14例(B组)。测定两组围术期血清中TNF-α和IL—10的浓度。[结果]A组输血后d1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TNF-α、IL-10浓度增高,以IL—10变化尤为明显,输血后d5TNF-α降低并接近输血前的水平,明显低于B组,IL—10仍明显高于输血前的水平。B组中不同时问IL—10无显著变化,TNF-α于ds明显高于输血前。[结论]肺鳞癌患者围术期同种输血后血清中TNF-α降低与IL—10升高有关,IL—10升高可能是同种输血后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自体输血可减轻或去除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