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09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94篇
预防医学   546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75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单纯自体髓核突出情况下是否可以造成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交感芽生现象的发生,并引起大鼠痛阈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1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正常组10只,手术组、假手术组术后2、5、7、14、20 d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10只.手术组将鼠尾近端椎间髓核取出后移植于大鼠L5 DRG表面,制成无机械性压迫的单纯髓核突出模型.假手术组仅通过手术暴露L5 DRG,并不进行髓核移植.不同时间点监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并处死、灌注固定.将固定后的术侧DRG取出、切片,用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进行交感神经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拍照后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检测DRG内交感神经的数量、密度.结果 手术组大鼠自体髓核移植术后,有明显行为学改变,大鼠术侧后足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术后7、14、20 d痛阈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5).同时,手术组术侧DRG内交感神经数量在术后5、7、14、20 d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1).术后20 d,手术组DRG内交感神经数量[(19.70 ±2.67) mm/mm2]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75 ±2.20) mm/mm2]和正常组[(1.11 ±1.07)mm/mm2,P<0.01].结论 大鼠通过单纯自体髓核刺激DRG即可引起DRG内交感神经芽生,并可以引起同侧肢体痛阈降低.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确定芽囊原虫虫株与免疫功能状态对SD大鼠血常规参数的影响,为致病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实验动物为SD大鼠,免疫正常组、免疫抑制组(饮水中加入地塞米松造成免疫抑制)各半,使用芽囊原虫ST1、ST3和ST7亚型5个虫株,包括分离自有症状患者的ST1虫株,分离自有症状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的ST3和ST7各2个虫株,建立感染模型,每一虫株感染5只免疫正常和5只免疫抑制大鼠,平行设立对照组。15天后经心脏穿刺采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检测实验动物血常规参数。结果:免疫功能正常SD大鼠中,芽囊原虫ST1和ST7虫株感染引起血小板参数包括MPV和PDW升高(P<0.05),分离自无症状感染者的ST3感染仅引起PDW升高(P<0.05),分离自无症状带虫者的ST7株还引起PLT增高(P<0.05)。免疫抑制组SD大鼠中,分离自有症状患者ST7感染引起WBC、LYMP、EO、MCV和RDW-SD增高(P<0.05),NEU%降低(P<0.05);ST1感染引起WBC和LYMP增高(P<0.05),NEUT降低(P<0.05),NEU%降低(P<0.05);ST1感染组与ST3和ST7株感染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ST1引起的NEUT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自有症状患者的ST3感染导致MCV和RDW-SD增高(P<0.05),而分离自无症状带虫者的ST3感染仅引起RDW-SD增高(P<0.05)。结论:分离自有症状患者的芽囊原虫毒力高于无症状带虫者分离株;分离自有症状患者的ST7感染引起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其次是ST1感染,芽囊原虫感染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应用数字化X片机测量患者种植体BW及观察IAI相对于牙槽嵴顶的位置对种植体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通过植入不同深度的种植体,使用数字化牙片机及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种植体BW。结果:IAI在牙槽嵴顶上2mm者,未见种植体骨吸收;IAI平齐牙槽嵴顶者和在牙槽嵴顶下2mm者均有骨吸收;种植体BW恒定不变,约3mm左右。结论:使用数字化牙片机及软件测量种植体BW,简单、易行、准确性高,无伤害性。  相似文献   
994.
化脓性眼内炎是眼球穿孔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10%,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化脓眼内炎临床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为观察AJSJ-360型杀菌柜对微生物杀灭效果.[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观察该杀菌柜工作1个周期(预热10~30min、雾化2h、杀菌4h、干燥30min;)的杀菌效果.[结果]经过1个周期,作用约7h对柜内各试点处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为99.9%以上.对HBsAg可破坏HBsAg抗原性.[结论]该杀菌柜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病毒和真菌具有很强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996.
20 0 0年 9月 2 0日 ,赤壁市蒲圻办事处数人因食用武汉市奶制品厂在赤壁市代销的塑料袋装鲜牛奶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儿童 3例症状较轻 ,因食用时口感不好未食用。另 1例 6 0余岁男性患者症状较重 ,食用后不到 1小时即发生剧烈呕吐 ,无腹泻 ,送市人民医院治疗 ,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鲜牛奶经检验 ,活菌计数 1.8× 10 5个 / ml超过卫生标准。大肠菌群 43个 / 10 0 m l,通过分离培养 ,形态、培养特性、生化性状、生化分型、鉴别、动物试验证实是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鲜牛奶来…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甲硝唑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的疗效。方法115例患者因腹疼、腹泻及粘液血便行肠镜检查,肠镜下取病变粘膜做病理检查,并采集其新鲜粪便,行直接涂片法和三色染色法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确诊人芽囊原虫阳性而其他寄生虫阴性者,予口服甲硝唑0.4 g/d,4次/d,连续服7 d。治疗3周后粪检仍阳性者,再重复用药7 d。30例患者治疗后复查电子肠镜,观察肠粘膜损伤的变化。结果甲硝唑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4.65%(230/243),其中服药7 d的治愈率76.54%(186/243);服药14 d的治愈率18.11%(44/243);治疗无效5.35%(13/243)。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占4.53%(11/243)。电子结肠镜检查,所检患者的肠道病变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直肠,表现为粘膜糜烂及溃疡;病理检查多为粘膜慢性炎症或溃疡病变。治疗后复查肠镜30例,肠粘膜损伤均获治愈。结论人芽囊原虫感染可引起肠粘膜糜烂及溃疡,口服甲硝唑治疗该病引起的肠粘膜损伤有较好的疗效,但少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因产生抗药性而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998.
内镜细胞刷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内镜细胞刷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将内镜细胞刷人工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和全血后,分别以4种方法进行清洗,A组:手工刷洗;B组:多酶洗液浸泡+手工刷洗;C组:超声机清洗;D组:多酶洗液+超声机清洗。再用潜血试验法和细菌计数培养进行清洗效果检测比较。结果A组潜血试验阴性率43.33%,芽胞去除率90.87%;B组潜血试验阴性率100.00%,芽胞去除率96.79%;C组潜血试验阴性率73.33%,芽胞去除率99.03%;D组潜血试验阴性率100.00%,芽胞去除率99.90%。是否用多酶洗液清洗对血液去除效果有差异(P〈0.05);4组毛刷芽胞去除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酶洗液浸泡可有效去除细胞刷污染的血液,超声机清洗对污染菌的清除效果比手工刷洗好。内镜细胞刷应采用流动水冲洗→多酶洗液+超声机清洗→流动水冲洗的清洗流程。  相似文献   
999.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清楚。过去的研究显示有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如蛋白激酶C(PKC)途径、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等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核,介导细胞产生反应的细胞信息传递的共同通路,它存在于包括神经细胞在内的所有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及细胞问功能的同步等多种生理过程,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伊曲康唑治愈着色芽生菌病5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伊曲康唑,采用不同方案与剂量治疗5例由卡氏枝孢霉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均痊愈,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伊曲康唑对着色芽生菌病人较好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