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6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260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91篇
内科学   20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765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51篇
  10篇
中国医学   3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和盆底神经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电刺激生物反馈,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功能、盆底神经肌电生理指标,以及干预期间功能性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PFDI-2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FIQ-7、PFDI-20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10 s慢肌收缩平均值、60 s慢肌收缩平均值、快肌收缩最大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10 s慢肌收缩平均值、60 s慢肌...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3—12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估患者意识清醒时、受伤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Lovett肌力分级评估患者意识清醒时、受伤后3个月的肌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因素。结果患者受伤后3个月的FMA评分高于意识清醒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3个月的Lovett肌力分级为5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意识清醒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患者受伤后3个月FMA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患者受伤后3个月Lovett肌力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肢体肌力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尽...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及等速肌力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ACL重建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研究组给予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及等速肌力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等速肌力、关节疼痛程度及膝关节稳定性,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训练后,两组患侧15°重现差值、患侧45°重现差值、患侧75°重现差值较训练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伸屈膝相对峰力矩(PT/BW)、屈膝峰力矩值(PT)、伸膝PT、腘绳肌与股四头肌的肌力比值(H/Q)均较训练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achman试验胫骨前移较训练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优良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结论 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及等速肌力训练应用于ACL重建术患者,可有...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筋膜手法按摩配合内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脉管平滑肌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0例产后42 d至1年内复查并确诊为腹直肌分离(≥2 cm)的产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单纯组52例采用单纯电刺激,联合组58例采用筋膜手法按摩+内核心肌群训练+单纯电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围、腹直肌静息肌电位、腹直肌最大肌电位、腹直肌间距及腹直肌肌力维持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腹围(脐上5 cm、脐部、脐下5 cm)、腹直肌静息肌电位小于治疗前,腹直肌最大肌电位大于治疗前,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直肌间距(脐上3 cm、脐部、脐下3 cm)小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小于单纯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直肌肌力维持时间长于治疗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采用筋膜手法按摩配合内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脉管平滑肌电刺激,既可缩小患者腹直肌间距和腹围,减小静息肌电位,还可以增加最大肌电位,延长肌力维持时间,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5.
王雪霞 《河南中医》2020,40(3):455-458
目的:观察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8水平,VAS评分及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屈曲度及伸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及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83.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6.
周道平 《四川中医》2020,38(6):127-130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柴胡桂枝汤配合腰腹肌肌力训练对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腰腹肌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汤,两组患者均实施8周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月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统计治疗结束6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月,观察组腰痛、腿疼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JO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功能障碍OD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调查,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为5.17%,低于对照组18.97%(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配合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腰、腿部疼痛情况,提高腰椎功能,降低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观察等速肌力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41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试验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加用等速肌力训练.结果 训练后试验组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膝关节伸屈肌峰力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8.
<正>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在过去30年中,尽管心力衰竭的诊治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心力衰竭死亡率仍很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指出,我国目前有心力衰竭患者约420万人;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会大幅度增加。因此,摆在中国医务工作者面前的心力衰竭防治工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美国哈佛大学Braunwald教授所说: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攻克的最后战场。  相似文献   
139.
等速离心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运动Cybex-6000型等还肌力测试和训练系统对2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 量等速离心肌力训练,观察训练对患膝肌力、疼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周的训练,患膝 伸肌群各项测试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疼痛明显缓解,下肢功能显著改善。说明亚极量等速离心训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2的近期疗效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分析循序渐进 个体化的眼球运动训练在眼球暴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力训练中的应用情况及对患者视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1-09/2003-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行眼眶暴裂骨折修复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眼部检查均有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内陷.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因、病情程度、眼球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等方面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术后第1~3天,由责任护师了解手术经过及术后病情,向患者宣教手术后眼球运动训练对术后眼肌恢复的益处,讲清楚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术后第3天由责任护师对患者进行眼肌力评估,并依据面部肌力分级,确定肌力级别,制定出不同患者的训练计划.2周后回院复查,采用眼肌功能级别标准,对两组眼肌功能的恢复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9.47%(34/38),无效率10.53%(4/38);对照组有效率67.86%(19/28),无效率32.14%(9/28),实验组眼肌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x^2=4.793,P&;lt;0.05).结论遵循系统循序渐进个体化的训练原则是提高眼眶暴裂性骨折术后患者眼肌功能、改善复视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