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6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37篇 |
基础医学 | 207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314篇 |
内科学 | 279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39篇 |
特种医学 | 6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30篇 |
综合类 | 650篇 |
预防医学 | 136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157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7篇 |
肿瘤学 | 3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90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206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力尔凡联合顺铂对恶性腹腔积液临床疗效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力尔凡对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价值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采用力尔凡联合顺铂腹腔内注入,对照组(20例)单用顺铂腹腔内注入。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3周,观察腹腔积液消失情况,评定疗效,采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检测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9.3%,对照组为60.0%(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结论力尔凡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具有协同作用,其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可能参与了以上机制,检测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评价其疗效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nitric oxide)-cGMP(cv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通路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本课题以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及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Nitric Oxide Synthase)活性、cGMP量、端粒酶活性及海绵体结构的变化,并比较大鼠、人阴茎组织及大鼠原代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1)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各月龄组间有显著差异。阴茎组织cGMP含量逐渐降低,各月龄组间差别显著;(2)随龄增加,平滑肌纤维逐渐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粗大成团,窦状隙变少、变窄:(3)大鼠阴茎组织端粒酶活性以2月龄活性最高,随龄增加逐渐下降。人阴茎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结论(1)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cGMP通路及端粒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提示衰老与ED关系密切;(2)大鼠阴茎组织有端粒酶活性,可作为研究细胞衰老与ED关系有关端粒酶的模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与腹腔灌洗液端粒酶活性及腹膜转移的相关性,并比较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学检测游离癌细胞预测腹膜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CNA表达,PCR—TRAP-ELISA法检测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同时行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检测;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41.7%;与浆膜侵犯、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浆膜受累面积及腹膜转移密切相关,并随着浸润深度及浆膜受累面积的增加而升高(P〈0.05)。PLC检测阳性率为25.0%;在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明显增高,也随着浸润深度及浆膜受累面积的增加而升高。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未分化型癌、pT1、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PLC。PCNA增殖指数(PI)在腹腔灌洗液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者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明显高于无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0)者,浆膜受侵者明显高于浆膜未受侵者(P均〈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适用于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端粒酶活性检测微量癌细胞的灵敏度优于PLC法检测;胃癌端粒酶活性与恶性增殖活性密切相关;胃癌高增殖活性是浆膜受侵及腹膜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逆转录酶抑制剂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AZT)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脑胶质瘤干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并鉴定,两种细胞同时设立为实验组(0.125 mot/L、0.250 mol/L、0.500 mol/L AZT)和对照组.MTT法检测AZT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AP-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AZT对两组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均P<0.05),在同一浓度和时间点,AZT对脑胶质瘤干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弱于脑胶质瘤细胞(均P<0.05).0.250 mol/L、0.500 mol/L AZT作用72 h后,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21±1.53)%、(10.60±0.38)%,而脑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6.75±1.25)%,(14.30±2,59)%,明显高于胶质瘤干细胞(均P<0.05).AZT对两组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均P<0.05),且在同一浓度和时间点对脑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明显强于脑胶质瘤干细胞(均P<0.05).结论 逆转录酶抑制剂AZT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调控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实现.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强于胶质瘤细胞,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As2O3处理后U251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As2O3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端粒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RAP-ELISA)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RAP-PAGE)银染法检测As2O3处理后U251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As2O3处理后的U251细胞逐渐变圆、脱壁,细胞间接触变松,细胞质中颗粒增多,增殖变慢,细胞周围碎片增多;透射电镜下见较多典型凋亡细胞。1~8μmol/LAs2O3明显抑制U25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使端粒酶活性逐渐下降,该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As2O3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s2O3能够抑制U25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2009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一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方法 选取9种人类细胞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Q-PCR方法测定相对T/S比率,DNA印迹法测定末端限制性片段(TRF)长度,进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为0.68±0.57,DNA印迹法测量平均TRF值为8.57±2.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2=0.7807(P<0.01).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省时、简便、可靠的特点,可高通量处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89.
远志抽提物DX-1对神经母细胞瘤分化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诱导后形态学改变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方法用中药远志抽提物1,7-二羟夹氧蒽酮(DX-1)诱导神经母细胞系Neuro-2A细胞分化,观察分化后瘤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倍增时间,以及细胞轴突树状突形成、长短和数目,并用TRAP银染法检测分化前后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用DX-1处理后,Neuro-2A细胞生长受明显抑制,其倍增时间延长1.1~13.0倍.在高剂量组(0.1mmol/L)大部分细胞死亡,仅存少量细胞分化成熟.各处理组的瘤细胞呈现神经细胞分化,胞浆具有轴突和树状突样突起,一些突起互相对接,或交织成网状结构.然而,经中、低剂量DX-1作用后,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未见明显的差异,仅在高剂量时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消失.结论DX-1可诱导体外培养的Neuro-2A细胞分化.在中、低剂量时,瘤细胞出现轴突和树状突突起.在高剂量时,DX-1对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瘤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并不出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elomere shortening through 8-methoxypsoralen(8-MOP)and subsequent ultraviolet A(UVA)irradiation-induced photoaging model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Methotis Photoag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8-MOP+UVA in skin HDFs.Flow cytometer.enzyme eytochemistry,immunofluorescence,Westem blot and Real-time PCR were employed.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G1 blockage of 8-MOP+UV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t 24、48、72 h and 7 d(61.4%±1.5% vs 32.8%±1.5%.69.5%±2.2% vs 44.9% ±2.3%.88.2%±1.6% vs 59.8%±1.4%,90.7%±2.5% vs 68.5%±2.6%.all P<0.01).The expression of SA-β-Gal of 8-MOP+UV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t 24、48、72 h and 7 d(34.87%±0.59% vs 7.11%±0.78%,59.38%±0.46% vs 10.57%±0.47%.72.46%±0.98% vs 11.67%±0.87%,94.33%±0.13% vs 12.04%±0.12%,all P<0.01).8-MOP+UVA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aggravate the oxidative DNA damages,the percentage of 8-oxo-dG positive cell of 8-MOP+UVA group(95.78%±0.14%)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7.69%±0.09%,P<0.01),8-MOP group(9.76%±0.11%,P<0.01)and UVA group(35.29%±0.14%,P<0.05).8-MOP+UVA treatment could accelerate the telomere shortening.the relative length of telomere of 8-MOP +UVA group were 2.57±0.05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6.63±0.12.P<0.01).The levels of P53,P21WAF-1 and P16INK-4a of 8-MOP+UV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3.00±0.88 vs 0.54±0.10,2.50±0.51 vs 0.42±0.06,2.21±0.34 vs 0.38±0.05,all P<0.01).Conclusion 8-MOP+UVA-induced photoaging of HDFs can be mediated though the regulation of telomere and subsequent P53-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