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6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37篇 |
基础医学 | 207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314篇 |
内科学 | 279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39篇 |
特种医学 | 6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30篇 |
综合类 | 650篇 |
预防医学 | 136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157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7篇 |
肿瘤学 | 3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90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206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应安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12):883-886
由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区域已被克隆,其特点也已被鉴定,hTERT启动子介导的靶向性肿瘤基因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现综述hTERT启动子介导的靶向性肿瘤基因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陈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7):918-921
不良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异常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本文就端粒-端粒酶系统与糖尿病患者中不良生活方式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不明原因智力障碍/脑发育迟缓患儿染色体亚端粒重组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联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染色体亚端粒重组,进行不明原因智力障碍/脑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developmental delay,MR/DD)的病因学研究。方法人选病例必须满足:①中一重度MR/DD;②无明确围产期异常病史;③无明确生后中毒、缺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头颅外伤等病史;④常规核型分析显示正常;⑤头颅影像及尿有机酸、氨基酸分析未提示典型遗传代谢性疾病或神经变性病;⑥男性患儿FMR1基因检测未提示脆性X综合征。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①MR家族史阳性;②反复流产或围产期死亡家族史阳性;③体格发育异常;④面部畸形;⑤非面部畸形或发育异常。联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法过筛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验证对患儿及父母标本进行染色体亚端粒重组检测。结果人组39例中发现4例阳性病例,重组分别为:①新发der(2)t(2;4)(pter;pter),文献未见报道;②新发8pter缺失,国外曾有报道,但临床表型不同;③新发15q11.2缺失,属中间重组,结合患儿临床表型,Angelman综合征可能性大;④新发11qter缺失,文献未见报道。结论首次报道2种新重组,其新发出现提示致病性可能性大;染色体亚端粒重组是遗传性MR/DD的重要病因,临床表型差异大,对原因不明的常规染色体检查无异常的MR/DD患者均应进行检测,联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是相对经济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额叶、海马区神经元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中医疏理气机法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神经端粒机制。方法:SD雌性1月龄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小柴胡汤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怀牛膝组、四物汤组、黄芪建中汤组、人参组、帕罗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刺激,造成动物的慢性疲劳状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端粒酶活性变化,用Southern Blotting法研究端粒长度变化。结果:1海马端粒酶活性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外,其余各组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均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2额叶端粒酶活性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和小柴胡汤组外,其余各组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均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3海马端粒长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缩短,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4额叶端粒长度: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缩短,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慢性应激能诱发大鼠慢性疲劳状态,降低额叶区、海马区的端粒酶活性,缩短端粒长度。加味四逆散、小柴胡汤、四物汤、黄芪建中汤和人参可不同程度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疲劳症状,其中以加味四逆散和小柴胡汤较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额叶和海马区的端粒酶活性及保护端粒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 transeriptase,hTERT)基因转染对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ecombinantadeno—associatedvirusvee—tor—nlediatedhTERTgene,rAAV—hTERT)按感染复数(muhiplieityofinfection,MOI)10^5v.g每细胞转染体外培养二代髓核细胞。没立rAAV—hTERT转染组,AAV空病毒转染组及未转染组;利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hTERT基闪的表达;对体外培养120d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3组细胞(100μL,3×10^7/mL)分别注入裸鼠腋下检测其成瘤性,以人Hela细胞为阳性成瘤实验对照。结果成功检测出rAAV—hTERT转染髓核细胞后hTERT轼因的表达;G-带核型分析未见染色体结构异常克隆;3组细胞均未观察到裸鼠体内肿瘤形成。结论rAAV—hTERT能成功转染人惟问盘髓核细胞并IF确表达,rAAV—hTERT转染髓核细胞在有限的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安全的,可为进一步的在体研究提供安伞性证据. 相似文献
20.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6)
目的:观察调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端粒酶以及主动脉病变、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抗AS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干预组,每组10只。另取同周龄雄性C57BL/6小鼠10只做空白对照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AS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用蒸馏水灌胃,中药干预组灌服中药"调脂方",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钙灌胃给药,持续12周。运用生化仪检测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动脉斑块形成及脂质堆积程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及血管细胞的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脂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中药干预组均显著降低TC、LDL、HDL、hs-CRP(P<0.01),TG、IL-6(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中药干预组降低TC的作用较弱(P<0.05),而中药干预组在降低TG程度上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在降低LDL、hs-CRP、IL-6及升高HDL上无明显差异。主动脉病理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AS程度明显,中药干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AS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阿托伐他汀组作用优于中药干预组。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干预组端粒酶活性、阿托伐他汀组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明显提高(P<0.01),中药干预组与阿托伐他汀组之间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调脂方具有抗小鼠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脂代谢、炎症指标及调控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