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考察秦汉时期的洗沐习俗 ,由其洗沐方式和盥洗设备可看出洗沐已成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这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同时 ,这一历史时期的洗沐行为已蕴含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2.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遂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3.
“××五凤三年(西汉宣帝年号,即公元前5 5年)十二月庚戍病胸“(匈)”满、头痛(“”) ,××……”( 1 0 2 6)“……致医药所欲,闻命,幸甚、幸甚,……”( 1 1 38)“××病”( 1 1 49)5 .3 法医或兽医检验汉简这两类汉简数量也不多,但有两枚汉简所举案例都较为典型,其中属于法医检验的一枚原文即:“助茂秉刃伤大君头一所,男庶人吉助茂缚秉元夫与吉共杀,秉并使从兄梁杀秉子小男毋,砍杀秉妻。”( 2 2 2 )属于兽医检验的一枚汉简原文即:“神爵二年(汉宣帝年号,相当公元前60年)癸卯朔乙丑,悬泉厩佐广德敢言之。爰书:厩御千乘里畸利谨告曰:所保(…  相似文献   
54.
1读书感悟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秦汉时期理论体系的形成,到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至明清时代温病学说的诞生,各家学说云次鳞集,各类著述汗牛充栋,这些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留给世界医学的宝贵财富。即使在现代西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医药仍如璀璨明珠,光耀医林;在人类健康事业的各个领域、在人类抗击SARS期间,中医药的神奇疗效一次次的震惊世界。然而,医学科学总在不断发展,中医药科学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中医药的关键首先应当充分继承,做到充分继承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书与临床相结合。兹从临床实际诊治过程的5个方面,谈谈读书感想,谈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读书之法。  相似文献   
55.
秦汉时期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也为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和风俗的融汇创造了条件,这些对中国古代医药文化的进步曾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风俗习尚与医药文化发展的关系。同时亦强调风俗习尚不都是科学的,有时甚至是迷信的,或是反科学的,但在一定意义上讲,它却是医药卫生产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56.
秦汉间影响药物剂量大小医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药物剂量的定义与度量衡药物剂量也就是中医临床的使用药量,既指每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也指在方剂中药与药间的比较分量。古代药物剂量的计量单位有度(长度单位)、量(容量单位)、和衡(重量单位)3种,这3种量度单位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而度量衡一词则最早见于《尚书  相似文献   
57.
李中正  李萍 《中医研究》2008,21(7):61-62
梳理《太素》杨注中对“阴气”概念的论述,从一个角度透视出中医基础理论自秦汉到隋唐,中医学的基础概念所变现的微细变化,进而借鉴得失。本文认为,《太素》杨上善注对《内经》“阴气”有自己的理解和阐发,新的理解影响了唐以后以至如今;笔者认为,杨注将五脏气等同于阴气概念有误。  相似文献   
58.
熊胆系传统贵重中药材,但明代以前并不为临床常用。本文根据汉唐至金元古籍,搜集整理有关熊胆临床运用概况,总结出明代以前熊胆的临床应用特点。熊胆多用于外科痔疮、儿科虫疾、痫证和眼科翳障等病证。熊胆功效集中于清热燥湿、清肝泻火和止痛逐瘀;主治病证以实证为主。熊胆用量均偏轻灵;熊胆方配伍偏重于矿物类和动物类药;使用方法上多为干燥熊胆研磨成粉,内服时取少量和乳汁、竹沥或用温开水送服;外用多配以冰片和樟脑,研为细末,以"擦、涂、点"法施药于患处;熊胆剂型多见丸、散、膏剂形式。熊胆加工与辨伪方法相对规范。  相似文献   
59.
翻开中国几千年的医家养生流派史,我们会发现大凡中医学家也都是著名的养生家。这在其他养生流派中,如儒家养生流派、道家养生流派、武术家养生流派等等,都不多见。王叔和继承了中医学家的这个传统,不但刻苦学习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中医养生理论,而且在  相似文献   
60.
笔者梳理秦汉文献,认为《汉书·艺文志》中水火之齐的齐隐含齐等的核心义,通过水火节度,调和药物气味厚薄、药性刚柔,实现药-方-病的齐等.简帛医方多见水、燃料、火候具体运用:小火久煮则味薄性柔,和解补益;大火快煮则味厚性刚,向下快速祛疾.由此可见东汉时期经方非经验之方,而与后世方剂内涵无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