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16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6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曹冠华  张雪  顾雯  陈迪  和志伟  陈耔翰  俞捷  贺森 《中草药》2019,50(16):3930-3936
目的调查不同产地滇黄精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定殖情况,并探讨其与主要功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产自于云南省5个样地的滇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调查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部位的定殖情况,并对典型形态结构进行拍照分析;采用硫酸苯酚法、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醇溶热浸法测定滇黄精根状茎中多糖、薯蓣皂苷元、总黄酮和浸出物含量,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分析AMF及其典型结构定殖率、DSE及其典型结构定殖率与4种功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5个样地中,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中的平均定殖率范围分别为26.25%~57.54%、31.67%~45.19%,其中样地红河州蒙自县(HHMZ)AMF和DSE定殖率均高于其他样地。4种功效成分与AMF、DSE定殖率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其中多糖、薯蓣皂苷元和总黄酮含量与AMF、DSE定殖率相关性相对较高,AMF/DSE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887、0.819/0.703、0.785/0.855,且多糖含量与AMF菌丝定殖率、DSE定殖率呈显著相关。此外,AMF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与DSE及典型结构定殖率之间、4种功效成分含量两两之间均存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AMF和DSE在滇黄精须根中有着较高的定殖率,且与主要功效成分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本研究为实施滇黄精生态种植、采用生物手段增产增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优化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开发一种在酸水解前的酶解预处理工艺。方法 利用酶的生物降解作用,断开薯蓣皂苷与纤维素的葡萄糖苷键,从而改变植物细胞壁的通透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料液比对薯蓣皂苷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薯蓣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纤维素酶提取薯蓣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400 U、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8 h、酶解pH 5.5、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薯蓣皂苷得率为9.78%。酸解得到薯蓣皂苷元得率为32.07%,薯蓣皂苷元纯度为70.89%。结论 通过一步纤维素酶预处理可以使薯蓣皂苷元得率提高140.59%,薯蓣皂苷元纯度提高41.21%。该方法方便、高效,可为薯蓣皂苷元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重楼属植物中7种甾体皂苷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绍智  李楠  刘振  高文远  满淑丽 《中草药》2012,43(12):2435-2437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重楼属植物主要活性成分甾体皂苷量的差异性,为探讨品种及产地对重楼属植物活性成分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重楼属6种药材中偏诺皂苷-3-O-α-L-Rha(1→2)[α-L-Rha(1→4)]-β-D-Glc (PGRR),重楼皂苷Ⅰ、Ⅱ、Ⅵ、Ⅶ、H及纤细薯蓣皂苷的量.结果 不同重楼属植物中的皂苷种类及其量存在较大差异,滇重楼、巴山重楼以及长药隔重楼的皂苷种类及其量较多;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重楼药材,其皂苷的种类及其量亦不同,湖北恩施的金线重楼较重庆巫溪产的皂苷量高,贵州安顺的长药隔重楼皂苷量明显高于湖北来凤产.结论 重楼属植物的品种及产地对其活性成分的量及类型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建立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中甾体总皂苷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的方法.采用Welchrom C18(4.6 mm ×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A)-水(B) 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室温;体积流速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90.0℃,载气(N2)流速2.8 L·min-1;进样体积10 μL.通过检测10个批次盾叶薯蓣药材,首次建立了盾叶薯蓣甾体总皂苷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25共有峰,并利用对照品对照法对其中的10个共有峰进行了成分指认.以共有模式对10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全部大于0.8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全面评价和控制盾叶薯蓣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1~3年生)野生穿龙薯蓣与栽培穿龙薯蓣保护酶系统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栽培穿龙薯蓣SOD、CAT、POD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穿龙薯蓣,说明在适度的光照胁迫下,栽培穿龙薯蓣可以提高保护酶活性,增强其抗逆性。研究结果为野生穿龙薯蓣的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四倍体盾叶薯蓣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并考察相关影响因素,为四倍体盾叶薯蓣的产业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四倍体盾叶薯蓣的胚性愈伤作为人工种子的包埋繁殖体,研究人工胚乳组成、种皮基质、贮藏环境、萌发基质等因素对人工种子萌发与成苗的影响。结果:种皮基质为4%海藻酸钠+2%Ca Cl2+2%壳聚糖,胚乳成分为1/2 MS液体培养基+0.2 mg/L BA+0.5 mg/L NAA+0.1 mg/L青霉素+0.3%多菌灵粉剂+0.2%苯甲酸钠+1.0%蔗糖+0.5%活性炭+1.0%木薯淀粉时,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4℃条件下贮藏20 d后其萌发率及成苗率分别为76.7%、71.7%。结论:以胚性愈伤作为包埋繁殖体的四倍体盾叶薯蓣人工种子制作技术具有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的抗炎活性及其可能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酵母多糖A诱导的小鼠腹膜腔白细胞游走模型,评价薯蓣皂苷元的体内抗炎活性;利用白细胞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化的内皮细胞粘附的实验,验证薯蓣皂苷元的抗炎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流式细胞术,考察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核中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及细胞裂解液中NF-κB/p65的磷酸化情况,以探讨薯蓣皂苷元抗炎的可能机制。结果:薯蓣皂苷元1,3mg·kg1灌胃给药1次,可显著减少酵母多糖A诱导的小鼠腹腔内白细胞数量;薯蓣皂苷元0.1,1μmol·L1体外加药5h,显著抑制人HL-60细胞与TNF-α活化的ECV304细胞的粘附,但对ECV304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也不影响HL-60细胞与静息状态ECV304细胞的粘附。同时,薯蓣皂苷元0.1,1μmol·L1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ECV304细胞ICAM-1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1μmol·L1可抑制NF-κB/p65的核转移;薯蓣皂苷元明显减少TNF-α刺激10~30min诱导的NF-κB/p65的磷酸化,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结论:薯蓣皂苷元具有显著抑制白细胞的黏附迁移活性,其部分机制与抑制内皮细胞NF-κB活化,下调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8.
<正>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nio.系薯蓣科薯蓣属植物[1]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又称穿山龙、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常山等[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北部、江西(庐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3],现代已作为甾体激素药物和抗冠心病皂苷类药物的重要工业原料[4]。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薯蓣丸加减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症状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薯蓣丸加减方。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SH较治疗前下降,FT3、FT4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C、LDL-C、TG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17%,对照组为6.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P 0.05)。结论:薯蓣丸加减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与甲状腺激素含量。  相似文献   
60.
张波 《中外医疗》2012,31(12):124-124
皮肤瘙痒是一种常见病症,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期临床表现、疾病种类以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严重患者发作时表现为瘙痒难耐,往往抓挠出血也不能缓解,尤其夜间病情会加重,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对患者身心都是一种煎熬.一般的皮肤瘙痒只要治疗方式选择适宜,药物使用对症,能够很快治愈.顽固性皮肤瘙痒按常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甚至病情愈发加重.其根本原因在于患病机理比普通皮肤瘙痒要复杂的多.目前中医在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的课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脾主四肢肌肉"中医理论的前提下,通过调补脾胃,并辅助疏风养血的治疗方式对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进行治疗.现已成功治愈多例患者,这些患者症状、病机都不相同,有原发,有继发,还有的伴有皮疹,但用以上方法治疗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以3例患者为例加以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