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2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955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66篇
综合类   2166篇
预防医学   46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128篇
  12篇
中国医学   175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认识睾丸微石症(TM)的临床意义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报告2例TM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分别因左精索静脉曲张和附睾炎就诊的患者行阴囊超声检查时发现睾丸内散在多发点状强回声,如针尖样,1~2mm,后无声影。分别诊断为局部TM、左精索静脉曲张和TM,左附睾炎。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乳酸脱氢酶和睾酮等检查均正常。对睾丸微石症未做特殊处置,随访6~8个月,体检和睾丸瘤标未见异常,阴囊超声睾丸图像无特征性改变。结论:TM是一种少见、无明显临床症状、相对稳定的疾病。多因阴囊其他疾病行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其是否属于癌前病变尚有争议,但是定期随访和阴囊超声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柿石性肠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笔者收治的11例柿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8例>60岁;均有进食生柿子史,病程1d至3个月,均有肠梗阻表现;11例均经手术治愈。提示柿石性肠梗阻多见于老年人,一般表现为单纯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24~78h无效时应果断手术,手术方法为切开肠管取粪石,术中应行从胃到回盲部全面探查。  相似文献   
104.
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体位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位变换对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产程中采取常规分娩体位;观察组实施体位干预,即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后取40°~70°斜坡位,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第一、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会阴裂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干预体位后使骨盆倾斜度异常得到纠正,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并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采用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的复杂性肾脏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在建立经皮取石通道时发生通道丢失,3例在碎石过程中出现肾盂穿孔,无发生术中术后脓毒血症患者。52例患者中有42例(80.8%)一次手术取净结石,结石残留10例,经原通道再次清石2例,辅助ESWL6例,等待观察2例。结论:采用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一次手术结石取净率,而且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与胆囊穿刺造瘘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接受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的3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保胆取石组)和胆囊穿刺造瘘后行Lc治疗的3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L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等。结果60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带管时间14d-2个月,平均30d。4~8周后,保胆取石组30例成功行胆道镜取石,结石取净率100%,取石过程中无出血、漏胆、继发胆总管结石、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LC组28例三孔法完成LC,2例因粘连组织难以分离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保胆取石组术中出血量(8.8±1.7)ml,显著少于LC组(18.9±1.2)ml(t=-25.968,P=0.000);保胆取石组住院时间(4.4±0.6)d,显著短于LC组(5.6±0.5)d(t=-8.243,P=0.000)。保胆取石组术后随访3、6、12个月,B超检查1例复发,5例有上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16.7%(5/30),LC组术后21例有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70.o%(21/3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7.376,P=0.000)。结论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操作简便,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远期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胆囊造瘘后行LC。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比斜仰截石位与俯卧位在治疗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治疗的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0例的资料.结果 60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斜仰截石位组(50.4±26.4)min,俯卧位组(50.2±31.4)min;术后复查KUB,一期结石清除率斜仰截石位组83.3%,俯卧位组80.0%;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斜仰截石位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时间(40±5.8)min,俯卧位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时间为(30±3.8)min,术中出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心律变化、呼吸变化,斜仰截石位组均小于俯卧位组.结论 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108.
肾结石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其治疗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术等[1].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采用单通道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清石系统结合超声定位治疗肾结石1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腹腔双套管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中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术后6 d意外拔除T管,9例术后30 d常规T管造影胆管下端无梗阻后拔除T管,12例患者均发生胆漏合并胆汁性腹膜炎,发生胆漏的时间为拔除T管后30 min至8 h。6例行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治愈,2例行双套管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胆管穿刺引流联合肝周穿刺引流治愈,2例行单纯腹腔引流治愈,1例行双套管治疗无好转,剖腹探查,并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结论胆道术后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患者合并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柿石性肠梗阻39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柿石性肠梗阻3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 3例,女16例,男∶女为1 5∶1,年龄4~6 2岁,12岁以下2 5例,平均年龄11 5岁。患者均有1次或多次进食柿子10 0~5 0 0 g。肠梗阻部位:空肠15例,回肠2 4例。进食柿子至发病时间为3~90d ,平均7d ,发病至入院时间2h~7d ,平均2d。本组腹痛39例(10 0 % ) ,呕吐2 6例(6 7% ) ,腹胀12例(31% ) ,腹部包块6例(15 % ) ,停止排气排便14例(36 % ) ,腹透有多个液气平面30例(77% )。本组入院时明确诊断者2 5例,入院后2 4h内行手术治疗。以不完全性肠梗阻入院者5例,经保守治疗2~3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