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8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558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324篇
预防医学   20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5篇
  25篇
中国医学   5693篇
肿瘤学   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胃脘痛多由忧思郁怒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所致。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痉挛等疾病。笔者应用中药罐灸神阙穴治疗胃脘痛 5 8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纳入标准 :1胃脘部疼痛为主 ;2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 ;3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有关。本组共 5 8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3 4例 ;年龄 3 2~ 6 7岁 ,平均 45岁 ;病程 1~ 1 0年 ,平均 2 .7年。治疗方法取易拉罐一个 ,上下开口 ,中部用细铁丝编织作隔 ,并用硬纸板大小约为 1 3 cm× 1 0 cm,将健脾理气、活血止痛中药共研细末…  相似文献   
142.
Niu XL  Zhou Y  Lin Q  Bao YM  Song XP 《中国针灸》2010,30(10):845-847
目的:探讨防治血栓的最佳疗法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天灸组。电针组和天灸组穴取"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膈俞",分别用电针、天灸的方法连续干预2周后,模型组、电针组、天灸组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法复制血栓前状态动物模型。造模结束18h后,各组动物从腹腔静脉采血,测定大鼠血液中反映其血黏状态的分子标志物。结果:电针、天灸能使血栓前状态大鼠血液中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降低,使一氧化氮(NO)含量升高。各组大鼠血液中t-PA活性、GMP-140及NO含量比较,模型组t-PA活性、GMP-140含量高于天灸组、电针组和空白组(均P0.05),NO的含量低于天灸组、电针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天灸组、电针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天灸能有效阻止血栓前状态大鼠血液中t-PA活性和GMP-140的升高,NO含量的降低;电针、天灸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3.
电针加温灸器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军 《河南中医》2005,25(11):63-64
近年来,笔者运用电针加温灸器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56例,取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4.
笔者在1998年2月-2004年4月间用中药内服,云南白药外涂,并配合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5.
梅花针加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成人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内,当肌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病毒再次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神经产生炎症或坏死,出现神经痛同时也可移动到皮肤在其表面产生节段性水疱.口服药物效果不佳,迁延难愈,患者非常痛苦.笔者在2000~2004年期间运用梅花针和铺棉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2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6.
李健强  辜孔进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70-1372
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针、灸、药”的临床运用,辜孔进教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指出“一针二灸三用药”的临证原则,该文志在探讨辜教授30多年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三个方面,即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师古不泥。善用古方。力求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继承导师的临证经验,并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7.
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针、灸、药"的临床运用,辜孔进教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指出"一针二灸三用药"的临证原则,该文志在探讨辜教授30多年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三个方面,即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师古不泥,善用古方,力求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和继承导师的临证经验,并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8.
麦粒灸对AGA及镇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麦粒灸对AGA模型大鼠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MSU)诱导大鼠AGA,醋酸及热板小鼠致痛。用麦粒灸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阿是穴”给予治疗。结果:麦粒灸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且能提高小鼠痛阈值,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差异(P〈0.05),局部组织K^+、DA、NE、5-H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较低(P〈0.01)或(P〈0.05)。结论:麦粒灸治疗AGA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49.
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王俊  姜劲峰  王玲玲 《中国针灸》2006,26(5):328-330
目的:观察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50.
隔蒜灸配合针刺治疗丛集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是在头的一侧,经常局限于眼后方,发作时呈爆炸样疼痛、锐痛,且在临床较难治愈的一种头痛.我们采用隔蒜灸配合针刺治疗丛集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期临床治疗的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