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5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558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324篇
预防医学   20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5篇
  25篇
中国医学   5693篇
肿瘤学   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脱毛膏对后续皮肤相关应激实验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比较经脱毛膏脱毛处理后恢复期4h、16h皮肤HSP70表达的差异以及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对照点HSP70表达的差异。结果脱毛后恢复期4h时皮肤高度表达HSP70.恢复期16h时HSP70袁达减少;督脉线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的HSP70表达在恢复期4h和16h时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脱毛膏会刺激皮肤应激合成HSP70.后续的其他实验宜在脱毛后16h进行。(2)脱毛膏脱毛法可用于针灸过程中经脉线上HSP70检测的皮肤处理。  相似文献   
112.
艾炷灸足三里悬钟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脑NO NO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艾炷灸“足三里、悬钟”两穴对衰老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No含量、NOS活力的影响,探计艾炷灸对脑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将两组连续注射D-丰乳糖6周.其中一组模型组,另一组为在12天后进行艾炷灸治疗(治疗组),第3组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另将16月龄小鼠作为第4组自然衰老对照组(自衰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NO含量、NOS活力测定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化学比色法。结果:(1)在水迷宫测试的6项指标中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寻求次数、停留时间、象比”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模型组与自衰老组在“寻求次数、停留时间、跨越次数。原平台象比”4项均无差别(P〉0、05),提示模型组的学习记忆能力与自衰组相似。②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6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2)①模型组和自衰组的大小脑皮质No含量、NOS活力都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提示D-丰乳糖造成亚急性衰老小鼠大小脑皮质No含量、NOS活力都明显升高,与自然衰老小鼠的情况接近。②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大小脑皮质NO含量、NOS活力显著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O、0S)。结论:艾炷灸“足三里、悬钟”两穴可以改善D一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其可降低异常增高脑组织中NO含量、NOS活力有关,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显示任督二脉在数字人体上的体表循行路线,为经络教学和科研提供平台.方法:通过定义腧穴为控制点,并适当插值,合成骨架曲线,实现面绘制,重建经络管状模型.结果:重建后的经络模型视觉效果好,并可以显示任督二脉的体表循行路线及其腧穴和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结论:任督二脉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可为构筑经络教学和研究平台提供数据载体.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慢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代谢酶的影响,探讨艾灸可能的调脂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方法制备慢性高脂血症模型。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药物组,药物组以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血清,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及脂蛋白酯酶(LPL)、肝酯酶(HL)活性。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药物组均具有降低TC、TG、LDL-c,升高HDL-c的效应(P<0.01);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PL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LPL、HL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发挥调节血脂组分代谢的作用,可能与调控LPL和HL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比较三伏灸和普通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方法: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用张氏医通天灸方,取穴大椎、风门、肺俞等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三伏灸组从2010年7月9日开始,在三伏期间进行治疗,普通穴位贴敷组从2010年6月1日开始,在非三伏灸期间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10天贴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前:治疗后和半年后随访时,均由耳鼻喉专科医生按症状、体征分级的记分标准进行量表测评。结果:(1)与同组治疗前分值比较,除三伏灸组患者鼻粘膜颜色在治疗后的分值,以及流清涕症状在半年后随访时的分值较前无差异外(P〉0.05),其余的分值都下降(P〈0.01—0.05);与同一组治疗后的分值比较,仅仅只有三伏灸组的患者鼻痒症状较之升高(19〈0.05);其余分值较之均无差异(P〉0.05)。(2)与普通穴位贴敷组比较,三伏灸患者流清涕症状在半年后随访时分值降低幅度小(P〈0.01),余症状、各项体征、症状总分、体征总分和临床表现总分改善情况较之均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表现的改善,普通穴位贴敷和三伏灸的临床疗效几乎相同。可在非三伏天灸的时间,包括本病的急性期,推广张氏医通天灸方,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6.
铺灸疗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艾灸疗法,临床中多用其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每奏奇效.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特色灸疗法,笔者对其进行了理论、方法及临床的初步探讨与实践,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笔者对于这一疗法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活血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克罗米芬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优势卵泡发育率、排卵率、每周期卵泡成熟个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试纸阳性日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宫颈黏液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出现内膜厚度〈7mm、三线征阳性的周期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5例妊娠,占9.3%;对照组2例妊娠,占2.8%。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能改善患者宫颈黏液性状、降低子宫动脉血流RI,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子宫内膜生长,提高临床受孕率。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神阀穴隔药灸对过敏性鼻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口服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予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均治疗6次为1疗程,共4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症状、体征积分的比较,评价2组的近期疗效。6月后复查2纽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清IgE等指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远期显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半年后,2组血清总IgE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4疗程及治疗半年后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治疗半年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神阙穴隔药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三草祛黄汤联合退黄药灸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性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三草祛黄汤,外用退黄药灸灸神阙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苦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都是30天为1个疗程,观察黄疸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退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三草祛黄汤联合退黄药灸治疗黄疸性肝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天灸治疗的人群对象,观察天灸疗法对不同系统的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在我科天灸治疗的85例患者,采用问卷结合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主要症状分为:呼吸系统组、消化系统组、慢性疼痛组,分别调查不同系统疾病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天灸疗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系统疾病的三组患者疗效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天灸疗法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慢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