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64篇
  免费   8196篇
  国内免费   4280篇
耳鼻咽喉   801篇
儿科学   2373篇
妇产科学   1302篇
基础医学   6870篇
口腔科学   1269篇
临床医学   26166篇
内科学   12411篇
皮肤病学   2153篇
神经病学   3616篇
特种医学   48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1篇
外科学   14297篇
综合类   49885篇
预防医学   15926篇
眼科学   1477篇
药学   19340篇
  286篇
中国医学   27192篇
肿瘤学   3504篇
  2024年   1595篇
  2023年   5592篇
  2022年   4640篇
  2021年   5365篇
  2020年   4693篇
  2019年   4588篇
  2018年   2222篇
  2017年   3827篇
  2016年   4170篇
  2015年   4766篇
  2014年   8662篇
  2013年   8507篇
  2012年   11149篇
  2011年   11616篇
  2010年   10614篇
  2009年   9745篇
  2008年   13061篇
  2007年   10916篇
  2006年   9122篇
  2005年   9444篇
  2004年   8099篇
  2003年   7529篇
  2002年   6558篇
  2001年   5534篇
  2000年   4107篇
  1999年   3210篇
  1998年   2832篇
  1997年   2309篇
  1996年   2035篇
  1995年   1652篇
  1994年   1293篇
  1993年   942篇
  1992年   774篇
  1991年   740篇
  1990年   652篇
  1989年   703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neurotropin, NTP)连续椎旁阻滞和静脉给药预防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研究比较椎旁组与静脉组治疗91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umeral score of pain, NR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对疼痛及手术有效性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评估病人术后腰腿功能改善程度,病人抑郁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人NRS,JOA,ODI及PHQ-9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1)。出院1月随访,椎旁组NRS,JOA及PHQ-9评分改善好于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月、6月,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TP连续椎旁给药预防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在早期对于疼痛、腰椎功能和情绪改善方面疗效优于静脉用药,而远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剂(Shugan Jianpi Granule,SGJP)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breast cancer related fatigue,B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臂临床试验方法,纳入40例BCRF肝郁脾虚证患者,服用SGJP 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体能状况(ECOG)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血尿便常规、生化等安全性指标。结果38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2例发生脱落。PFS、中医证候量表、HAD焦虑量表评分均在试验第4、8、12周显著下降,ECOG评分、HAD抑郁量表均在试验第8、12周显著下降,PSQI评分在治疗第12周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未出现明显血常规、尿便常规及生化指标异常。结论SGJP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疲乏,增强体力,改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各种病因(如静脉血滞缓、静脉壁血管内膜损伤或血液高凝等)导致血液在静脉系统不正常凝集的一组疾病,包括肺动脉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海市普通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自2018年发布《上海市普通外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以下简称2018版《规范》)至今已2年,推动了上海市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防治工作的推广,同时积累了上海在血栓防治方面的临床数据。截止至2019年9月,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已有88%建立VTE防控体系,在病史中包含了VTE风险评估表,并且大部分医院已有电子病案的嵌入或纸质病史的记录;84%的医院有VTE和PE的联合会诊团队;92%医院的普通外科已按照2018版《规范》为住院病人评估VTE风险,74%的科室在病人手术后再次评估VTE风险,38%的科室在出院前会再次为病人评估VTE风险。上海市普通外科在临床实践中防治VTE的理念和实践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先进国家和医院的防治实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并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综合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都要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3.33%(14/15),并发症发生率6.67%(1/1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12/15)、20.00%(3/15)(P <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既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临床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
76.
77.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络四联症一期手术根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期手术根治的146例婴幼儿法络四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146例婴幼儿法络四联症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室缺大小,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狭窄程度。常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矫治手术。术后常规监护>48 h,辅助呼吸10 h~3 d,出院时复查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结果术后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死亡5例,灌注肺死亡3例,右心衰竭死亡1例,术后并发严重心律紊乱死亡1例,余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48个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达Ⅰ~Ⅱ级,生长发育良好。结论一期根治术是治疗婴幼儿法络四联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表现之一,发病机制涉及许多因素,其中遗传学因素是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遗传学因素发挥重要作用。有关的研究热点包括基因异常或突变、精子非整倍体异常、DAN损伤、DNA甲基化异常、生殖激素受体基因/浓度/转化等异常、精细胞物质运输功能障碍、精子核成熟异常、精子NOX5表达增强等。畸形精子症的治疗策略中IVF-ET/ICSI效果肯定、妊娠率高,经验性药物治疗效果一般,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改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