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7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19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369篇 |
预防医学 | 343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51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76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测定有一定粘度化妆品中甲醇的样品预处理条件,考察上述处理因素测定甲醇的可行性。方法摩丝、啫哩水和弹力素样品经乙醇稀释处理后,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以玻璃填充柱(1 m×3 mm×150μm)、Chromosorb-101分离测定。结果回归方程y=1 038.2x-276.3,摩丝、弹力素、啫哩水试样适宜的稀释比例为(1+4),方法检出限为2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94%~4.65%,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4%~101.4%。结论稀释比例对试样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控制摩丝、弹力素、嗜哩水等有一定粘度试样的稀释比例,是获得理想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刘道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1):51-53
<正>硫辛酸是一种由植物、动物和人类产生的有机硫成分,属于外消旋体,具有多种特性[1-2],广泛用于临床,如肝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糖尿病、湿疹、牛皮癣、帕金森氏症、神经性疾病、重金属中毒、风湿病、放射性伤害症、心脏病等的治疗,被誉为"万能抗氧剂"。该药早期作为保肝药用于抗脂肪肝和降低胆固醇,目前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首选用药之一。近期收集到硫辛酸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8份, 相似文献
43.
在胸、腹水的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中,由于穿刺不当或病变本身的因素(例如恶性肿瘤)影响。标本往往混入一定量的血液,从而在离心制片过程中,沉淀的红细胞使得涂片积厚,一方面,视野不清晰,另一方面,染色时,血膜很容易被洗脱。因此,除去红细胞的干扰成为实际工作中的必要。犤方法犦:一、取标本适量(15~20毫升)1000转/min速度离心10分钟,倾去上清液,加入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作用5分钟左右,依上法离心,倾支上清液;二、在沉淀物中加入生理盐水15ml,混匀,依上法离心倾去上清液,重复此步骤二、三次,…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FPI)的表达条件和纯化方法进行优化,降低重组蛋白制备成本.方法:应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进行TFPI重组蛋白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甲醇进行重组蛋白表达诱导,观察不同pH对重组蛋白活性的影响,应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相结合的方法纯化重组蛋白.结果: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1.5 mg/L培养基.上述蛋白纯化方法所得回收率为43.1%,蛋白纯度大于95%,蛋白活性保持良好.结论:优化后的蛋白表达量比优化前得到明显提高,本研究采用的纯化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且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吲哚-3-甲醇(I3C)酸性代谢产物的辐射损伤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分数;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采用正常纤维上皮细胞184A1,发现7种I3C酸性代谢产物表现出不同的辐射损伤防护效果,其中CTET(1μmol/L)、LTET(1μmol/L)、HI-IM(1 μmol/L)和3,3'-二吲哚甲烷(DIM)(0.3 μmol/L)4种代谢产物在细胞γ-射线照射前24 h预处理细胞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辐照细胞的存活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CT(1μmol/L)、LTr-1(1 μmol/L)和ICZ(1μmol/L)3种代谢产物则对辐照细胞存活分数无影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CTET、LTET、HI-IM和DIM可导致ATM、BRCA1和NBS1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同样,CT、LTr-1和ICZ对这些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不产生影响.另外,HI-IM可明显降低辐射损伤诱导的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结论 CTET、LTET、HI-IM和DIM 4种I3C酸性代谢产物可明显降低184A1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即具有辐射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DNA损伤与修复蛋白磷酸化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形的异常变化及其与血甲醇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52眼)甲醇中毒患者进行VEP检查及血甲醇浓度的测定。结果病程第一阶段共观察26人(52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29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0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7只眼;病程第二阶段共观察17人(34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10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2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11只眼;病程第三阶段共观察9人(18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7只眼,波幅减低的有8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4只眼。未见血甲醇浓度与双眼P100潜伏期均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P检查可以对甲醇中毒患者视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急性甲醇中毒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相对于异常甲醇浓度的降低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 相似文献
47.
枸杞子粗提物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枸杞子粗提物(简称LBP)5~50mg/kg/天×7天,ip,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脾重和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数。LBP5和10mg/kg对胸腺重量无明显影响,增加剂量到25~50mg/kg可使胸腺重量降低。LBP50~200mg/kg增强~3H-TdR掺入胸腺细胞的数量,在5~100mg/kg时,又可增强由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ConA一般浓度(5~40μg/ml)时,LBP25、50和100mg/kg对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均有增强作用;在高浓度GonA60μg/ml时,大剂量LBP比低剂量对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更强的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在适宜剂量范围,LBP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初步探讨方格星虫粗提物(SNP)对膜性肾病(MN)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腹腔一次注入抗FxlA血清建立被动性Heymann肾炎模型,模型建立1周后依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h UPE)随机将Heymann肾炎大鼠分为SNP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治疗组用SNP灌胃治疗。考马斯亮蓝法每周测定24 h UPE。治疗4周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双肾,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 mRNA和podocin mRNA的表达量。结果:SNP治疗4周后大鼠24 h UPE较未治疗组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足突融合等病理改变,SNP治疗组大鼠上述病变较未治疗组减轻,经测定,足细胞足突融合率较未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SNP治疗组nephrin mRNA和podocin mRNA表达量较未治疗组升高(P<0.05)。结论:SNP可通过上调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基因表达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进而减少尿蛋白滤过,可能对人类膜性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9.
牙科用基托材料的溶出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预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口腔修复常规制备后.在体液中溶出情况,应用高速液相色谱仪,对义齿基托用PMMA材料.在甲醇中浸渍后主要溶出物甲基丙烯酸甲南(MMA)和过氧化苯甲酰(BPO)进行了分析探讨。实验证明采用高建液相色谱,以甲醇为模拟体液可快速、定量、正确地测出PMMA中残留MMA和BPO的溶出情况.从而预测PMMA义齿修复体初戴前浸入水后.在口腔中溶出MMA和BPO的作用较戴前处于干燥状态者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稻芽粗提物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取稻芽的药物粗提物,并测量其在不同药物浓度下对变异链球菌生长、黏附、产酸等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稻芽粗提物抑制变异链球菌(变链菌)体外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6.25 mg/mL,当稻芽粗提物浓度≥0.78 mg/mL时有较明显的抑制变链菌黏附的作用,当稻芽粗提物浓度≥0.39 mg/mL即有较明显的抑制变链菌产酸的作用。结论:稻芽粗提物对变异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