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0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49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562篇
内科学   277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2382篇
预防医学   1113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2017篇
  17篇
中国医学   4418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680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总结《伤寒论》中甘草应用规律,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文献出发,采用方证分析、类比、总结名老中医应用经验等方法,探讨《伤寒论》中甘草应用规律。结果:《伤寒论》中甘草主要用以主治心悸、咽痛;其与某些药物配伍之后还能用于经汗、吐、下法误治后的变证和解毒;剂量多用二两,相当于现在的6g;同时也有其禁忌证(症)。结论:《伤寒论》中广泛应用甘草治疗心悸、咽痛等病证,并非仅仅是佐使之用或调和药性。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中风伴有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肌张力及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患肢肌张力改善、疼痛减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973.
炙甘草汤对低钾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低钾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方法:应用常规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炙甘草汤对低钾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的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动作电位时程(APD),50%复极化时间(D50),90%复极化时间(D90)最大舒张电位(MDP),4相自动去极速度(Vmax),自发放电频率(RPF)的影响。结果:(1)用2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心室肌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细胞电生理变化不明显,(2)用4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心室肌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P<0.05)。90%复极化时间(D90)下降(P<0.05),(3)用8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心室肌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缩短(P<0.01),50%复极化时间(D50),90%复极化时间(D90)下降(P<0.05),(4)用8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自发放电频率下降(P<0.05)结论:炙甘草汤能缩短动作电位时程、50%、90%复极化时间,降低自发放电频率,并能防治低钾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4.
目的研究茯苓甘草复方合剂对铝染毒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铝水溶液给小白鼠灌胃3个月,复制染毒模型,然后分为治疗组、染毒组(染毒不治疗组),另设正常组(不染毒,作正常对照)。治疗组用茯苓甘草复方合剂灌胃治疗。实验结束,取血清、大脑组织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正常组、治疗组、染毒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分别是:(0.74±0.18)I U/mg、(0.88±0.13)I U/mg、(1.36±0.18)I U/mg,染毒组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1);实验前、后测Hb结果分别是:(158.42±11.84)g/L、(163.40±7.85)g/L、(161.80±10.02)g/L、(144.16±5.44)g/L、(142.77±23.50)g/L、(128.81±15.90)g/L,染毒组实验结束明显降低(P<0.01);尿素氮(BUN)分别是(7.14±1.51)mmol/L、(8.62±3.53)mmol/L、(10.47±3.29)mmol/L,染毒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铝染毒小鼠大脑AchE活力和BUN明显升高,Hb明显降低,而治疗组有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975.
木鳖子大黄甘草及其复方制剂抗癌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鳖子、大黄和甘草均含有抗癌活性成分.综述了木鳖子活性成分木鳖子素、木鳖子皂苷以及大黄和甘草中主要成分的抗癌活性研究,抗癌作用机制及其复方制剂--枫苓合剂的抗癌药效学和临床应用进展.探讨了复方制剂治疗癌症临床疗效的中西医理论.  相似文献   
976.
刘东  蒋毅萍  陈志良 《中药材》2007,30(5):581-583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与苦参碱联合用药(以下称为合剂)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模型。甘草甜素为阳性对照组,合剂低、中、高剂量组为治疗组。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反映肝损伤程度。结果:合剂低、中、高各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LDH、ALP水平,病理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各组与四氯化碳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等)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患者72例。结果:本研究的总有薮率93.1%。结论:心血管神经症可以心阳虚论治。  相似文献   
978.
甘草散结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4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鸿波  田志华 《陕西中医》2007,28(7):782-783
目的:观察药针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甘草散(甘草、硫磺、紫河车、菖蒲、桑螵蛸、金樱子),结合针刺大钟、通里、三阴交、关元(艾灸)治疗本病47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7%。结论:此疗法具有醒神开窍、理肺健脾、壮阳补肾之功效。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钛制弹性髓内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小儿四肢骨折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实验组采取交锁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优良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4,P0.05);实验组患并发症发生率为9.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4,P0.05)。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80.
目的:通过对甘草密度效应的研究,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方法: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甘草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甘草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密度对甘草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甘草株高速生期的起止时间随密度增大逐渐提前,速生期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甘草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而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甘草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65.02%,19.55%,15.43%,根、茎、叶生物量的RSD分别为0.57%,0.49%,0.76%。较低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质量分数在0.52%~0.59%,而最高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仅为0.29%。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密度与甘草侧枝和地下茎萌发的时间、复叶上的小叶数量、株高和地径生长量、芦头粗度、侧根数量、单株根和枝叶量、单株生物产量及甘草酸含量成负相关,与甘草群体生物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