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2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60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692篇
内科学   371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2983篇
预防医学   1398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2527篇
  20篇
中国医学   5560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837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医学报》2019,(11):2299-2302
《伤寒论》第73条强调了鉴别诊断的意义,看似以"渴"与"不渴"的证候来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证,实则蕴含着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鉴别诊断思维,从病位、证候、方药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疾病。五苓散适用于有具体的脱水史,可明确诊断病位在三焦,证候并见上、下二焦证候的患者;茯苓甘草汤适用于素体胃阳虚弱,可明确诊断病位在中焦脾胃,证候未见上、下二焦证候的患者。当临床不能明确区分五苓散证与茯苓甘草汤证时,可先予五苓散以试探之,若"汗出"与"渴"同时出现,则选用五苓散;若不同时出现,或者出现"不渴"时,选取茯苓甘草汤。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比较新疆与甘肃地区甘草的性状、鉴别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研究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我国甘草主产区的药材和饮片质量,为甘草的后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法对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显微鉴别法展现甘草粉末和切片的结构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在性状方面,新疆甘草药材比甘肃甘草药材平均直径略大;在显微方面,两个产地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新疆家种甘草的淀粉粒数量略多,且平均粒径也略大;在含量方面,新疆甘草中甘草酸平均含量约为甘肃甘草酸平均含量的1.5倍。结论 新疆、甘肃地区甘草的鉴别和质量评价为甘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甘草药材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经方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5月于九江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方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主动和被动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内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风寒湿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应用经方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确定黔产八角莲醋制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醋酸度、闷润时间、炒制时间、醋用量为影响因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槲皮素、山奈酚、鬼臼毒素总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八角莲的醋制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醋酸度4%,用醋量10%,闷润时间40 min,炒制时间10 min, 4种成分总含量为11.577 9 mg/g。结论:优选出的醋制八角莲炮制工艺可行,为八角莲后期进行炮制减毒增效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观察加味炙甘草汤联合开阖六气针法治疗乳腺癌化疗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味炙甘草汤联合开阖六气针法。治疗6个化疗周期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治疗前后全部窦性心博RR间期(NN)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平均数(ASDNN)、心搏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DNN、ASDNN高于治疗前,治疗组SDNN、ASDNN高于对照组(P<0.05)[1];两组SV、LVEF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hs-CRP低于治疗前,治疗组SV、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炙甘草汤联合开阖六气针法治疗乳腺癌化疗患者,降低心律...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并评价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首次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05例)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行为干预;对照组(195例)仅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观察治疗后1个月的治愈率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64.1%,治愈6个月内,干预组复发率为5.13%;对照组复发率为33.6%,两组比较,均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比单独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7.
目的:观察并评价行为干预、乳酸杆菌结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首次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300例,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55例)联合使用行为干预、乳酸杆菌结合硝呋太尔制霉素;对照组(145例)仅使硝呋太尔制霉素.观察治疗后1个月的治愈率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96.77%,6个月内的复发率为4.67%;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65.52%,6个月内复发率为33.68%,两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内的复发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干预、乳酸杆菌结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较单用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8.
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会阴侧切术是分娩过程中常采用的手术方式。近3年来,我院对会阴侧切进行改良式缝合与传统缝合方法进行对比,有较好的预后,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对象是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会阴侧切分娩后能随访到的产妇共6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缝合方法:①观察组:缝合前常规用甲硝唑冲洗侧切伤口,然后用0/2号络制丝线连续缝合阴道粘膜层至处女膜环处,改用0/3络制肠线内翻缝合前庭粘膜两针,不缝合皮下脂  相似文献   
159.
对分级护理制的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义兰 《护理学杂志》2006,21(12):44-45
针对分级护理制的局限性,提出其与整体护理不和谐,执行中的医护分工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收费问题、医疗纠纷等弊端。建议取消分级护理制,以整理护理为指南进行临床护理及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比较观察甘草黄酮、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B16鼠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选择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作用于B16黑素瘤细胞株,测定细胞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含量和细胞增殖率变化。结果在实验浓度时,甘草黄酮具有浓度依赖性黑素合成抑制作用,与熊果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化合物均显示有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存在一定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