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2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23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38篇
综合类   1870篇
预防医学   345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75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230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52-158+164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是影响全球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特别是微小RNA(microRNA,mi 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因在人类各种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癌症,而受到广泛关注。无疑,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ceRNA)假说的提出为疾病中的基因调控作用提供了新思路。根据最新发现,本文描述了ce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ceRNA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82.
983.
环状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中的新成员,具有作为微RNA海绵、调控亲本基因的表达、结合RNA结合蛋白、编码蛋白质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对环状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不断揭示,大多集中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方面。目前发现环状RNA在与包括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毒性肺炎在内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差异表达,可能与环状RNA作为微RNA海绵来调节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极化以及诱导先天免疫基因表达等机制有关。这提示环状RNA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干预方面提供了新的潜力并且可以作为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6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刀联合PPH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比对照组相比更少(均P<0.05)。③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创面愈合、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更短、住院费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均P<0.05)。⑤术后8、12、24、48 h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均P<0.05)。结论:在混合痔患者中,采用超声刀联合PPH方案,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85.
肺部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治疗难度日益增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的长足发展使得被学术界忽略已久的环状RNA(circRNA)再度成为研究热点。CircRNA在生物体内均有广泛表达,对生物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稳定性和保守性,在疾病的诊疗方面潜力巨大。本文总结了circRNA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肺部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6.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痔剥除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外痔剥除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使用V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7、14 d时的疼痛程度;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7、14 d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瘙痒、肛门潮湿、肛门坠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复发率(15.56%)高于观察组(2.22%)(P<0.05)。结论小切口外痔剥除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8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联合胶圈套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胶圈套扎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联合胶圈套扎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水肿、尿潴留和创面愈合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64.0%(3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水肿、尿潴留、创面愈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联合胶圈套扎术治疗混合痔较单纯胶圈套扎术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环状混合痔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收治的1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加科康复外科理念实验组)与对照组(传统围手术期实验组),每组各75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术后患者满意度等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有利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9.
990.
目的观察并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新疆兵团四师医院收治的48例痔疮(混合痔28例,单纯内痔20例)并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自动痔疮套扎器进行痔疮黏膜套扎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控制情况及治愈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共计实施56次自动痔疮套扎术,手术平均时间为11.2 min;所有患者术后痔疮出血的症状都得到改善,改变明显,12 h内出血明显减少,48 h内出血状况得到控制;48例患者36例治愈,11例减轻,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9%。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在治疗痔疮并发出血方面有突出疗效,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