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98篇
  免费   5991篇
  国内免费   1945篇
耳鼻咽喉   236篇
儿科学   210篇
妇产科学   339篇
基础医学   1592篇
口腔科学   528篇
临床医学   7017篇
内科学   3718篇
皮肤病学   399篇
神经病学   648篇
特种医学   13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768篇
综合类   22486篇
预防医学   5142篇
眼科学   509篇
药学   10417篇
  132篇
中国医学   41249篇
肿瘤学   1594篇
  2024年   936篇
  2023年   3075篇
  2022年   2613篇
  2021年   3282篇
  2020年   2777篇
  2019年   2993篇
  2018年   1413篇
  2017年   2714篇
  2016年   2929篇
  2015年   3356篇
  2014年   5586篇
  2013年   4728篇
  2012年   5834篇
  2011年   6037篇
  2010年   5368篇
  2009年   4802篇
  2008年   5161篇
  2007年   4720篇
  2006年   4410篇
  2005年   4487篇
  2004年   3576篇
  2003年   3366篇
  2002年   2900篇
  2001年   2557篇
  2000年   1986篇
  1999年   1530篇
  1998年   1342篇
  1997年   1087篇
  1996年   1006篇
  1995年   855篇
  1994年   691篇
  1993年   444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94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感毒清咽痛方治疗普通感冒咽痛(气虚邪犯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普通感冒咽痛(气虚邪犯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感毒清咽痛方,3次/d。对照组采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商品名:仁和可立克),1粒/次,2次/d。两组用药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咽部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探讨正虚感毒和普通感冒的相关性。结果:在改善咽部症状及体征疗效方面:试验组经治疗后愈显率55.17%,总有效率82.76%;对照组愈显率14.29%,总有效率67.86%(P<0.05)。两组治疗后咽部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但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感毒清咽痛方具有扶正祛邪,益气解毒,清热利咽的功效,疗效稳定,安全性高,改善普通感冒咽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5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气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GF水平及卡洛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KP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KPS评分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及IL-17、TNF-α、H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用于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残存肿瘤缩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下调IL-17、TNF-α及H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并有助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为(14.53±1.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3.05)分(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 <0.05)。结论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效果有限,联合血栓通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淋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衣原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宫颈衣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热淋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清洁度Ⅰ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Ⅱ度、Ⅳ度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淋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衣原体感染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在插管失败的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应用常规法行介入再通术,其中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采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行介入再通,统计分析常规法组与联合改良双腔球囊导管法组(联合法组)的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输卵管阻塞的开通率。结果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45例,共阻塞输卵管90条,采用常规法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32条,其中开通成功31条,插管成功率为35.56%,开通率96.88%。采用联合法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90条,输卵管开通83条,插管成功率为100%,开通率92.22%,7条输卵管因阻塞病情严重无法开通,其中双侧均未能开通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妊娠率48.65%。常规法组与联合法组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574,P=0.000),而输卵管开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9)。结论对于常规法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者,采用联合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可提高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采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介入再通与常规法开通效果相当,可作为常规介入再通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关于中药灌肠在中风病中的一些研究文献,发现中药灌肠基于通腑法在治疗中风病中应用广泛,主要具有通腑化痰、通腑降逆、通腑开窍等作用,确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除常规口服及静脉治疗外的又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丰富了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心肌酶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CK、CK-MB、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s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s G,Ig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患儿的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Ig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及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