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99篇 |
免费 | 3329篇 |
国内免费 | 4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53篇 |
基础医学 | 198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551篇 |
内科学 | 1074篇 |
皮肤病学 | 91篇 |
神经病学 | 41篇 |
特种医学 | 1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33篇 |
综合类 | 9357篇 |
预防医学 | 855篇 |
眼科学 | 21篇 |
药学 | 1793篇 |
89篇 | |
中国医学 | 29422篇 |
肿瘤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209篇 |
2023年 | 2141篇 |
2022年 | 2337篇 |
2021年 | 3080篇 |
2020年 | 2129篇 |
2019年 | 1609篇 |
2018年 | 669篇 |
2017年 | 1305篇 |
2016年 | 1321篇 |
2015年 | 1350篇 |
2014年 | 2127篇 |
2013年 | 1866篇 |
2012年 | 2395篇 |
2011年 | 2485篇 |
2010年 | 2224篇 |
2009年 | 1787篇 |
2008年 | 2117篇 |
2007年 | 1667篇 |
2006年 | 1439篇 |
2005年 | 1330篇 |
2004年 | 1281篇 |
2003年 | 1081篇 |
2002年 | 915篇 |
2001年 | 712篇 |
2000年 | 667篇 |
1999年 | 539篇 |
1998年 | 526篇 |
1997年 | 424篇 |
1996年 | 424篇 |
1995年 | 368篇 |
1994年 | 286篇 |
1993年 | 242篇 |
1992年 | 214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226篇 |
1989年 | 216篇 |
1988年 | 92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4.
目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疏肝健脾化瘀法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从2012年1月—2016年12月因出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而进入本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筛选60例进行研究,予以对照分组,对照组30例均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多烯卵磷脂保肝降酶,而治疗组30例则联合疏肝健脾化瘀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客观对照。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为93.33%(28/30),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数、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等对照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中医证候分数相对照,同样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的患者通过疏肝健脾化瘀法进行治疗,除了能提升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分数外,还能进一步改善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数、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所以可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呼吸机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综合疗法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中西医综合疗法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中西医综合疗法组92.11%,对照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综合疗法组的血清学指标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呼气峰流速(PEFR)、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流量(FEF)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积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综合疗法组治疗后PEFR、FEV1、F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能够根据辨证对症采用中医治疗,有效降低通气时间,提高肺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发展,加快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结合直肠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湿热兼血瘀型慢性前列慢性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结合直肠微波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前列腺炎检查指标的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CPSI中的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卵磷脂小体增加、白细胞减少和细菌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中药灌肠结合直肠微波疗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增加卵磷脂小体、减少白细胞、杀灭细菌,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39.
基于数据的证候规范的信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讨论证候规范信息研究中数据客观化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为主题,通过对基于数据的意义、数据客观化的解决方案、证候规范研究对学习技术的需求等问题的讨论,强调证候规范研究数据客观性的重要,界定中医数据客观性的意义,提出基于数据的信息研究方案,论证了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er Vector Machine,简记SVM)的优势。认为“有效”和“普遍”是中医学数据客观性的主要依据,数据的客观化是中医证候规范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