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06篇
  免费   3630篇
  国内免费   1352篇
耳鼻咽喉   306篇
儿科学   747篇
妇产科学   1172篇
基础医学   2086篇
口腔科学   348篇
临床医学   8819篇
内科学   4966篇
皮肤病学   705篇
神经病学   1090篇
特种医学   1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3177篇
综合类   19168篇
预防医学   7074篇
眼科学   1374篇
药学   8914篇
  165篇
中国医学   11581篇
肿瘤学   1238篇
  2024年   774篇
  2023年   2887篇
  2022年   2735篇
  2021年   3259篇
  2020年   2586篇
  2019年   2701篇
  2018年   1207篇
  2017年   2183篇
  2016年   2270篇
  2015年   2376篇
  2014年   4149篇
  2013年   3743篇
  2012年   4223篇
  2011年   4320篇
  2010年   3355篇
  2009年   2839篇
  2008年   4291篇
  2007年   2885篇
  2006年   2560篇
  2005年   3212篇
  2004年   2616篇
  2003年   2805篇
  2002年   2488篇
  2001年   1529篇
  2000年   1146篇
  1999年   889篇
  1998年   680篇
  1997年   696篇
  1996年   538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控制性超排卵长、短方案在IVF-ET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短方案控制性超排卵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7月-2002年4月因双侧输卵管梗阻IVF-ET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长方案组(50人)和短方案组(50人)进行超排卵。长方案组从使用促性腺激素(Gn)治疗前1月经周期黄体期(月经21天)使用GnRHa 0.3mg/d,至垂体完全降调节后加用Gn;短方案组从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用GnRHa0.1mg/d,同时加用Gn。当患者有3个以上卵泡直径>18mm时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小时后取卵行IVF,取卵48小时后行ET。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而两者的Gn使用量有差别,短方案组少于长方案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用Gn第7天雌激素水平不同,短方案组明显高于长方案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nRHa长、短方案在IVF-ET中控制性超排卵效果相同,但所需Gn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942.
目的 探讨孕激素对人卵巢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孕酮对卵巢癌细胞株HO - 891 0体外生长的影响 ;免疫组化法观察孕酮作用后HO - 891 0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雄激素受体的变化。结果  1× 1 0 -6~ 1× 1 0 -5mol/L的孕酮作用 4 8h和 72h对HO - 891 0细胞生长有抑制 ;作用 2 1d后 1× 1 0 -5mol/L时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是孕激素未影响HO - 891 0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雄激素受体蛋白的表达 ,为孕激素临床应用提供间接依据。结论 孕激素可抑制卵巢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但未改变细胞的激素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943.
乳腺癌为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临床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而乳腺癌的预后与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是乳腺癌复发与转移的关键.研究甾体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的调节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44.
细胞因子的改变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流产的原因极其复杂,近年来对自然流产患者尤其是反复自然流产者,在妊娠前及妊娠期各时段进行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析,证实各种原因导致的流产,都伴有细胞因子的改变。这些发现为探索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临床监测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5.
Temperature and Daily Mortality in Shanghai: A Time-series Study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daily mortality in Shanghai from June 1, 2000 to December 31,2001. Methods Time-series approach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daily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We fitted generalized additive Poisson regression using non-parametric smooth functions to control for long-term time trend, season and other variables. We also controlled for day of the week. Results A gently sloping V-lik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mortality and temperature was found, with an optimum temperature (e.g.temperature with lowest mortality risk) value of 26.7℃ in Shanghai. For temperatures above the optimum value, total mortality increased by 0.73% for each degree Celsius increase; while for temperature below the optimum value, total mortality decreased by 1.21% for each degree Celsius increase.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emperature has an effect on daily mortality in Shanghai, and the time-series approach is a useful tool for studying the temperature-mortality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94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5 8例糖尿病患者VEGF、HCY、NO血清含量 ,同时以 2 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糖尿病无肾病组血清VEGF、HCY、NO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糖尿病肾病组血清VEGF、HCY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血清NO含量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5 )。 (2 )糖尿病组血清VEGF及HCY均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呈正相关 (r1 =0 4 98,P1 <0 0 1;r2 =0 317,P2 <0 0 5 )。结论 VEGF水平升高 ,HCY代谢紊乱及NO进行性减少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7.
颅底侧后方外科解剖与经岩骨入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岩松  常义  惠国桢  邵君飞  刘宏毅 《江苏医药》2003,29(11):826-827,I003
目的 充分了解颅底侧后方外科解剖结构 ,探明颅骨表面标志与其下方重要结构的对应关系 ,为安全、合理地运用经岩骨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使用 2 0例颅骨和 17例尸头标本 ,按照手术入路将标本的侧后方颅骨切除 ,暴露横窦、乙状窦、岩上窦、窦硬膜角等结构 ,测量结构间的距离和角度 ,找出它们与颅底表面骨性标志的对应关系。结果 右侧横窦中段和外侧段的平均宽度大于左侧。横窦的走向与颞鳞 /顶乳缝交点和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对应 ,乙状窦的走向与颞鳞 /顶乳缝交点和乳突尖的连线对应 ,两线构成的夹角为“窦间角” ,左侧平均为 10 2 0± 17 3度 ,右侧平均为10 0 0± 15 5度。乳突导静脉孔至乙状窦后壁距离左侧 12 0± 2 2mm ,右侧 12 3± 2 5mm。结论 从右侧开颅时必须考虑到左右横窦宽度的差异。可采用新的乙状窦前入路钻孔定位方法 :孔 1位于颞鳞 /顶乳缝交点前上方 ;孔 2位于颞鳞 /顶乳缝交点与枕外粗隆连线下方 ,前缘在乳突体后界 ;孔 3、4位于星点内侧 2~ 3cm ,颞鳞 /顶乳缝交点与枕外粗隆连线两侧 ;孔 5位于颧弓中点的上方。  相似文献   
948.
陈进  储开云 《江苏医药》2003,29(12):956-956
1990年~2001年本科收治性行为相关男性性器官损伤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9.
近段时间,王女士发现自己尿道口紧靠阴唇的皮肤有些发红,还有一些白色的分泌物。王女士一下子就想到了街头铺天盖地的广告单上的某些内容,又想到了丈夫刚出差回来,越想越后怕:我是不是已经染上了性病?还是丈夫……王女士赶紧上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才发现自己是虚惊一场。  相似文献   
950.
张金哲 《家庭医药》2003,(10):17-17
厂东清远的苏章枚读在来信中说,在他儿子出生不久时,他便发现儿子一侧的“小蛋蛋”没在阴囊里,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现在,儿子快3岁了,“小蛋蛋”还是没有降下来,而且他还发现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自己儿子的生长显得比较迟缓,身高只有84厘米。他想问问,儿子这种情况是不是常说的隐睾症?怎样治疗才合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