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9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过量放射性损伤与中医温病相似,其病理特点是毒热骤侵,外袭皮毛腠理,内炽脏腑经脉;初期类似温病气分证,常未及治疗,毒热即已深及营血,形成热结阴伤、络伤血瘀之证;治疗当以凉血散血为主,后期当适当扶正。 相似文献
42.
43.
44.
孙海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5):497-500
[目的] 在厘清“湿”“湿气”“湿邪”“湿病”概念的基础上,对《金匮要略》湿病再次进行思考研习,以明仲景心法,以助益临床。[方法] 通过剖析“湿”“湿气”“湿邪”“湿病”的概念,阐释《金匮要略》中湿病狭义与广义之不同,从广义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转变及转归预后等角度,思考并研习仲景对于湿病的认知思路。 [结果] 《金匮要略》之湿病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湿病”,即“湿痹”;广义之“湿病”多达25种,仲景以主症、主脉定义或诊断疾病,以病为纲;在湿病的诊断过程中亦穿插了病证鉴别思想、点明了病证鉴别关键;同一病因下,仲景看到不同湿病互相转变的动态性,重视湿病的转归预后。[结论] 《金匮要略》论湿病,全面分析了湿病的诊断、鉴别、转变到转归预后,对于湿病的认知全面立体,值得研习,以助临床见病知源、见病明异、见病识变。 相似文献
45.
47.
严余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5-5
论述《金匮要略》中湿病的治疗问题,认为该书所载详于外湿而略于里湿,仲景所谓“但当利其小便”的治法,仅在示人圭泉,临证之际仍宜将时湿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分别化、苦燥、通利,以地下相符。 相似文献
48.
湿温是感受湿热之邪所发生的一种外感热病。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 ,反复比较 ,认为本病主要包括西医的伤寒、副伤寒 ,夏季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的部分类型 ,以及其他急性热病之有湿热表现者。都可以归属于本病范围。现从湿温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辩证论治并结合病例加以论述。1病因1 1外感湿热 :外感湿热病邪是湿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湿热之邪的形成 ,有因湿邪蕴遏而生热的 ,也有因湿邪与热邪结合而成。本病的发生与时令气候有密切关系 ,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夏秋之交 ,雨多湿重 ,气候炎热 ,日气煦照 ,… 相似文献
49.
湿为六淫之一,为水气所化,属阴邪,与水同类,因具弥漫之性,其致病可弥漫上中下三焦;其重浊有质,侵入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可出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病证,特别是现代社会,因湿邪诱发的疾病愈发增多.李廷荃教授临证过程中,治疗湿邪所致各类疾病,紧抓脏腑失调根本,以振脾阳为关键,佐清热之法以助祛湿,且不忘育阴,擅用风... 相似文献
50.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家攻邪学派之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而在其攻邪学术思想中,“湿”占有重要地位,这是2005年全国张子和学术研讨会杨建宇教授提出的其10余年来研究的体会,并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同。张子和攻邪学派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