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337篇 |
免费 | 6169篇 |
国内免费 | 9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5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129篇 |
基础医学 | 458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5647篇 |
内科学 | 2186篇 |
皮肤病学 | 431篇 |
神经病学 | 233篇 |
特种医学 | 37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901篇 |
综合类 | 21735篇 |
预防医学 | 2805篇 |
眼科学 | 109篇 |
药学 | 8031篇 |
336篇 | |
中国医学 | 78760篇 |
肿瘤学 | 1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716篇 |
2023年 | 3171篇 |
2022年 | 4094篇 |
2021年 | 6374篇 |
2020年 | 4506篇 |
2019年 | 3653篇 |
2018年 | 1286篇 |
2017年 | 2950篇 |
2016年 | 2964篇 |
2015年 | 3277篇 |
2014年 | 5753篇 |
2013年 | 4753篇 |
2012年 | 5846篇 |
2011年 | 6137篇 |
2010年 | 5782篇 |
2009年 | 5103篇 |
2008年 | 5148篇 |
2007年 | 4755篇 |
2006年 | 4523篇 |
2005年 | 4545篇 |
2004年 | 4453篇 |
2003年 | 4641篇 |
2002年 | 4068篇 |
2001年 | 3867篇 |
2000年 | 3148篇 |
1999年 | 2611篇 |
1998年 | 2427篇 |
1997年 | 2251篇 |
1996年 | 2059篇 |
1995年 | 1695篇 |
1994年 | 1295篇 |
1993年 | 906篇 |
1992年 | 687篇 |
1991年 | 600篇 |
1990年 | 477篇 |
1989年 | 511篇 |
1988年 | 138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6)
[目的]观察青泻汤治疗婴幼儿食积郁热型腹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蒙脱石散,3g/d,分三次口服。治疗组60例青泻汤(熟大黄、焦槟榔、人参、厚朴、苍术各3g,神曲炒、焦山楂、陈皮、泽泻各6g,2d后大便颜色由绿转黄时,可减熟大黄、焦槟榔、人参,加白术炒、茯苓各6g),1剂/d,水煎5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便常规、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泻汤治疗婴幼儿食积郁热型腹泻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2.
癔病性麻痹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在对癔病性麻痹的认识方面,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国斌教授主张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理念,认为癔病性麻痹属于中医情志性疾病的范畴,进而提出从心肝论治的中医诊疗思路,临床运用陈氏安定汤进行加减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43.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6)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牵引联合强督通络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针刺,大杼,风池,大椎,夹脊,列缺为主穴,头维,百会为配穴;寒湿痹阻风府加合谷;痰瘀阻络加丰隆、血海、膈腧;气血不足加肺腧;平补平手法,电针,20min/次,1次/d。推拿,轻柔的滚,按,拿,一指禅等手法在颈椎两侧及肩部治疗,以缓解肌肉痉挛;颈部施一指禅推法,滚法,点按风池,四神聪,听宫,20min/次,1次/d。牵引,卧位,从1.5Kg开始,逐渐增至4~5Kg,也可以采用轻重量2~3Kg。若有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对照组43例颈复康颗粒,10g/次,2次/d。治疗组43例强督通络汤(葛根15~30g,狗脊15~20g,杜仲10~20g,桑寄生、骨碎朴各15~20,秦艽、威灵仙各10~20g,当归10~15g,蜈蚣1~3条,羌活9~12g,白芍15~30g,木瓜10~20g,甘草6~9g;风寒湿加防风、桂枝、川乌;痰浊加法半夏、远志、茯苓、天麻、石菖蒲、橘红;气滞加枳壳;气虚加黄芪、人参、白术;血瘀加苏木、延胡索、白芷、三七;血虚加熟地、当归);1剂/d,水煎500m L,早中晚口服。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1例,显效2例,有效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牵引联合强督通络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4.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按摩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按摩:放松腰背部与臀部肌肉,取俯卧位,掌推法促进血液循环,叠掌按压从上到下、从轻到重按摩5~6次;复位手法:将脊椎椎间隙拉宽,俯卧位,腰部充分暴露,大拇指从脊柱中间两侧从上到下推动,按摩5~6次;穴位按摩:拇指点按背部两侧膀胱经部位肾俞穴、阿是穴,肘尖点按承扶穴;活动关节:仰卧位,患侧关节用直腿抬高手法与牵引下肢手法锻炼,30min/次,1~2次/d。治疗组46例独活寄生汤(独活、杜仲、牛膝、川芎各15g,细辛、秦艽、桑寄生、桂心、茯苓、党参、防风、当归、白芍各10g;血瘀加红花、桃仁各10g;气虚加黄芪30g;寒湿加附子、防己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按摩复位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直腿抬高、腰腿疼痛、症状缓解消失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按摩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5.
周广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5-46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抗感汤灌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高热患者6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自拟清热抗感汤治疗共35例,对照组静脉点滴利巴韦林注射液共26例。治疗3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4.28%,有效40%,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显效34.61%,有效34.61%,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抗感汤进行小儿灌肠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作用,为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发高热的有效方剂,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6.
李培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4):64-65
目的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以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者为西医组,以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者为结合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结合组接受治疗后,其咳嗽消失时间、喘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同时结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样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7.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10)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组方人工周期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枸橼酸氯米芬片,50mg/次,1次/d;经期后第5d口服,连服5d。治疗组26例补肾助孕组方,西药治疗同对照组;经后期(卵泡期)-促卵泡汤(山茱萸、茯苓各15g,当归6g,白术炒、白芍炒、熟地、女贞子各12g,旱莲草15g,菟丝子30g,续断15g,仙茅、仙灵脾各20g,桑寄生、巴戟天、杜仲、覆盆子、补骨脂各15g,肉苁蓉、鹿角片先煎各10g,川牛膝、怀牛膝各12g,厚朴10g,甘草6g);月经第6d开始,1剂/d,连用5d,月经后第11~12d B超监测卵泡;经间期(排卵期)-促卵汤(促卵泡汤加路路通、赤芍各15g);卵泡发育至优势开始,1剂/d,连用2d,指导同房,第3d监测卵泡已排出,改用促黄体汤;卵泡未排且开始萎缩视为失败;经前期(黄体期)-促黄体汤(促卵泡汤去赤芍,鹿角片,加山药炒20g),B超监测卵泡已排出后用,卵泡萎缩继续服用,1剂/d,连用14d;行经期(月经期)-活血化瘀汤(桃仁12g,红花10g,当归6g,白术炒12g,赤芍15g,生地12g,月季花、泽兰各15g,益母草30g,三棱12g,莪术15g,皂角刺10g,路路通、王不留行各15g,桂枝、香附、广郁金、川芎、川牛膝、怀牛膝各12g,厚朴、苍术各10g,甘草6g);月经第ld用药,l剂/d,连用5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优势卵泡直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46.15%。对照组痊愈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3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助孕组方人工周期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清热复脉汤对痰热型快速型房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痰热型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复脉汤,每日一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NP、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两组治疗后BNP均明显下降,治疗组降低BNP水平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平均心室率、房颤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组减少平均心室率及房颤持续时间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复脉汤能改善痰热型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的降低其BNP,减少平均心室率及房颤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加味补肝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加味补肝汤组和对照组。入院后予相同药物控制血糖,对照组服用甲钻胺片,加味补肝汤组使用加味补肝汤。对比两组治疗0周、4周、8周时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加味补肝汤组和对照组治疗0周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补肝汤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8周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肝汤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