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0篇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can be used for preparing corneal stroma scaffolds that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but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scaffold is littl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par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scaffold. METHODS: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scaffold and its extract were prepared. Well-grown human corneal stromal cells were selected and cultured in the extract of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scaffold (experimental group) or in the complete medium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fter 1, 2 and 3 days of culture,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human corneal stromal cells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In the meanwhile, human corneal cells were directly seeded onto the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scaffold, and then the cell growth on the scaffold was detected using immun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human corneal stromal cells was in a rise with time in the two groups, and absorbance valu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culture. Human corneal stromal cells grew well on the scaffold, and were positive for cell integrin β1, vimentin, aldehyde dehydrogenase 3A1, as well as CD34, CDK2 and K-Ra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scaffold has no cytotoxicity, and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MHCC-97H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凋亡过程中波形蛋白(Vimentin)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并结合Vimentin裂解剂和Caspase抑制剂,观察7.5%,15%,30%体积浓度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干预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Vimentin,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健脾益气方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均可以降低MHCC-97H肝癌细胞中Vimentin蛋白表达(P0.01),其下调程度与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和凋亡率趋势一致;Vimentin裂解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和凋亡率在各组中均最高;Caspase抑制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和凋亡率在各组中均最低。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健脾益气方中、高剂量组,Vimentin裂解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1),Vimentin,PARP-1蛋白表达下调(P0.01),且PARP-1蛋白出现了裂解片段;Caspase抑制组Caspase-3表达下调(P0.01),Vimentin,PARP-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ARP-1无蛋白裂解片段出现。结论:15%的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的干预效果最佳,可能通过Caspase-3下调细胞中Vimentin蛋白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同时可能利用Caspase-3/Vimentin形成的正反馈促凋亡信号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寻黏液瘤的组织来源及诊断标记物.方法 回顾本院心外科自2008年至2010年心脏黏液瘤患者39例,通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组织来源及肿瘤细胞标记物.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在肿瘤细胞胞质内表达均呈阳性(39/39);CD31在肿瘤细胞表达均呈阴性(39/39);EMA肿瘤细胞表达呈阴性(39/39);calretinin (CR)在肿瘤细胞表达仅1例呈阳性其余均为阴性(38/39).结论 心脏黏液瘤可能起源于原始多潜能间叶细胞.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EMA、Vimtin、CD34蛋白、Ki-67指数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肾细胞癌、10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Ki-67指数、EMA、Vimtin、CD34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资料,探讨其与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肾细胞癌与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细胞癌不同Robson分期间EMA、Vimt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34、Ki-67蛋白在肾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且高分期肾细胞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期肾细胞癌.肾细胞癌患者有40例获得随访,共随访2年,死亡病例9例,尚存活病例31例,2年内死亡病例组CD34、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2年内尚存活病例组(P<0.01).结论 肾细胞癌中CD34、Ki-67指数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提示CD34、Ki-67指数可作为临床判定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温热银质针疗法时体外留针长度与温热银质针温度及大鼠骨骼肌形态学变化的关系,以明确最适的留针长度。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温热银质针治疗,银针刺入鼠左后腿皮肤深度均为3cm,各组体外留针长度分别为9cm、7cm、5cm,艾条在针柄顶端点燃。使用数字测温仪测量针尖、皮肤进针点及二者中点的温度。光镜下观察针尖处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波形蛋白和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温热银质针治疗过程中,各组针尖、中点、皮肤进针点温度波动明显(体外留针9cm组针尖温度除外),第10min时最高。体外留针5cm组针尖(43.6±0.6℃)和皮肤进针点温度(46.8±1.1℃)最高,体外留针9cm组皮肤进针点温度(36.6±0.6℃)最低,体外留针9cm组针尖温度(35.2±0.7℃)与体外留针7cm组(35.6±0.7℃)无显著差异。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呈现损伤-修复过程,体外留针5cm组组织损伤范围大,程度严重,以瘢痕修复为主,波形蛋白和结蛋白表达少,另两组以肌细胞再生修复为主。结论:根据温热银质针体内针身温度和大鼠骨骼肌损伤-修复情况,体外留针9cm和7cm时更合适。  相似文献   
106.
采用重复跑跳运动模型,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进行量化,并结合肌肉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现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周期约为3-4周,这种周期特点与肌肉本身性质有关.在重复跑跳运动中,肌肉组织出现明显的适应性改变,但是这种适应性变化有一定限度.提示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周期,防止肌肉损伤加重,促进肌肉再生,加速肌肉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1( Prx1)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EMT)相关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 Prx1、E-钙黏素( E-cadherin)、波形蛋白( Vimentin)在66例胰腺癌组织和1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Prx1、E-cadherin和Vimentin分别在66例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70%(46/66)、40.91%(27/66)、56.06%(37/66);Prx1、E-cadherin和Vim-entin分别在1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8.18%(2/11)、90.90%(10/11)、18.18%(2/11)。 Prx1、E-cadherin和Viment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变部位均无关;Prx1与神经侵犯显著相关( P<0.05),而E-cadherin和Vimentin与神经侵犯无关。 Prx1的表达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P<0.05),Prx1和Vimentin的表达均与 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 P<0.05)。结论Prx1与EMT相关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并与其侵袭转移能力相关,提示Prx1的高表达可能为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Twist、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慢性宫颈炎为对照,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Twist(原位杂交)、E-cadherin、Vimentin(SABC免疫组化法)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IU及宫颈癌组中:Twist的阳性率分别为10.O%、28.1%、29.6%、42.9%、64.3%,其中Twist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cadherin、Vimentin的阳性率分别为80.O%、68.8%、55.6%、51.4%、39.3%和0、6.3%、7.4%、31.4%、32.1%,其中两者在宫颈鳞癌组、CINⅢ组中的表达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全部CIN及宫颈癌病例,Twist的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37,P〈0.01),与Vimentin呈正相关(r:0.23,P〈0.05)。结论宫颈组织中Twist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状上皮癌变发生关系密切,Twist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杨雪琴 《现代医学》2022,(8):980-987
目的:检测宫颈腺癌组织波形蛋白(VIM)、孕激素受体(PR)、抑制素α(Inhibinα)蛋白表达,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取104例宫颈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上述蛋白表达。患者均通过复查方式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残端复发情况,并分析上述蛋白阳性表达与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组织VIM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PR、Inhibinα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低(P<0.05);临床分期≥Ⅱb期、未/低分化、有脉管瘤栓、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宫颈腺癌组织VIM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高(P<0.05),PR、Inhibinα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低(P<0.05),上述特征及宫颈腺癌组织VIM、PR、Inhibinα蛋白阳性表达均可影响患者根治术后残端复发(P<0.05)。结论:宫颈腺癌组织VIM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R、Inhibinα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根治术后残端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TAT3、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TAT3、E-cadherin及vimentin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52例(74.3%)、23例(32.9%)和55例(78.6%),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分别为13例(15.7%)、58例(82.9%)和9例(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TAT3、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STAT3表达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而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STAT3、E-cadherin及vimentin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病程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