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9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47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45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974篇
预防医学   3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87篇
  2篇
中国医学   49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者男性,12岁,瑶族。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3月,加重伴发热2月余于2010年3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阵发性咳,咳少量黄白色粘痰,同时伴有活动后气促,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咯血,无明显盗汗。在当地县城多家医院就诊,检查胸片、胸部CT均提示支气管炎,先后给予  相似文献   
10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参考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二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对12例DPB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病理组织学确诊8例,临床诊断4例。最初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例(8/12),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例占(9/12);采用红霉素序贯阿奇霉素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DPB误诊率高,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对普通消毒剂的抗药性。方法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5株,采用纸片法和肉汤培养进行消毒剂敏感试验。结果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0.5%聚维酮碘(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洗必泰)、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敏感性好,而对75%乙醇、0.1%-氧化氯、0.1%PVP-I和配制30min后0.2%三氯异氰尿酸等不敏感。结论0.5%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对PDR-AB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推荐采用;而低浓度含碘、含氯消毒剂以及75%乙醇效果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和全程精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精细疗护组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先予禁食、胃肠减压、清洁灌肠、抑制消化液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6h后无效,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100ml,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减压和灌肠护理及加强饮食指导,并与一般疗护组64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精细疗护组64例痊愈出院率92.19%,中转开腹手术率7.81%,明显优于一般疗护组之57.81%、42.1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泛影葡胺并进行精细护理,可以降低手术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5.
在心血管造影和经导管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血液返流入注射器内与造影剂混合是经常遇到  相似文献   
106.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中药汤剂内服、外洗、液氮冷冻。丹参穴注双足三里,配合恰当的护理治疗泛发性玖瑰糠疹28例,总有效率100%。治愈时间10~20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不同替加环素治疗方案对重症监护室(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为替加环素的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14年1月-2017年6月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62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患者单独使用替加环素治疗,33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其疗程均超过7d,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微生物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替加环素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及加倍剂量应用替加环素病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有效率(21/33, 63.6%)高于单独用药组(11/29, 37.9%)(χ²=4.084, P<0.05)。其中,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的临床有效率70%(14/20)高于APACHEⅡ评分>15分的42.9%(18/42)(χ²=3.997, P<0.05);接受替加环素加倍剂量的临床有效率69.6%(16/23)高于常规剂量的41.0%(16/39)(χ²=4.719, P<0.05)。替加环素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PCT、WBC和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的PCT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微生物学清除率(31.0% vs 38.7%)、不良反应发生率(13.8% vs 15.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且用药前患者APACHE评分,CRP值,剂量加倍对临床疗效均存在影响。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替加环素是否加倍剂量以及患者APACHEⅡ评分的高低可能影响其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急诊科2012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5标准判定药物敏感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1283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0.6%,革兰氏阴性菌占69.4%。分离最多的前5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8.4%),鲍曼不动杆菌(15.2%),金黄色葡萄球菌(13.3%),铜绿假单胞菌(12.7%)和肺炎克雷伯菌(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7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平均检出率为83.1%,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64.8%,克雷伯菌属细菌为4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0.1%,28.4%,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3.5和83.0%。结论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109.
泛血管病是以血管病变为共同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泛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认识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特征,对于泛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痰、瘀、毒、风是泛血管病AS发生的共同致病因素,其中痰瘀互结是其核心病机,浊毒化风是疾病演变、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虫类药以其攻逐走窜,搜剔疏利,而具有独特的祛痰化瘀,泄浊通络功效,系统研究虫类药物的抗AS作用,有利于拓展泛血管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层粘连蛋白3(Laminin subunit alpha 3,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患者预后、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从多个数据库中收集转录组、预后、免疫相关数据,可视化分析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预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LAMA3在11种肿瘤中显著高表达,如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等;在11种肿瘤中显著低表达,如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脑低级别胶质瘤(brain lower grade glioma,LGG)、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等。LAMA3表达水平不仅与包括PAAD在内的多种肿瘤预后显著相关,还与SKCM等多种肿瘤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肿瘤免疫浸润显著相关。此外,基因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LAMA3与多种常见的免疫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LAMA3可作为泛癌预后、免疫治疗反应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