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从1953年美国《医院(综合)评审标准》第一版标准把医院图书馆的工作列入评审内容以来,随着医学、信息技术以及医疗环境的变化,相关评审标准随之改变,更注重医院图书馆提供知识性信息的功能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标准有关医院图书馆评审的沿革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22.
吴茱萸的炮制历史久远,方法众多。在中药炮制的历史长河中,其在各个时期都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各斯的吴茱萸炮制方法及特色,以及沿革至今异同等作以考证及探讨。  相似文献   
23.
黑膏药浅论     
黑膏药是我国的传统剂型之一,在治疗许多疾病中,深受患者所欢迎。本文论述黑膏药的起源与发展梗概;工艺的历史沿革及经验点滴。作者认为,有备无患是保证安全熬炼的得力措施;择油选丹是提高膏药质量的物质基础;测试油珠是掌握火候的可靠标志;离火下丹是确保膏药炼成的重要关键等经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郑齐 《世界中医药》2014,9(11):1429-1433
中医眼科诊疗理论框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奠基:从《黄帝内经》成书到唐以前,中医学对眼的解剖、生理、眼与脏腑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为诊疗理论框架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对眼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与针灸、药物治疗的经验。2)呈现:从唐至元末,《外台秘要》以病统方的编写体例,初具中医眼科诊疗理论框架的雏形,宋代医著的眼科部分多仿此例,在内容上不断充实。3)丰富:元末至明代,出现了多种特色鲜明的诊疗理论框架,有内外障七十二证体系与七十二证体系之外的诊疗理论框架两类,互有争鸣。4)完善:清代,重在调整与充实元、明以来出现的理论框架,同时加强对于指导眼科诊疗一般性规律的提炼。  相似文献   
25.
中华文明史从有纪年记录至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五运六气学说系统见于《内经·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国古代天文、传统文化、历法、医学之大成,是对天象、气象、物候、人体、疾病、防病治病理论融会贯通的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6.
龙华君  周珂 《中国中医急症》2014,(6):1077-1078,1083
本文提出,在对眩晕的诊治过程中,以“整体”和“辨证”为着眼点的中医学突显出其优势,但传统中医对其病因病机和诊治手段的不规范性限制了中医药对眩晕诊治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本文为此探讨该病的中医诊治沿革,提出了当前统一规范诊治标准的必要性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中风病病因病机古今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古今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汉唐时期的"外风致病"、金元时期的"内风致病"、明代的"内伤外感相兼致病"、清代的"肝风内动致病"以及现代的"多因素致病"。  相似文献   
28.
《中南药学》2017,(3):335-338
本文分别从本草沿革、形态与组织鉴别、化学成分及品质评价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忍冬藤的资源与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为忍冬藤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09-2511
中医头痛诊疗理论框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奠基阶段:秦汉以前,各医家的真知灼见与临床应验为头痛诊疗理论框架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2)形成阶段:晋隋唐时期,拓展了头痛的诊疗理论,其中《外台秘要》以病统方的编写体例,初具头痛诊疗理论框架的雏形;(3)发展阶段:宋金元时期,形成了头痛的分经辨证诊疗模式、"病症——病机——方剂"的诊疗模式;(4)完善阶段:明清时期,重在调整与充实前期出现的理论框架,逐步实现了头痛"因、机、证、治"理论框架的完善。  相似文献   
30.
甘遂历代炮制方法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甘遂历代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考证,约有20余种,而现今沿用的仅有醋制甘遂一法,中炮制方法多已不用,对其是否合理、有效,目前尚存有争议,据此提出对甘遂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经多学科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出科学依据,除去不合理的炮制法,继承合理有效的炮制法,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