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94篇
  免费   2278篇
  国内免费   1595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342篇
妇产科学   356篇
基础医学   1411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4206篇
内科学   3481篇
皮肤病学   169篇
神经病学   394篇
特种医学   15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63篇
综合类   9592篇
预防医学   4105篇
眼科学   146篇
药学   7415篇
  36篇
中国医学   6243篇
肿瘤学   945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188篇
  2022年   1160篇
  2021年   1164篇
  2020年   970篇
  2019年   903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795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1147篇
  2014年   2006篇
  2013年   1902篇
  2012年   2460篇
  2011年   2554篇
  2010年   2369篇
  2009年   2452篇
  2008年   2676篇
  2007年   2302篇
  2006年   2147篇
  2005年   2227篇
  2004年   1552篇
  2003年   1320篇
  2002年   1060篇
  2001年   932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483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病例患儿,女性,8个月,体重7.5kg。术前诊断为肛周脓肿。无发热、咳嗽、感冒症状。胸透和各项生化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拟在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行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15mg、安定1.5mg。进入手术室肌注氯胺酮30mg。约5分钟后患儿安静入睡。用5%葡萄糖100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用患者样本分析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简称电极法)和己糖激酶(HK)法测定血清葡萄糖(GLU)时的偏倚。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舍(NCCLS)EP9—A文件,每天取患者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共测定5d,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群点,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并进行偏倚估计。结果 在进行患者葡萄糖测定时,电极法(Y)和HK法(X)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0.9857X 0.08967,r^2=0.9992;电极法和HK法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GLU=15mmo1/L时为0.80%,GLU=9mmo1/L时为0.44%,GLU=6mmo1/L时为0.00%,GLU=3mmo1/L时为1.67%。结论 电极法和HK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时,测定结果在低浓度时偏倚较大,在中、高浓度时偏倚较小,两法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分别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加热提取枳椇子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分别以提取时间、加热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解酒作用进行研究.水提取法的最优条件是:100 ℃,料液比1 g:8 mL,加热0.5 h,回流提取3次;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80 ℃,料液比1 g:6 mL,加热1.5 h,以体积分数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实验结果显示,醇提取法比水提取法效果更好,枳椇子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24.
沙苑子脂肪油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澎灏  陈振德 《中药材》2003,26(9):640-641
目的:提取沙苑子脂肪油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沙苑子脂肪油,用GC-MS技术分析脂肪油成分。结果:沙苑子脂肪油含量为12.30%,成分以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4.23%,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结论:沙苑子脂肪油属优质植物油,这为开发利用沙苑子油脂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他汀类药物对肾脏疾病非降脂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HRI),又称他汀类药物,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近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无法单用降脂来解释,于是许多学者提出了HRI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  相似文献   
26.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儿茶素在防治前列腺癌中已经表现出令人兴奋的结果,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前列腺癌形成中的关键酶进行调控。就儿茶素对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STAT蛋白异常活化与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8.
060354PCR-RFLP法检测葡萄糖激酶基因启动子-30位点变异的实验条件研究;060355不同环境存放的待检样品蒸发浓缩对结果的影响;060356同步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060357绝对计数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估。  相似文献   
29.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和10例肠系膜动脉标本(对照组),采用RT-PCR测定ABCA1 mRNA和视黄酸X受体α(RXRα)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BCA1及RXRα的蛋白表达水平.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按病理分级,比较病理组织为Ⅲ级和Ⅰ级动脉粥样硬化组织间ABCA1 mRNA、RXRα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ABCA1 mRNA(0.79±0.04)和RXRα mRNA(0.73±0.04)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A1 mRNA与RXRα mRNA增加水平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ABCA1蛋白表达(0.22±0.03)下调水平与对照组(0.53±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Ⅰ级动脉硬化斑块ABCA1mRNA、RXR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及RXRα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0.
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肾肿瘤显像的关系。方法29例疑肾肿瘤患者行^11C-乙酸盐PET早期及延迟显像,其中22例1周内行^18F—FDG PE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手术病理检查或CT、随访结果。患者静脉注射^11C-乙酸盐后即刻采集肾脏部位早期图像,以反映肾皮质血流灌注;10min后采集延迟图像,以反映^11C-乙酸盐在肾皮质内的代谢。观察^11C-乙酸盐在人体内的分布,并比较^11C-乙酸盐与^18F—FDG肾肿瘤显像的阳性率及其与病理类型、分级的关系。结果^11C-乙酸盐在人体内以胰腺摄取最高,并可能经胰液分泌人肠道。肾皮质对^11C-乙酸盐摄取随时间而变化,延迟相大部分原发肾皮质肿瘤(13例中分级Ⅰ~Ⅱ为12例)对^11C-乙酸盐摄取高于正常肾皮质,阳性率为76.9%(10/13例);而^18F—FDG显像仅为30.8%(4/13例)。6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1C-乙酸盐显像阳性仅2例;其中5例行^18F—FDG显像,均阳性。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1C-乙酸盐早期及延迟显像均清晰显示,2例输尿管炎症对^11C-乙酸盐无摄取。结论^11C-乙酸盐PET显像对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皮质肿瘤显像阳性率较高,可弥补^18F—FDG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