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8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34篇
内科学   38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970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22篇
  48篇
中国医学   379篇
肿瘤学   126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骨科住院并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口服利伐沙班抗凝者(利伐沙班组)30例,应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者(低分子肝素组)38例。利伐沙班组术后6 h开始给予利伐沙班10 mg·d-1,口服连续5周;低分子肝素组术后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100 IU,1 d/次,连续14 d。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出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别。[结果]利伐沙班组6个月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6.67%,低分子肝素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5.79%,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25,95%CI:0.40-3.93,P0.05);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 120.36±186.32)ml和(1 456.66±268.45)ml,利伐沙班组引流量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利伐沙班可明显降低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与低分子肝素疗效无显著差异,且减少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72.
刘睿  史南  曾瀚庆 《海南医学》2015,(2):172-174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应用盐酸沙格雷酯后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成功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血管通畅率以及截肢、静息痛和间歇性跛行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间歇性跛行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其他时段的截肢、静息痛、间歇性跛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ABI指数较术前均有较大改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各时段的ABI指数和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腔内治疗术后间歇性跛行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1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初始剂量为每次3. 125 mg,最大耐受量为每次25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为每次50 mg,最大耐受量为每次200 mg,每日2次,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学指标[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 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 92%(56/59)比81. 36%(48/59)](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LVEDD和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GDF-15、s ICAM-1、s ST2和Gal-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GDF-15、s ICAM-1、s ST2和Gal-3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及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诊断?转归及治疗?方法:分析了1例Ph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Ph+-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 B-ALL)患者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1例Ph+-ALL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达沙替尼(100 mg/d)治疗15个月后出现静止状态胸闷气喘,血脉氧下降?胸部CT显示炎症和双侧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增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80 mmHg,少量心包积液?考虑双侧胸腔积液及PAH与达沙替尼相关,停用达沙替尼,给予西地那非?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胸腔积液迅速减少,2个月后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消失,4个月后肺动脉收缩压降至33 mmHg,心脏内结构恢复正常?结论:PAH是达沙替尼诱导的严重?致命但可以逆转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PAH需立即且终身停药?所以达沙替尼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监测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体外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3.125、6.250、12.500、25.000、50.000 μg/mL)达沙替尼在24、48 h对B16F1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DAPI染色法观察给药后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Caspase 3和Caspase 9的活化程度.结果 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达沙替尼能够有效地抑制B16F10细胞的迁移.分别以低、中、高3个浓度(6.250、12.500、25.000 μg/mL)的达沙替尼作用于B16F10细胞24 h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核裂解,形成多个凋亡小体,凋亡率分别为(34.06±0.83)%、(50.24±1.66)%和(88.91±0.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沙替尼对B16F10细胞周期的影响较小,其中对G1期有微弱的阻滞作用.中浓度(12.500μg/mL)达沙替尼组能够引起B16F1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Caspase 3和Caspase 9活性的增加,表明达沙替尼可能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通路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达沙替尼能有效地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体外增殖与迁移,诱导细胞凋亡,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黑色素瘤药物.  相似文献   
76.
郭广艳  张洪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86-218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7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共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组,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两组接受标准抗心衰治疗,包括给予盐酸贝那普利、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后疗效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87.8%)高于B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LVEF高于B组患者,LVEDD、NT-proBNP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77.
汪荣 《基层医学论坛》2023,(28):117-119
目的 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利伐沙班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2月在万载广仁骨科医院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34例。常规组术后行利伐沙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分析2组术后DVT形成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的术后DVT形成率更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更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髋关节Harris评分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时予以其接骨七厘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50例。单一用药组接受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联合用药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神经内分泌因子指标、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I及LVEF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均高于单一用药组;LVESD、LVEDD、IVST及LVPWT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素活性(PRA)及抗利尿激素(A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79.
高彦 《中外医疗》2023,(14):111-115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射血分数差异分组,分为了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组,即对照组,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组,即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同时对比心功能指标,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55.23±1.53)%,6 min步行距离(524.34±45.18)m高于对照组,NT-proBNP(1 103.43±162.53)p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0、8.473、15.146,P<0.05)。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同射血分数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从具体指标来看,其对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明...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索苁蓉舒痉颗粒对帕金森病斑马鱼的治疗效果及其分子机制,为苁蓉舒痉颗粒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体内实验基础,以挖掘其临床价值。方法:将受精后6 h的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对照组(1X E3养殖水处理)、模型组(750μmol 6-OHDA溶液处理)和药物组(25μg/mL苁蓉舒痉颗粒溶液处理)。从受精后0~120 h期间,每24 h检测各组斑马鱼胚胎/鱼苗出膜率、存活率,120 h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斑马鱼的形态发育情况,利用行为学方法对斑马鱼进行触尾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多巴胺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苁蓉舒痉颗粒能显著提高帕金森病斑马鱼的存活率(P<0.01),并减少其畸形发生率(如卵黄吸收延迟、鱼鳔发育迟缓、脊柱弯曲、心包水肿等);有效减轻多巴胺神经元的受损程度,保护大脑形态的正常发育,挽救帕金森病斑马鱼自主运动能力(P<0.05);有效提高多巴胺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其中dat和drd2a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对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导致的帕金森病斑马鱼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苁蓉舒痉颗粒可能通过调节多巴胺相关基因dat和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