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91篇
  免费   3961篇
  国内免费   697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384篇
妇产科学   144篇
基础医学   504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896篇
内科学   2097篇
皮肤病学   242篇
神经病学   145篇
特种医学   4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42篇
综合类   13959篇
预防医学   258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3735篇
  59篇
中国医学   33649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734篇
  2023年   2448篇
  2022年   2054篇
  2021年   2498篇
  2020年   2008篇
  2019年   1856篇
  2018年   844篇
  2017年   1597篇
  2016年   1679篇
  2015年   1781篇
  2014年   2985篇
  2013年   2761篇
  2012年   3478篇
  2011年   3719篇
  2010年   3299篇
  2009年   2645篇
  2008年   3593篇
  2007年   2896篇
  2006年   2465篇
  2005年   2537篇
  2004年   2462篇
  2003年   2036篇
  2002年   1511篇
  2001年   1237篇
  2000年   1099篇
  1999年   899篇
  1998年   894篇
  1997年   762篇
  1996年   695篇
  1995年   622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387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343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汤礼共  张宪勇 《光明中医》2009,24(11):2158-2159
刺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或病灶处,放出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属于针灸疗法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 刺血疗法对全身性疾病可选腧穴治疗,对某些局部皮肤性病变可直接介入治疗,临床如用之得当,不仅经济简便,且取效迅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2.
抽动障碍中医证型与血清单胺类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抽动障碍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并探讨各证型之间血清神经递质的水平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采用化学荧光法测定46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与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血清多巴胺为0.449μg/ml,对照组为0.210μg/ml;病例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为0.227μg/ml,对照组为0.127μg/ml,两组各均值比较,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外风侵袭、肝风内动型,或兼气郁化火型,或兼脾虚痰聚型,或兼阴虚风动型血清多巴胺水平分别为0.316、0.400、0.235、0.247μg/ml,四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符证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0.203、0.224、0.144、0.154μg/ml,四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抽动障碍患者存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异常,且各证型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明显差异,而尤其以外风侵袭、肝风内动兼气郁化火型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33.
《医药保健杂志》2009,(2):60-60
浑射无力同时伴有手脚心发热时,若无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则有可能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中医认为脾胃为湿邪阻滞,致使人体乏力手脚心发热。  相似文献   
134.
福建张喜奎教授大作《仲景临证传知录——章回体(伤寒论)解析》,以小说形式诠解伤寒,博极医源,寓教于乐,令人拍案。  相似文献   
135.
高明  顾伟 《中国防痨杂志》2007,29(3):290-290
nt face="宋体" size="3"〉高明 顾伟 患者,女,33岁,因反复发热4个月,伴口干,眼干,咳嗽,胸痛,气喘,发现双下肢浮肿10 d入院.近4个月反复发热,为驰张热,以夜间为高,最高可达40.5℃.曾于3个月前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4.67×109/L,RBC 3.46×1012/L,PLT 51×109/L.[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6.
谭来勋  王芬  张弦 《疑难病杂志》2009,8(4):221-222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脑梗死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疗效。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不明原因长期发热脑梗死患者112例的血清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和新青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d,每日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病情。结果所有病例抗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滴度均≥1∶16;阿奇霉素组显效率为92.86%,高于新青霉素组的4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发热的脑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的感染率高,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7.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2)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例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8.
时建山 《中医研究》2003,16(6):43-44
肝主疏泄 ,主条达而恶抑郁。肝的疏泄功能失常 ,肝气郁滞 ,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疏肝理气法适用于胸胁、胃脘胀痛 ,痛处不固定 ,常伴见胸皖痞闷 ,嗳气 ,善太息 ,病情轻重多与情志变化有关 ,平素性情郁闷。多愁善感 ,舌苔薄白 ,脉弦细。多见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无黄疽型肝炎、月经不调、乳癖等疾患。常用药有柴胡、枳壳、白芍、香附、佛手、青皮、陈皮、苏梗、木香等 ;常用代表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四逆散。据其兼证 ,常配合不同的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法 ,适用于肝郁气滞 ,日久成瘀。症见胁痛日久 ,胸闷而痛 ,痛有定处 ,舌质紫暗 ,舌…  相似文献   
139.
吴元胜 《中医药学刊》2003,21(3):341-342
Xuan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补肾法的应用,认为补肾法是治疗疑难皮肤病的重要方法,不少结缔组织疾病与肾的关系密切,大多为肾阴虚或肾阳虚,如能恰当运用补肾法,往往使沉疴得愈;对一些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应 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因素有所发展。提出肾阴不足,冲任失调,相火过旺的座疮发病机理,在临床运用中确有指导意义;Xuan国维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重视中医外治法的应用,强调内外合治,许多疑难皮肤病经其综合治疗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