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92篇
  2篇
中国医学   6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姚东  孟宪生  王帅  包永睿  潘英  韩凌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513-1517
目的:采用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定量为主要技术手段,对气滞胃痛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0.02%甲酸溶液-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器波长230,254,283 nm,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对dif格式数据进行全时段多波长融合.结果:白芍药苷在56.5~452 mg· L-1,芍药苷在107 ~856 mg·L-1,甘草苷在73.4 ~ 687 mg·L-1,柚皮苷在109 ~ 872 mg·L-1,新橙皮苷在48.0~384 mg·L-1,甘草酸盐在38.6 ~308 g· mL-1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为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2.
目的:观察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观察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2周为一疗程.各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症状及体征记分比较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3.
张书剑 《河南中医》2013,33(8):1259-126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气滞湿阻型肝硬变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护肝支持疗法及利尿、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尿量、体重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变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4.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医学界近年关于认知损害的新概念,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认知功能损害为特称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中医对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在两千余年前就有论述,历代医家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论述颇多,但综各家所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气滞痰瘀为致病之标”,其治疗主要以复方滋补脾肾,化痰散瘀,调畅气机为主,也有医家从非药物疗法着手,通过针灸推拿等治疗,调整气血阴阳,使得阴平阳秘,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5.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口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主要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餐后饱胀感、早饱感、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6.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越鞠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微观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气滞痰阻证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生活、饮食、锻炼等基础干预,观察组还给予加味越鞠汤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血脂及肥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BG、2h PG以及Hb A1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 PG以及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BMI、WC和W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LDL、TC及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HD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变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结论中药加味越鞠汤能够有效降低气滞痰阻证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水平,并能改善肥胖状态、调节血脂代谢,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7.
目的观察凉血疏肝方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80例,均给予凉血疏肝方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雌二醇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乳腺癌患者以阴虚、气滞和痰湿为主要表现,舌苔以舌红少苔及舌淡紫苔厚为主,脉象以弦脉多见;治疗后阴虚、气滞证候均得到明显改善(P均0.05),舌象和脉象转变为正常的例数均明显增加(P均0.05),中医证候总分由(18.41±3.69)分下降到(12.58±2.85)分(P0.05)。治疗后焦虑抑郁、潮热汗出、夜寐不安、腹胀、疼痛、神疲乏力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腹胀改善最为明显;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结论凉血疏肝方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不良反应,降低激素水平,防止子宫内膜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8.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痰阻气滞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美托洛尔25mg/次,2次/d,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30mg/次,1次/d,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50例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厚朴各15g,瓜蒌20g,桂枝10g),1剂/d,水煎400m L,2次/d,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LVEF、LVDD、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心肌耗氧量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痰阻气滞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9.
崔红涛 《光明中医》2016,(7):966-967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气滞湿阻证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气滞湿阻证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气滞湿阻证肝硬化腹水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0.
张志远老师认为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是慢性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升降失常、气运不达为主要病机,气滞、湿热是关键病理因素,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性是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张志远认为胃病患者久病伤阳、伤阴、易致瘀,治疗上遵调理升降、健脾和胃之大法,同时针对兼夹病机提出疏泄郁气,和中养胃、寒热并用,疏补同开的治疗方法。张老师认为,慢性胃病反复发作,发作期与恢复期往往交替出现,故论治胃病谨遵治脾必知其欲升,治胃必知其欲降。张老师临证用药特点:寒热兼苦辛、缓肝兼益胃、清补不壅塞、甘润益胃阴、慎用攻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